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華偉+王志朋
摘 要:在新的社會形態下,生態城市建設已經不在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它是人們思想觀念進步的結晶。作為生態城市建設最重要的一環,綠色建筑將是我們構建生態城市的主要手段。本文從生態城市的概念入手,介紹了綠色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闡述了生態城市建設中綠色建筑的發展。
關鍵詞:生態城市;綠色建筑;發展展望
一、生態城市的概念及要求
1.生態城市的概念。生態城市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的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當然,作為生態城市的建設者,我們考慮的不僅是做好生態城市概念范圍內的事情,而要往更高層面考慮,我們要為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體系而努力。一個城市的真正繁華,必須建立在所在地區的自然與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
2.生態城市的要求。生態城市概念的提出首先標志著它必須符合自然界的各種自然規律。關于這一點,我們真應該向古代人學習。古代的建筑學家可以說將“自然資源”運用的淋漓盡致,各種建筑的設計建造都是建立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基礎上的。但是現代人卻往往缺乏這樣的思想,他們經常為了追求獨特做一些移山填海的事情,導致生態平衡失調,最后遭殃的還是老百姓自己。幸好,隨著人類自身的不斷提高,當代的城市建設工作者開始注保護自然環境,回歸自然。其次,我們必須把綠色建筑納入到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之中。綠色建筑的核心是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非常符合生態城市建設的觀念,各種綠色建筑的興建對于緩解現代社會的資源緊缺等現象效果明顯。最后,生態城市建設的最基本要求是以人為本。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準則也是創建生態城市的必然要求。
二、淺析生態城市建設中綠色建筑的發展
從生態城市建設的概念和要求看,發展綠色建筑是必經之路。
1.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偟膩碇v,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這個概念現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業界人士的推崇,而且的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F今社會,能源危機已迫在眉睫,環境日益惡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眾多的自然災害告訴我們,只有跟自然界和諧相處,我們才能夠得到自身的發展。倡導綠色建筑,就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產生的。節能環保的思想是綠色建筑產生的必要條件。各項信息等高新技術的開發也為綠色建筑做了很好的鋪墊??偠灾谶M行生態城市建設中,綠色建筑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2.綠色建筑的現狀。一方面,我們先來看一下國外綠色建筑的現狀:綠色建筑學的誕生最早出現在美國,是以美國學者麥克翰在1969年所編寫的《自然設計》為標志的。由于發達國家接連發生能源危機,所以保護資源,節省能源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時興,自此綠色建筑也被正式搬上了臺面。
“自給建筑” 是較早出現的綠色建筑。這個學說的創始人在自己設計住宅時,不僅考慮到周邊自然資源的利用,更把周圍的生活廢棄物變廢為寶。這才是業界最佩服他的地方。從他的整個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的氣息,感受到自然界的無窮力量,體會到綠色建筑的絕對優勢,整個住宅環境都非常符合生態原則。
歐洲是當今世界綠色建筑發展的前哨,對建筑生態環保的研究是當今歐洲建筑科技發展最迅速和最活躍的領域,歐洲建筑生態節能技術日新月異,其先進的生態節能理念、技術與實施體系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丹麥的綠色建筑是歐洲可持續建筑的典范,其先進的節能環保理念獨樹一幟,最新提出的被動式節能方法和主動式節能方法,就是有力的證明。被動式節能方法就是加強建筑的保溫;合理設計建筑結構,構建重型建筑,保證建筑的舒適性,包括使用水環熱泵,增加建筑的透光性,通過利用日光照明等措施盡量降低建筑對能源的需求。主動式節能方法就是采用太陽能熱驅動技術,風能發電技術,利用地下水、室外空氣和海水為建筑降溫,建立溫室獨立控制的空調系統等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的應用。可以說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非常良好。
另一方面,我們分析一下我國綠色建筑現狀:我國的綠色建筑起步較晚,發展比較緩慢,與國外綠色建筑的發展相比差距較大。我國現有的綠色建筑項目主要向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及部分大城市集中。從數量上看,我國城市建設每年完成建筑面積11億至l2億m,其中真正屬于綠色建筑的并不多。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綠色建筑的發展,國家制訂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2007年正式啟動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工作。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在內的兩批來自上海、深圳、無錫等城市的10個建筑 項目獲得了“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綠色建筑以節能環保、舒適生活、節能科技為主要技術集成,為生體城市建設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3.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前景和優勢。首先,我國的建筑節能潛力巨大。我國現有的建筑有四百多億平方米,而且每年還在新建十六億至二十億平方米,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百分之九十五伊桑的建筑都屬于高耗能建筑,跟發達國家相比,如果達到他們同樣的室內舒適度,我國的單位建筑面積耗能將是他們的兩到三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節約的能源潛力非常大。在“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承擔了我國全部節能百分之二十的任務?,F今社會,綠色建筑的節能已不再是以給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為目標了,它已發展成一個社會問題,前景十分廣闊。 其次,發展綠色建筑效益比較高。根據業內人士測算,如果要達到同樣的節能效果,建筑行業比工業投入少很多。而且,相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我過發展綠色建筑,構建生態城市的成本明顯降低,這與我國多樣的氣候地理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側面說也是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一個明顯優勢所在。再次,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相對成熟。目前為止,我國在很多國際性的科研項目上還停留在初步階段,甚至到底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都沒辦法預測。但是綠色建筑技術已經日趨成熟,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績。像是“十一五”期間,我國實施了“綠色建筑關鍵技術”,在節能,節水,改善建筑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并在實踐中得到深刻的驗證。使得綠色建筑完全融入生態城市建設的洪流中。最后,我國傳統文化有利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展。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安徽,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民居,這些建筑都很好的利用了自然界的各種手段,有利于通風等;當然,南方的園林更是體現了建筑設計師們對于自然界的崇尚和尊重,它可以說是自然的縮影。所以,我國的傳統文化本身就給綠色建筑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結語
綜合全文,建設生態城市是每個國家的首要任務,而生態城市中綠色建筑的發展則是考量生態城市系統好壞的關鍵。作為一名城市工作者,我們應該盡自己所能,以最小的耗能來設計整個生態城市的建筑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惠萍.生態城市建設與綠色建筑[J].廣西城鎮建設,2011,(3).
[2] 李曙雁.生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2).
[3] 仇保興.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前景及對策建議[J].住宅產業,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