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李克南
周四晚上,一條電視新聞引起了約克警長的關注:
關押在丹恩蘭肯監獄的搶劫慣犯比爾越獄逃走,并在公路邊的指示牌上留言,要報復抓捕和指證他入獄的所有人。警方已向全國發出通緝令,并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防范。
約克警長十分不安。要知道,比爾是他三年前親手抓捕的。為防萬一,約克讓妻子和兒子住進酒店,并囑咐他們注意安全。
一連三天,平安無事。
周一早上,約克正要去警局上班,突然接到電話。局長說,M大學昨夜發生一起謀殺案,生物系的弗蘭多教授和女助手麗莎雙雙遇害,遇害地點正是教授家中。
熟人作案
弗蘭多教授今年54歲,妻子兩年前去世,家里只有他一個人。約克警長發現,教授家里十分凌亂,餐桌打翻,菜肴灑了滿地,所有柜門和抽屜都開著,現金被盜。弗蘭多教授倒在靠近門口的地上,胸部被尖刀刺中,深及心臟。女助手麗莎斜仰在沙發上,頸部有一道深深的刀痕。兩人的死亡時間大約是昨晚十點鐘。現場顯然已經被兇手處理過了,沒有發現手印、腳印之類的痕跡。
更重要的發現是,房門沒有被破壞。據此分析,這應該是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兇犯很可能與教授很熟悉,或者是冒充熟人騙開他家的門。
經過進一步的縝密偵查,約克警長發現,弗蘭多教授右手食指的指甲縫里有一道不明顯的黯淡血痕。這很可能是死者在反抗時,無意抓破兇犯皮膚留下的,是重要線索!警長立即讓人對血痕進行DNA鑒定。
接下來幾天,經過走訪附近居民,約克警長了解到了更多情況。
弗蘭多教授生性古怪,平時少言寡語,與他來往較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男助手克拉克,另一個是他的女助手麗莎。目擊者說,昨天晚餐前,弗蘭多教授的女助手麗莎和男助手克拉克曾先后去了他家。8點左右,克拉克離開。9點多的時候,一名身穿寬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鏡的男子進入樓里,一小時后才離開。
約克警長斷定,那個穿寬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鏡的男人就是殺人兇手,而且很有可能認識弗蘭多教授。他到底是誰呢?
嫌疑人喬治
為了解案發前的情況,約克警長首先傳訊了克拉克。
克拉克二十六七歲,精明干練,得知恩師遇害后傷心欲絕。他說,昨天是弗蘭多教授的生日,麗莎和他早就商量好,要一起去給教授慶生。但其實除了慶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教授此前曾指證過兇徒比爾,害怕比爾找他的麻煩,想借著聚餐的機會,和他們商量要不要聯系警方提供保護。克拉克到了教授家不久,就接到女友的電話,說她突然肚子疼得厲害。克拉克陪女友去醫院,一直陪在她身邊。沒想到,導師竟……
克拉克的話提醒了約克警長。三年前,狡猾的比爾清除了現場的所有痕跡,警方無法指證他是罪犯。關鍵時刻,約克請來司法鑒定中心的權威專家、M大學生物系的弗蘭多教授,對案犯遺留在現場的一根頭發進行DNA鑒定。這個有力證據讓兇手最終鎖定比爾,他也因此被判處20年徒刑。如此想來,比爾有殺人報復的動機,又急需錢生存,手法也與兇手極像,很有可能就是兇手。
約克想到這里,不禁后悔沒及時提醒弗蘭多教授防范。
克拉克臨出門時,突然吞吞吐吐地說:“警長先生,還有一件事,有損弗蘭多教授的名譽……但人命關天,我也不得不說了……其實,弗蘭多教授很喜歡麗莎,他們兩個關系很親密……后來這件事被麗莎的丈夫喬治知道了,他一直很不滿。昨天晚上他去教授家的時候,看到喬治的汽車也停在樓下,很有可能是在跟蹤麗莎……”
“你確定沒看錯嗎?”約克警長問。
“那輛車我見過太多次了,絕對錯不了。”
約克警長不由暗暗思忖:這樣說來,喬治有作案動機,而且還和弗蘭多教授熟悉,也是重要的嫌疑人。
臉上的抓痕
克拉克走后,約克警長一邊請求上級加大力度搜捕比爾,一邊開始調查麗莎的丈夫,喬治。
喬治已經知道妻子遇害,眼圈發紅,神情悲傷,一見到約克警長就悲憤地說:“警長先生,您一定要盡快查出兇手!”
約克警長發現,喬治的身材與嫌犯有些相似,而且右臉上有一道凝結不久的抓痕!他開門見山地問:“喬治先生,有人說你最近懷疑妻子與弗蘭多教授關系曖昧,有這事嗎?”
