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即故鄉
一條河流一座城,河流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人類誕生之日起,河流便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在文人的詩歌里,漁人的漁網里,擺渡人的渡船上,出現在每一個人的日出日落。河水使人與自然和諧親近,是充滿了靈性的生命,是人類情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四川省巴中市這樣一座小城,河流幾乎就是這里生活的中心。河流從城市中間橫穿而過,把小小的巴中城分作兩部分,人們習慣稱之為:江南與江北。沿河而筑的濱河路是這個城市最出名的道路之一。夏天吃過晚飯,人們便來到濱河路散步納涼,河風舒暢,慢慢欣賞兩岸的夜景。清晨,濱河路是最熱鬧的晨練之地,老人小孩都匯聚在兩岸玩耍休閑。河邊的壩子,每到炎熱的夏季夜晚,會有各種啤酒、燒烤攤子。喝冰鎮的啤酒,吃著燒烤,吹著舒爽的河風,談天說地,是人們解暑的最好方式。
河灘上做著的營生還不止啤酒攤一種,歷史最悠久的可數河灘上的“馬幫”。逢年過節,大人便攜著小孩來到河灘,體驗策馬揚鞭的樂趣,是巴河邊一道獨特的風景。與此同時,賣零食和玩具的攤子一個鄰著一個,節日里的河灘活脫脫成了人們的游玩佳地。
每年7月到10月是巴河的汛期,平均每個夏季會有兩次大的洪水。一到河里發了洪災,人們必會熙熙攘攘去看熱鬧,在這茫茫的洪濤邊回憶、談論起往昔那些大洪災生出的軼事,一看就是一整天。
由于洪災留下的淤泥常年堆積,泄洪能力減弱,疏浚河道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巴河下游更是筑起了堤壩,水面變得更加寬闊,沿岸也建起了新的河堤,巴河的環境變得好了。時間在走,河流在變,可是河流與人的關系卻一直存在。
巴河注入了我童年大部分的記憶,每一次站在河邊,看著河水緩緩流淌,流向遠方,我都會想,遠方會是什么樣子呢?現在,我身處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河流穿過。雖然長大后成了游子,記憶已遠去多年,但我仍然能夠想起那些河灘,想起清晨時分漂浮在河流上空的薄霧,晨霧和歌聲混在一起,喚醒年少時睡夢中的我。
也許,幾百年過去了,不管這個世界怎么樣,河流她還在那里,河流即故鄉。

整理河堤。2011年。

爺孫倆站在巴河邊觀看洪水。2011年。

重新平整過后的河灘。2011年。

停泊在巴河上的客船和漁船。2011年。

夏日的河灘是小孩們的樂園。 2011年。

巴河沿岸的駕校訓練基地。 2011年。

新建回風大橋的奠基現場。2010年。

觀看洪水的人們。2011 年。

看洪水的人們。2011 年。

馬幫賴以為生的馬匹。 2012年 。

坐在河邊的婦女。 2011年。

晨霧籠罩巴河,兩只鵝鴨在河灘覓食。2010年。

清理河道堆積起來的砂石。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