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智+劉志勇+唐敬東
“請省人才服務局向麻城市人社局授予‘湖北省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麻城工作站牌匾。”
“請麻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蔡緒安向葉永剛、盧武強等5名‘千人計劃專家頒發市政府產業發展顧問聘書。”
“請大帆汽配等11家企業與沈洪江、陳福生等專家簽訂科技副總聘用協議。”
“請惠森新材料等10家企業與程寒松、黃紹龍等專家簽訂技術合作協議。”
……
4月29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服務革命老區麻城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的簽約儀式熱鬧非凡。見證簽約儀式的人群中,除各大企業外,還有近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智庫專家,他們之中,既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也有省“百人計劃”學者。
“參加活動的專家層次之高、規模之大,在近幾年全省縣(市)中引才活動中實屬罕見。”省人才服務局姜明處長介紹。
“開山搭橋”讓專家選擇麻城
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引才聚才品牌,“千人計劃”入選者都是各個領域的知名專家、領軍人才,是國家寶貴的資源。為了讓以“千人計劃”專家為代表的頂尖智庫專家選擇麻城,為麻城的發展“把脈問診”,早在今年1月,麻城市委、市政府就將此次專家麻城行列為全市2017年重大活動之一。正月初八,在全市三級干部大會上,麻城市委書記楊遙對活動作了初步安排。
麻城市的活動籌備工作得到了省人社廳、省人才服務局的大力支持,省人才服務局局長李忠先后三次聽取匯報、作出安排。
有了支持,麻城放開了手腳。從邀請專家、業務骨干去企業生產、科研基地調研,到摸清全市近百家企業技術需求、聘請科技副總、轉化科技成果意愿,麻城積極在專家與企業間“開山搭橋”。到4月中下旬,麻城市已組織30多家企業主動聯絡有意愿的專家進行合作洽談,商定了合作事宜。
成功“牽手”讓專家服務麻城
麻城老屋灣老米酒文化底蘊厚重,一首“老米酒,兜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謠傳唱了千年。借助此次專家麻城行的春風,老屋灣酒業與專家陳茂彬成功“牽手”,在專家的幫助下,初步達成了招商引資6000萬元新建老米酒現代化加工廠的協議。
老屋灣酒業與專家的成功“牽手”只是活動成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已有璞然農業與華中農業大學、蕭莉食品與武漢輕工大學啟動校企共建技術研發中心建設,薈煌科技等8家企業與合作大學達成科技成果轉化意向,惠森新材料等10多家企業在專家指導下申報專利23項,佳錦紡織等5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登記備案高新產品。
“省人才服務局還向麻城市人社局授予了‘湖北省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麻城工作站牌匾。借此平臺,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麻城籍海外人才較多的優勢,廣攬海外英才來麻創新創業。”麻城市相關負責人高興地說。
優化服務讓專家留在麻城
為把專家留住,讓專家帶來更多的專家,麻城市以活動為契機,積極優化人才服務環境。
麻城市編印了《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服務革命老區麻城行專家和企業名錄》,方便專家和企業聯絡;創建的專家麻城行QQ群、微信群,業已成為專家、企業家之間交流信息、溝通工作的重要平臺。
對企業聘用科技副總(科技團隊)或轉化科技成果的,麻城實行以獎代補政策,根據考核情況,每年給予3-7萬元獎勵;對拔尖人才,麻城最高給予100萬元的經費補助;對新引進的人才,麻城發放《麻城市創新創業人才證》,讓其可享受經費補助、住房保障、子女就學、教育培訓等方面優惠政策。
“我們還安排了專人對已簽訂協議或有意向合作的專家、企業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服務,對專家或企業有新的需求,主動做好協調服務。”麻城市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