喬治先是有些驚疑,隨后又坦然地說:“我們夫妻關系很好,麗莎與弗蘭多教授的事純屬流言……”
約克警長指著喬治家里被打碎的結婚照鏡框,問:“這是怎么回事?你臉上的抓痕又是怎么造成的?”
“這,這……”喬治一慌,竟答不出話來。
約克警長乘勝追擊說:“弗蘭多教授和麗莎都是被人一刀斃命。喬治先生,你是一名外科醫生,想必對人體結構了如指掌吧?”
喬治語無倫次:“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和麗莎是發生了一點不愉快,可是……可是,我愛麗莎,我絕對不會殺害她!”
約克不無譏諷地說:“我說過是你殺害麗莎嗎?不過,有人見到你的車停在弗蘭多教授家樓下,請問,你去那里干嗎?”
喬治知道隱瞞不住,只好說出了事情原委。
幾天前,喬治接到陌生人打來的電話,說見到麗莎挽著弗蘭多教授的胳膊從咖啡店走出來。喬治說著,怕約克懷疑他撒謊,還調出手機里的號碼叫約克看。
喬治繼續說,麗莎經常幫教授收拾房間、做家務,有時也陪教授去醫院做體檢。麗莎解釋,教授一個人生活很不容易,身體又不好,她作為助手去幫忙是應該的。喬治一直相信妻子,但那個神秘電話讓他疑心大增。
周日晚上,喬治想與妻子好好溝通一下,誰知麗莎說,教授今晚請她去家中吃飯,可能晚一些回來。喬治問,教授為什么要請她?她說,最近取得一項重大成果,加上又是教授的生日,所以叫上她和另一位助手一塊聚餐,以示慶賀。喬治又問,是什么科研成果?麗莎說,教授要求暫時保密,因為這一科研成果一旦公布,將會在生物學界乃至司法界引起軒然大波。
再三追問,麗莎也不肯透露,喬治有些急了,譏諷說:“你不就是要去和教授幽會嗎,何必找這么個堂而皇之的借口?”麗莎惱怒地罵他“卑鄙無恥”,然后賭氣要走。喬治拉著她,兩人撕扯時,喬治的臉就被麗莎的指甲劃傷了。
麗莎離開后,喬治確實開車跟蹤她到了弗蘭多教授的公寓。時間不長,就見教授的男助手克拉克也去了。他知道妻子所言非虛,就開車回家了。后來妻子一夜未歸,他一怒之下打碎了結婚照的鏡框。就在這時,他接到警方的電話,說他妻子昨晚遇害……
約克警長聽了喬治的敘述,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如果你現在說的是真話,一開始為什么要撒謊?”
“怕你們知道我和麗莎鬧矛盾,會懷疑我。”
“請配合我們的調查,接受DNA鑒定。你臉上的抓痕,是與麗莎爭執時劃破的,還是你行兇時被抓傷的,這個對案情很重要。”
“……好吧。”喬治無奈地同意了。
DNA鑒定
回警局的路上,約克接連收到三個重要信息:
負責醫院的探員報告,經詢問醫院的證人,證實克拉克送女友入院后,整個夜里都沒有離開過醫院。尋找“陌生人”的探員報告,他們通過電信局,找到了手機持有人,但那人的手機早在一月前就丟了。
最關鍵的是第三條信息:逃犯比爾已于昨天夜里在另一座城市落網,現正在審訊中。
約克警長怎么也沒想到,比爾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逃到了另一座城市。幸虧及時抓到了他,他可是頭號嫌疑犯啊!
約克帶人迅速直奔那座城市,然而見到比爾后,卻大失所望。
原來,比爾越獄后直接去了私人整容診所,想要整容而徹底隱藏自己,報復的說法只是虛晃一槍。證人證實,弗蘭多教授和麗莎遇害當晚,比爾正在接受整容手術,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兇殺現場。
三個嫌疑人被一一排除后,偵查陷入困境。約克警長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下一個嫌疑人來。現在只能等待DNA鑒定結果了。
幾天后,DNA鑒定結果終于出來了,令約克警長吃驚的是:弗蘭多教授指甲內的血痕竟是逃犯比爾的!既然比爾不是兇手,現場為什么會有他的血跡,難道兇手的DNA信息與比爾的完全一樣?遺傳學專家告訴他,兩個人DNA數據完全相同的情況,僅可能出現在雙胞胎身上。然而比爾是個獨子。
教授指甲內的血痕,曾是警方最期待、最依賴的線索。而現在,這個線索卻變成了最大的疑點。長期以來作為案件終極證據的DNA鑒定受到了嚴重挑戰,約克警長不得不轉換思路。
既然血痕與現場的人毫無關系,會不會是有人偽造的?
