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在企業職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情況,直接關系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成效,關系到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成效。新形勢下,應牢牢把握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和圍繞促進生產經營、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搞好服務的要求,堅持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使服務成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在強化服務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是建立雙向互動工作機制。按照企業需要、黨員歡迎、職工贊成的原則,注意取得非公有制企業出資人理解和支持,把黨組織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目標同向、互促共進。建立黨組織與企業管理層共同學習制度,熟悉黨和國家政策法規、了解上級決策部署、溝通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探索建立黨組織書記參加或列席企業管理層重要會議制度、黨組織與企業管理層溝通協商和懇談制度。黨組織要邀請企業出資人、經營管理人員參加相關活動,注重發揮企業管理層黨員和黨員工會主席的作用,做好黨的工作。
二是探索開展開放式黨組織活動。認真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督促指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按期換屆。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除黨章規定的黨內活動外,提倡黨群活動一體化。推動企業黨組織與其他單位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提倡開設網上黨建園地、網上黨校、黨建微博、網上論壇等,把黨的活動陣地拓展到網絡上,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是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和落實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加強黨員教育培訓,注重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干,把生產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探索流動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模式,對已確認身份,但未及時轉接組織關系的黨員,應組織其參加企業黨組織活動,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推進黨員管理信息化,健全城鄉一體,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黨組織配合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制度,實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便于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的黨員信息卡制度。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黨員,及時反映涉及黨員切身利益的重要情況。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注重解決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實際問題,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四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結合非公有制企業實際,以黨建強、發展強為日標,按照生產經營好、企業文化好、勞動關系好、黨組織班子好、黨員隊伍好、社會評價好的標準,廣泛開展“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活動和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公開承諾活動,促進企業黨組織履職盡責創先進、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優秀。培育選樹一批“雙強六好”企業黨組織,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
五是把關心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密切聯系群眾,做好群眾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在職工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本刊編輯部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