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謙 講段子的奇葩歌手
風光之下,暗殤橫陳,一個深情的病人。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在逼一個最愛你的人即興表演,什么時候我們開始收起了底線,順應時代的改變看那些拙劣的表演。”
因而,偶像是人生奮斗的路標,會引導我們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向右走流行文化五光十色正視偶像給孩子的力量
不管是不是薛之謙的粉絲,都一定聽過他的名字。號稱最會寫歌的段子手,習慣用逗逼掩飾深情的人格分裂患者。很多人認識薛之謙是因為那首紅得發紫的《演員》,很多人特別是孩子喜歡薛之謙,是通過看綜藝節目和網絡段子,對他的神經兮兮、浮夸表情留下印象。
用一夜爆紅來形容薛之謙一點也不為過,但他卻喜歡自嘲,說自己是過氣藝人。當年他遇人不淑,老板跑路,因一紙合同,他被埋沒七年,公司連5000塊的宣傳費也不給他出,眼看就要走向人生顛覆的薛之謙就這么漸漸被人們淡忘。薛之謙自己也說:“像一場彌天大夢。”
復出爆紅,綜藝節目接得如火如荼,全網上下都是他。甚至連小男孩都喊著我家謙謙,但是不知有多少孩子看了那期《我們的挑戰》,和以往的綜藝不一樣,那期節目里,導演請來心理醫生,為每個人看病。
在沙盤心理測試游戲中,其他明星堆出城堡,堆出田園,只有薛之謙,將蛇、貝殼、埃菲爾鐵塔等一層層地埋進沙土,并小心掩蓋起來。那些猙獰的、陰毒的、心機重重的、冷酷的故事,他不敢再面對,他說:“我不要!”假裝從未發生。他說:“我心理是不健康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覺得自己心理健康過,要不然我就寫不出這些情歌。”
談及那期《我們的挑戰》,許多謙友不滿,覺得節目組將偶像的痛苦展現給世人,太不人道了。但它對心理健康宣傳,是有幫助的。導演說,之所以選這樣一個主題,是因為喬任梁事件。他很受震動,不想喬任梁式的悲劇再次發生。因此,借助節目告訴大家:明星也是人,也有困惑、苦惱、無奈、悲傷,但為了保護自己免于攻擊,負性情緒不愿向人提及,只將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往內心深處不斷積蓄。同時,也提醒每一個人:健康不容忽視,身體也好,心理也罷,都應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