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粹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中央政治局委員一般按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根據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中國共產黨在第一、二、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沒有設立中央政治局。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局。
關于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產生時間,可以找到兩種說法:一、根據《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7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開始設立中央政治局,陳獨秀、張國燾、李維漢、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譚平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二、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稱:中國共產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曾在1924年11月至1925年1月設立了中央政治局,由3人組成:陳獨秀、蔡和森、維經斯基(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會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這就是井岡山的軍民和黨內同志都愛稱毛澤東為“毛委員”的來歷。毛澤東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則是在江西瑞金時期的1933年1月。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油畫《八七會議》
地藏菩薩在中國佛教諸菩薩中久負盛名,與觀音、文殊、普賢合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并稱于世。地,“住處”之意;藏,“含藏”之意。佛教中說,地藏受釋迦牟尼的付囑,在釋迦既滅,彌勒菩薩未生成佛之間的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拯救諸種苦難煩惱,“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唐玄奘譯《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稱地藏。猶如大地藏有救濟眾生的偉大功能,誦念地藏菩薩之名,一心皈依,就得從苦解脫,安住涅槃得樂。

地藏菩薩塑像
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并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斷發愿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并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在大乘佛教中有許多以教化六道,尤以人間為本愿的佛和菩薩,如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以及觀音菩薩等。與觀音菩薩的信仰相比,崇拜觀音的目的,大多為了利益現世,或往生凈土,而地藏菩薩信仰,雖也有利益現世一面,如代眾生受苦,祛除疾病,滿足眾生需求等等,但是更多的則認作是維系六道,連接生死,是為超度亡靈的罪障而解脫六道輪回苦厄的菩薩。為超度亡魂,解救墜落地獄的亡者,人們祈禱地藏菩薩給予救濟幫助,使亡者得以解脫。似乎生者將亡者托付給地藏菩薩后,可以減輕生者的不安和煩惱,得到安寧和慰藉。這樣,地藏菩薩就以解救亡者連結生死兩界而贏得了世人的普遍信仰。
椅子的形象最早見于西魏壁畫《山林仙人》中,實際使用當然更早,大約在東漢末年隨著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凳椅就逐漸輸入了。它最早的樣子應該與現在的“馬扎子”相似。馬扎又叫馬閘或交杌,“杌”就是凳子。
漢人的“馬扎子”源于北方少數民族的胡床,據史料記載,“交椅”就是一種腿交叉、能折疊的椅子,又叫“交床”“胡床”“繩床”,是漢朝時期由北方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的。宋人高承《事物紀原》中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因話錄》中也說:“交椅謂之繩床,夷狄所制,歐公不御。”不過到了隋朝,因忌諱“胡”字,又因為這種椅子雙腿交叉,于是就改稱為“交床”了。
到了唐代,人們才開始把有后背與扶手的坐具稱為椅子。宋朝時候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又稱太師椅,據說與秦檜有關。據宋代張端義的《貴耳集》:一天,秦檜坐在那里仰著頭,不一會兒把頭巾弄掉了,一旁的京城地方官吳淵見了,便讓人做了一些形如荷葉可以托頭的部件裝在秦檜的椅子上,這便是交椅的一種,即以秦檜官銜命名的椅子——太師椅的來歷。《水滸傳》中排座次時放置的都是這種椅子。梁山這一做法對后世各類江湖組織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清代紅幫就把其最高頭目稱為“金交椅”。

事實上,椅子也就是從宋代開始普及的,這在北宋末年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也能夠看得出來,上面各種商店里都設有桌椅,還有北宋末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南北宋之交朱銳的《山居圖》,那些鄉間廬舍和鄉間小店里,都設有桌椅,這些都足以說明當時椅子的普及化程度。但就是這個時候,女人也不能隨便坐椅子,因為根據當時女子的穿戴,一坐椅子,就有失禮制了。
(文/劉紹義)
“湖廣”二字源于元朝所設置的“湖廣行省”。
湖廣行省全稱是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轄區包含今湖南、湖北全境以及廣東、廣西部分地區,所以當時稱為“湖廣行省”。到了明朝,開始將原來的“湖廣行省”劃分為湖廣、廣東、廣西三布政使司,從此,“湖廣”才開始專指兩湖之地。
因此,雖然清朝的“湖廣”和廣東、廣西沒有關系,但從歷史上看,還是相當有淵源的。“湖廣”在當時也是叫得比較響的一個地理名詞。譬如戲劇《秦香蓮》里,秦香蓮就唱道,“秦香蓮住均州遠在湖廣”,均州是今天的丹江口,丹江口屬湖北,湖北屬湖廣,所以秦香蓮才會說自己“住均州遠在湖廣”。
在清朝,湖廣總督的地位較高,是清朝九大封疆大臣之一。當時的九大封疆大臣分別為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陜甘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四川總督、云貴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和湖廣總督的“湖廣”一樣,兩江總督的“兩江”也容易把人弄糊涂。“兩江”指的是江蘇和江西外加安徽。
(文/岳 湘)
(責任編輯:齊風)
(郵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