陸啟強
摘 要:我國經濟高度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損害,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植被覆蓋率大幅度的減少,氣候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也發生了異常的變化。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尤其是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并述說了德江縣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而探討了采取的策略,以期為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貢獻。
關鍵詞:營林生產;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我國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是以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日益嚴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因此,當前林業的發展需要關注探究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并且給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促進林業朝著健康、持續化的方向發展。
二、我國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發展關系分析
在營林過程中,通過開采木材、生產加工相關的林副產品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林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要保證其健康的發展,而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確保林業資源得到正確應用。此外,隨著氣候發生異樣的變化,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被人們認識到,因此在營林生產過程中,合理利用林業資源,避免采伐過度的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往粗放的造林和營林的現象,在我國林業的發展過程中得到明顯的改善,并逐步的實現集約式的發展方式,以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營林生產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的。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營林生產健康發展的保障,因為其充分的保證了營林的貨源,有效的實現了營林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也防止了因為過度的營林生產而引起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現象。如要想要實現營林生產的持續發展,就必須要保證林業生態得到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營林生產的時候要采用科學的合理的生產管理策略,保證良性循環的發展,使生產率得到較大的提高,促進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
三、德江縣林業發展現狀
德江縣在貴州省內,位于東北部,其地勢呈西高東低的波狀起伏斜面,德江縣的地貌形態破碎,山脈和河流都多,呈縱橫和深切的狀態,全縣面積為2071.9k㎡,并以農業生產為主。
德江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也使人口出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因此人地矛盾是德江縣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德江縣縣內人們不斷的開荒墾地和過度的開伐森林,生態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的挑戰。一方面,因為過度的開墾荒地和忽略植被保護的作用,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土地面積變少;另一方面由于濫伐濫砍,森林覆蓋面積大幅度減少,加之缺乏植樹造林的概念,導致森林覆蓋面積大幅度減少,沒有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要堅決重視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宣傳程度,實現營林生產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四、德江縣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分析
1.轉變經營管理模式。經營管理模式在林業生產與發展過程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在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經營管理模式的改變工作。首先,要轉變經營管理概念。在德江縣內,營林的管理方式一般是以粗放型的傳統管理方式為主。這種方式容易忽視林木的再生長,生態環境的平衡得不到保證,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宣傳集約式的生產模式意識,使德江縣的居民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高營林的經濟效益并且保護生態環境。其次,以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為主要的培訓內容對德江縣人民進行培訓。在實際的情況中,對德江縣經營林業生產的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灌輸先進的專業知識,實現管理方式的科學化和合理化,為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最后,明確從業人員的責任。在德江縣內,由于從事營林生產的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導致營林過程中不合理措施的出現。因此,要保證明確從業人員的職責范圍,確保其對各自的工作崗位負責,保證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同時,通過崗位責任制的實施與建立,激發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強化科學技術的應用。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在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中加大科學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提高營林生產經濟效益,還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平衡效果。鑒于德江縣普遍科學化水平較低,大部分的營林生產還處在一個傳統的模式中,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增加對德江縣內科學化生產的資金投入,提高營林的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為營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理論上的基礎和技術上的支持。二是,針對德江縣普遍科技化水平不高的情況,要成立專門的專家管理隊伍,實現專業指導林木培養與管理,改進和完善林業管理模式,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三是,在營林的管理過程中,對林業的病蟲害防治、火災預防等方面的措施,應該利用先進的科技和設備完成,有效的對林業生產及病蟲害進行監控,以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完善法律制度。在德江縣內,由于營業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念沒有得到重視,因此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措施,為了保證營林生態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完善法律制度并確保其實施,德江縣政府部門應該重視法律法規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首先,加強修訂原有的規章制度,政府部門一定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規,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調整有關法律法規,滿足林業的發展需求,促進林業生態平衡的保護,提高經濟效益。其次,政府部門執法力度要到位,由于德江縣內傳統的營林生產意識過于牢固,因此德江縣的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執法力度,在對有關規章制度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之后,保證其落實到位,保證其在營林生產的持續發展中充分的發揮作用,為林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4.優化產業結構。營林生產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涉及到生產和種植兩點,為了保證營林的可持續發展,要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德江縣的林業生產方式落后且林業產品單一,針對這一情況,相關部門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合理的調整生產和種植之間的關系,保證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確保林業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通過營林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效益,保證林業生態的平衡效果。營林生產的發展中,一定要保證林業產業得到合理的規劃,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及時有效的調整林業產業,為培育林業新產品提供良好的環境,合理的利用林業資源,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同時為社會經濟的進步做出貢獻。
五、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實現德江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部門要積極的采取措施,例如:轉變管理生產方式、加強執法力度和法律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同時,要認識和了解營林生產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為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進步。
參考文獻:
[1]呂相民.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6):144-144.
[2]王守成.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芻議[J].才智,2011(34):16-16.
[3]沈延平.探討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3(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