約克警長猛然想起,教授最近取得了一項重大科研成果。弗蘭多教授是世界有名的血液研究專家,他的科研成果,莫非與這可疑的血痕有關系?如果是這樣,克拉克就成了重要嫌疑人,會不會他想獨占這項科研成果而行兇殺人呢?
約克警長悄悄去醫院再次查證,終于查到克拉克那晚曾離開醫院一小時之久,時間也與案發時間吻合。
克拉克的嫌疑迅速增大。
案件還原
約克警長問訊克拉克:“那天夜里有沒有離開過醫院?”
克拉克說:“沒離開過。”
約克警長見他不老實,便放出克拉克表弟證詞的錄音:“那晚,表哥突然給我打電話,讓我趕快到醫院一趟。我到了才知道,他女朋友住院,讓我替他看護一會兒。大約一小時后我才走。”“在這段時間,你和克拉克的女友都說過什么?”“什么也沒說,他女友一直在睡覺……”
聽過錄音,克拉克冷汗淋淋,但仍然狡辯:“我在教授家沒有吃飯,那時候餓了,想去吃點東西,才讓表弟來替我一會兒。我先前沒敢說實話,但也不能證明我去了案發現場呀……”
雖說克拉克守口如瓶,但約克警長還是綜合所有情況,將案件進行了還原:
弗蘭多教授研究出有關血液的重大科研成果,克拉克為獨占成果,決定殺死弗蘭多教授和麗莎。他先是用撿到的手機,匿名給喬治打電話,挑撥他與麗莎的關系,讓喬治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教授家樓下,成為“第一嫌疑人”。
實施這一計劃時,克拉克無意看到了“比爾越獄逃走、揚言報復”的電視新聞,頓時來了“靈感”。于是,他調整方案,決定用新成果偽造比爾的血液,制造比爾報復殺人現場。
當晚,克拉克去聚餐前,在女友的茶杯中放入腹瀉藥。晚上8時左右,女友喝茶后突然腹部劇烈疼痛,就打電話給克拉克,克拉克迅速趕回,送女友住進醫院。接著,他在女友的藥中混入安眠藥,女友服后不久就睡著了。隨后,克拉克就叫與他長相相近的表弟來到醫院,替他看護女友。
克拉克溜出醫院,開車直奔弗蘭多教授的公寓。他換上事先準備好的肥厚棉衣,罩上外罩,戴上口罩、墨鏡,裝扮成比爾的模樣去叫門。教授毫無防范地開門后,克拉克一言不發對著教授當胸猛刺一刀,接著又殺害了還沒反應過來的麗莎。
而后,他將偽造的比爾的血液,涂在教授的指甲內,并布置了搶劫現場。清理完現場后,他又回到醫院。
克拉克雖然離開醫院達一小時之久,可昏睡的女友認為他一直守在身邊。而值班護士誤把長相、穿著與克拉克相似的表弟當成了克拉克,也誤認為他沒離開過醫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比爾的落網,讓他的計劃落空了……
約克警長已經斷定兇手是克拉克,但關鍵問題是:證據不足!
看來只能再找教授研究成果的信息了。這一天,約克先生又一次來到兇案現場,在書房里找材料,無意中碰倒一個相框。在相框落地的同時,一件小東西“啪”地一聲跟著掉下來,原來是個光盤。
這個光盤已經壞了,約克警長找專業人員維修了好幾天,才終于能放出字來。約克警長一看,高興得險些跳起來,這正是他最需要的東西!
致命的論文
克拉克買好赴瑞典的旅游機票,正要檢票登機時,約克警長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出示拘捕證:“克拉克先生,你涉嫌謀殺弗蘭多教授和麗莎一案,且有出逃嫌疑,你被拘捕了……”
克拉克愣了一下,連忙辯解說:“我是因為恩師遇害,悲痛欲絕,才決定去瑞典散心的,根本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約克警長沒有跟他多說,命人把他帶上了警車。
審訊室里,約克警長請克拉克交代犯罪經過。
克拉克不但拒不交代,反而質問他:“你說是我殺了弗蘭多教授,請問,我殺人的動機是什么?證據在哪里?
