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強+喬國平
摘 要:工程項目中材料的好壞, 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過程的質量狀況以及等級、結構是否安全、建筑完成后的使用功能等。故而, 對建筑工程項目中材料的質量監理控制在建筑整個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內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材料質量;建立控制
建筑工程的材料種類型號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而往往在建筑過程中受到資金、技術、場地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在施工過程中各種不同的材料分批次進場,導致各種不同型號, 不同批次的建筑材料、合格的以及待檢的都一起堆放在施工現場, 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不同的材料處于搬運的狀態下, 于是對于材料質量的控制,需要建立其完備的監理控制,不僅要對每一種規格的材料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得到清晰的分類控制,而且要形成明確的監理體系,實行多方面的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質量保證是建筑工程質量合格的關鍵因素,因而對建筑項目中材料質量的監理控制也就是建筑工程質量把關下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
一、建筑工程項目中材料質量的監理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材料質量如何, 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過程的質量狀況以及等級、結構是否安全、建筑完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 監理至關重要。常規建筑材料是建筑項目中所需要數量最多的主導材料,它的質量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在建工程質量,同時新型的材料以及檢驗標準和使用方法的不斷更新,這就要求在監理過程中形成完善的監控體系,運用科學手段進行監理,在建筑工程的整個過程體現出監理工作對于材料控制的價值。
嚴格對材料質量的控制以及驗收程序,嚴格對材料進場以及報審和檢查驗收是確保建筑現場工程材料質量合格監理的基礎工作。建筑工程的監理就是應對建筑材料質量嚴把關,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科學性的材料質量監控,使整個建筑材料的各個階段都能運行順暢,從而順利到達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合格目標。
二、加強建筑工程項目中材料質量的監理控制
1.監理建筑材料的采購過程
在承包商確定需要訂貨之前,應當先把廠家的有關的資歷條件、試驗數據、相關技術資料以及樣品交給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如果監理工程師審核之后認為廠家能夠滿足基本要求時,才可與該廠家訂貨。而缺乏相關的數據資料或者有疑問時,就需要進一步的對廠家的管理方式、生產工藝、質量保障的方式和手段等進行了解,確定其具有可靠的保障才能訂貨。每年開春, 建筑材料往往呈現出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如鋼材、水泥。故而, 凡是對于計劃進場的材料, 監理者都要會同施工單位對廠家資質及質量保證措施加以審核, 并對需要訂購的產品樣品要求其提供質量保證書, 根據質保書所列項目對樣品質量進行再檢驗。樣品不符合規范、標準的, 不能訂購其產品。
2.對現場材料質量的監理
建筑工程材料進場后, 必須不斷加強對施工單位現場的嚴格監管各種材料的樣本和圖樣材料必須和實物進行比對。
材料堆放應符合施工組設計總體平面布置的要求,按規格、種類、不同的進場時間進行分類處理, 利用不同的標志區分,不同的材質應該有明確的界限, 以區分合格和待檢材料, 不合格的材料必須立即插上不合格標牌, 標出出場日期, 限期退場,防止錯用。
嚴格執行進場申報制度。施工單位一般按材料進場計劃組織材料進場, 應要求其提前一天書面通知監理, 以便安排見證人員見證取樣送檢, 沒有書面通知,沒有經過監理審核確認的進場材料, 必須無條件的清除出施工的現場,對于材料的進場必須建立相應的進場申報機制,并及時的獲取第一手材料進場情況,按照規定進行監理。
嚴格審核材料報表及相關的文件。審核必須要審查資質證明文件, 同時還必須在施工單位自檢的基礎上, 對材料實物、包裝、標志進行抽檢核對, 并檢查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施工過程和施工驗收時的材料質量監理控制。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那些來源不清的建筑材料,絕對不能使用, 并要追查出建筑材料的來源以及責任人員。在施工驗收的時候,必須對材料質保資料進行嚴格的把關,切實把握好審核關。加強工程材料的質量管理, 應從施工單位進場開始。督促自控主體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制度、責任制、計劃、現場管理著手監控施工、監理等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 把住材料申報、驗收關 , 設立控制, 勤于檢查, 就能有效的控制材料質量, 從而確保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的材料, 以達到設計、施工、驗收規范要求。
3.對新材料的監理
新材料通常是指新研制成功或新生產出來的未曾在工程上使用過的材料。建筑工程使用新料時,必須貫徹“嚴格”“穩妥”的原則。具體地講應滿足以下條件:①新材料必須是生產或研制單位的正式產品,有產品質量標準,并且達到合格等級。任何新材料的生產研制單位,除了應有研制的各種質保資料外,還必須具有產品標準。如果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則應該制定企業標準,企業標準必須按規定履行備案手續。對于那些沒有按照質量標準的建筑材料,或者是那些沒有質保標準的材質,堅決不能在建筑過程中使用。②新材料必須通過試驗和鑒定。新材料的所有性能如何,必須通過相關的測試來確定。試驗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為了確保新材料的可靠性與耐久性,在新材料用于工程前,應通過一定級別的技術論證與鑒定。對涉及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安全及環境保護、節能、防火性能以及影響重要建筑功能的材料,應經過有關管理部門批準。③使用新材料應經設計和建設認可,并辦理書面認可手續。凡未辦理書面認可手續的新材料,監理工程師不得同意施工單位將其用于建筑工程之中。
4.明確材料監理程序、制定材料監理細則
雖然我國將作為國際慣例的工程建設監理的相關制度引入到建筑工程材料的監理中,但卻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模式。因而必須在建筑工程項目整個過程中實施監理,使參與建筑各方明確了解監理工作的方法、性質與監理工作操作流程。詳細的規則就是要針對每個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具體材料監理的明細, 明確材料監理的一般程序。在對建筑材料的監理明細中,應詳細明確對材料監理工程師職責、步驟、手段、工作方法、以及對建筑材料的質量規定和保證質量應采取的措施等。監理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則嚴格按材料監理規劃、細則開展工作, 使材料監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的軌道。
5.規范監理程序,提高監理素質
規范的監理程序是提高監理效率的重要保證,而監理者素質的高低,技術水平的強弱則直接關系到監理的效率。因而,建筑項目中除了在材料本身的監理上要做到全程規范監理,同時對于監理程序的完善和監理人員素質的提高也需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材料質量的監理是對建筑質量的保證,提高監理人員對材料質量的把握和要求,不僅在效率上得到提高,同時也確保了工程的質量。這就要求對監理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做到每一個建筑工程都有合格的監理人員。并且在科學的管理機制下有效合理的確定監理程序,對建筑材料的質量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反饋,并對建筑材料的質量嚴格把關。這樣才能在建立過程中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又確保了建筑質量,達到社會效益的良好評價和口碑。總之,對于建筑項目材質的監理貫穿整個建筑過程的,必須在整個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把關。
參考文獻:
[1]葉丹.員旭光.水泥穩定碎石材料技術和監理方法初探[J] .建設監理.2008 .
[2]楊斌.徐駿建筑工程材料監理與檢測探究[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3]劉學棟.探討工程材料的監理與質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