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才
近日,上饒市政府因為試用期表現不合格,取消了一名干部試任的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職務,而按試用期任職前職級管理。
選拔領導干部過程中,試用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檢驗干部能否勝任新崗位的關鍵步驟。但一直以來,一些地方在試用期上,只是走走過場、擺擺樣子,使得干部試用變為實際任用,很少有干部在試用期里因不合格被降級或免職的。正因如此,上饒市取消徐某的試任職務,也就被視為“罕見”了。
有的組織人事部門可能認為,對試用干部“試而不用”,就說明自己識人不準,這是對本部門工作的否定,影響組織人事部門的威信。有的甚至認為,干部升職不容易,即使試用不合格,也暫不取消任職,等轉正后再調任他職。
如此有意讓不合格的干部過關,是對黨的事業和群眾利益的不負責。同時,還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試想,讓一個不合格的干部按期轉正,其它干部和人民群眾就會有意見,這無疑會影響選人用人的公信度,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形象也會受損。再者,一個干部一旦進入試用期,就等于進入“保險箱”,也就毫無壓力和緊迫感可言,只管高枕無憂地等待“轉正”。
用“好干部”能推動事業發展,用“不好”的干部則可能損害事業發展。是騾子是馬,溜溜便知,一個干部勝任不勝任職務,實踐是最好的檢驗標準。黨政領導干部任職試用期制度,作為一種“任前檢驗”,體現了“能用則用,不可用則不用”實事求是精神。筆者期待,上饒市政府取消試用期不合格干部任職,這種“罕見”能夠變“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