約克警長不動聲色地說:“不要著急嘛,聽我講個故事,你就清楚了。
“三個月前,有一個著名教授,在一次實驗中出了差錯,無意中把一份已經分離出白血球的血液樣品,與另一份DNA樣本搞混了,結果他發現,前者的血液樣品,顯示的竟是后者的DNA信息。這個差錯觸發了他的靈感——神秘的DNA信息是否也可以人為地異體復制?之后,他帶領助手進行了大量實驗。他先提取一位女子的血液,將血液中的DNA信息成分全部分離出來,然后從多人的頭發、唾液中提取DNA樣本,用離心機通過“全基因組擴增法”(讓微量的DNA樣本數量擴增方法)將其擴增,加入那女子血液中。混合后,新血液所顯示的DNA信息,就是后者的。就這樣,教授的異體DNA復制實驗成功了。
“當時,教授的兩位助手都支持教授發表《異體基因復制》論文,把這一必將震驚世界生物學界的科研成果公之于眾。可教授考慮:一旦這項研究成果廣為人知,就可能被一些心懷叵測的人用來偽造犯罪現場,將給司法界偵破案件和打擊犯罪帶來潛在威脅,甚至是難以估量的災難性后果。
“所以教授決定:暫時將這項實驗成果封存起來,繼續研究如何鑒別DNA樣本真偽。為防資料外泄,除那份封存資料外,教授當著兩位助手的面,將其余資料全部從電腦里刪除并銷毀。
“教授怎么也沒想到,他的這一決定,讓一直虎視眈眈的男助手起了殺心。為了名譽和金錢,他終于下了毒手。
“這個教授就是弗蘭多,而那個男助手不是別人,就是你克拉克。”
廢棄光盤
克拉克臉上掠過一絲驚慌,但隨后又冷笑兩聲,反攻為守:“簡直是天方夜譚,你所說的我一點都沒聽懂,我根本不知道‘異體基因復制是什么,這完全是你編出來的!警長先生,證據呢,請把證據拿出來吧。”
“證據嘛,就是弗蘭多教授指甲縫里的血痕,是它幫我們找到了你。”約克警長不緊不慢地說。
“你是說,弗蘭多教授指甲縫里的血痕是我的?”
“不,那血痕不是你的。是你事先造好,放進死者手指甲縫里的。”
“什么?你血口噴人!告訴你,我就是想那樣做,也沒有那個能耐!”克拉克的聲音歇斯底里,比豬叫還難聽。
約克警長像欣賞被耍的猴子似地看他一眼:“不要發火嘛,我們警察是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者的,我斷定比爾的血液是你制造的,是因為已經掌握了確鑿證據。你非常清楚,弗蘭多教授早在死前就研究出了這項成果,你作為參與研究的三人之一,當然掌握偽造血液的技術;其次,弗蘭多教授的DNA資料庫中,就存有比爾的DNA樣本,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血液,分離掉白細胞后,再把擴增后的比爾的DNA樣本,放進你只剩下紅血球細胞的血液中,就制造出攜帶有比爾DNA信息的血液;況且,現在除你之外,世上還無第二個掌握這種技術的人……”
克拉克大喊冤枉,仍不承認。
面對死不認賬的克拉克,約克警長取出一個光盤,插入電腦,按動了啟動按鈕:“你可能是患了健忘癥,這個光盤里面的東西,或許能幫你恢復以往的記憶。”
果然,克拉克剛看了開頭,就臉色大變。再看下去,兩腿一軟,險些暈倒在地。接下來,他不得不承認了作案事實。
其實,約克警長先前的案件復原,正是克拉克作案的真實過程。他滿以為殺死教授和麗莎,毀掉封存在實驗室里的資料后,這項科研成果從此就只有他一人知曉。待事情平息后,他就移居國外,重復這一實驗,然后公布出去。他做夢也想不到,弗蘭多教授將那份封存資料又另行復制一份,悄悄藏在了家中。怪不得克拉克一看,就招供了。
更讓克拉克想不到的是,弗蘭多教授刻錄的這個光盤,只是個最早的廢棄光盤,因為刻錄到一半時光盤發生故障,只好另換一盤。因為這個光盤已經錄上一些內容,他不敢亂丟,就帶回家里,隨手放在了書房的相框后邊。這個廢棄光盤有幸保存下來,成為破案的關鍵證據。
其實,廢棄光盤里只錄了他們研制過程的前半部分,還不能證明研制已經成功。也正是因為如此,約克警長才根據光盤里的有限資料和掌握的情況,大膽推理,與克拉克斗智斗勇,在關鍵時刻震懾住了克拉克……
弗蘭多教授被害案終于劃上了句號,然而,這個案子仍讓司法界乃至生物科技領域深感憂慮。隨著克拉克的被捕,弗蘭多教授生物實驗室從此不復存在,鑒別DNA樣本真偽的研究成果何時面世,還是個未知數。人們悲傷、惋惜,感慨起康德的名言:
“人類,應該贊嘆和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只有如此,人們才能在罪惡面前,恪守住心靈的那份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