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留
我出生在農村,對農村社會有著不一般的鄉土情結,于是大學畢業后,立志選調,投身基層。武漢市江夏區金水辦事處,是我選調生涯的第一站。
善于學習,適應基層,練就自身“硬本領”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是基層干部的立身之本。為了適應基層,融入基層,我一直在內心鞭策自己做一名學習型、知識型的基層干部,始終注重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剛開始進入黨政辦工作,黨政辦只有主任和我兩人,工作任務重,自己又是剛剛入職,工作中常常出錯,有時連最基本的信息報送都力不從心。辦公室主任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工作雖難,只要你勇于挑起擔子,主動學習,多看別人怎么寫的,多想自己從哪方面入手,就一定能有所長進。”我記下這句話后,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于是我每天看《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秘書工作》以及各類公報,學習別人寫作材料的方法和技巧,慢慢地我的工作走上正軌,也逐漸能挑起整個黨政辦的文字工作。
我經常和同事聊天,向他們請教工作經驗,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和為人處世之道,學習他們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學習他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有段時間,我經常跟著一位老同志做信訪工作,耳濡目染,慢慢地學會了接訪、息訪、處理突發情況等方法。
除了向領導、同事學,我還向群眾學。有一次一個群眾說:“到驚蟄了,該春耕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深深感到在基層工作,不能不了解24節氣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否則無法掌握基層農業生產動向,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于是我經常利用下基層的機會,主動向基層群眾請教農業知識,學習旱育秧和雙季稻、水產養殖知識、24節氣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等知識。
勤于工作,服務基層,爭做工作“多面手”
金水辦事處屬原國營農場改制單位,人少事多,每個人都是身兼多職。我剛進黨政辦時,除了處理文字材料工作,還有政協、人大、宣傳、信訪工作,有時還要兼做紀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萬”活動等工作。為了做好工作,我努力學習各類業務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多面手”,使自己手頭的工作都能圓滿完成。
后來輪崗重新分工,我做計生、宣傳工作,雖然既累又棘手,需要經常下村,有時還要長途奔波于異地,但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計生工作更接地氣,正好可以為自己的“機關病”療傷。我經常和計生辦主任走村入戶,宣傳計生獎扶政策,跟蹤流動人口管理,上門做超生對象工作……通過這些基層具體實踐,既接地氣,又加深了對基層的深入了解。
同時,我還配合區委組織部做網宣工作。網評能夠鍛煉人的文筆,錘煉人的思想,開闊人的視野。作為一名選調生,有義務、有責任配合組織部做好網宣工作。我總是利用業余時間,多看多想,撰寫網評文章。截至目前,我總共撰寫了300多篇網評文章,既配合了組織部完成網宣任務,又弘揚了網絡正能量。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2016年6月,我調到了區委宣傳部,從事理論科工作,工作崗位變了,環境變了,但是近三年基層生涯給我的進取之心和青春激情沒有變。我將繼續勤于學習、奮發有為,在新的崗位上不懈奮斗、磨礪前行,用自己的一步步腳印, 抒寫自己無悔的青春。
(作者單位:武漢市江夏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