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燕
廈門佰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361000)
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分析
林新燕
廈門佰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361000)
根據廈門市洋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設計特點可以看出,保障性住房綠色設計的總體發展趨勢與效益都更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實用性
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服務于困難或者低收入家庭的,為這些人群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建設設計目標與要求也會更高,需要在有限的住房面積內使用功能最大化,將解決居民住房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結合在一起,有效地發揮集成設計、被動式設計及成熟的綠色環保技術的作用,使保障性住房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1.1 被動優先
綠色建筑主要是由主動優先和被動優先兩種技術組成的,保障性住房綠色設計首先要考慮使用被動優先設計技術。這種技術投資少、人居環境舒適性高、環境影響小。在設計時,要先調查項目的溫度、濕度、降水量以及太陽輻射量等相關資料。根據太陽能輻射量設計合理的朝向和門窗,并做好建筑蓄熱設計。
1.2 實用優先
設計綠色保障性住房時,要盡量使用實用性強的設計技術。綜合利用并充分開發地下空間,將地面與地下空間有機協調起來,組成一個立體網絡。要因地制宜地使用包括自然資源在內的一切資源。
1.3 經濟優先
在設計綠色保障性住房時,必須考慮到成本增量的問題,可使用太陽能熱水和光伏發電技術。由于太陽能熱水技術有更高的經濟性、投資回報期更短,因此要將太陽能熱水技術作為優先使用的節能技術。在選擇戶外遮陽技術時,要將成本更低的固定遮陽和建筑自遮陽技術作為優先使用的技術。
2.1 技術特點分析
廈門市洋塘保障房是典型的綠色保障性住房設計實例,項目摒棄了傳統的綠色技術成本過高、效益過低的弊端,使空間利用更為高效、舒適、健康。始終以被動優先技術為主,主動優先技術為輔助進行設計,使用更為成熟的綠色技術,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做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設計。項目大量使用成熟度更高的被動設計技術,通過計算機對技術進行模擬分析,從而使規劃設計、單體建筑設計更為優化,著重強調綠色技術的成熟性、可靠性以及適宜性,盡可能降低項目成本。這一項目廣泛采用了國內各種成熟的綠色設計技術,使建筑設計更為一體化、集成化,使水資源能夠回收利用,并且在自然通風性能、遮陽技術和生態綠化等各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運用。
2.2 設計目標
廈門市洋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筑設計堅持將低成本、可持續發展性作為總體建設目標,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居住環境。根據福建省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進行設計,廈門市洋塘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在設計特點上達到了這一設計目標。
2.3 設計特點分析
1)生態綠色設計
在小區綠化時盡量選擇鄉土植物作為主要植物種類,使小區植被更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與土壤地質條件,綠化喬木利用率達到5.3株/100 m2。小區綠地覆蓋率達到46%,人均可使用綠地面積達到1.87 m2。結合屋頂綠化以及垂直綠化等技術大量增加了小區綠化總體覆蓋率。
2)自然通風與自然采光設計
小區住宅建筑向南朝向,日照條件良好,戶型合理,更好地提升了室內的自然通風與采光效果,并使立面布局更為合理化。小區建筑玻璃均采用了Low-E型中空玻璃,保證了每幢住宅外部門窗能夠開啟的平均面積超過45%,保障了自然通風與采光率。
3)水資源回收利用設計
小區設計了雨水收集裝置,使用人工濕地技術處理雨水,再采用漫流技術灌溉人工濕地和澆灑道路。雨水系統使本小區每年能夠節約9 554.8 t自來水。通過噴灌技術,保證了小區70%的綠地灌溉需求,最大限度提高了水資源的回收利用效率。
4)天然采光設計
室外采用了成熟的天然采光技術,裝置太陽能路燈,并在9#平屋頂安裝了太陽能光電系統,使用了207塊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通過并網發電技術,使該系統發電總裝機量達到61.065 kW。同時,這一系統還能提供一部分電源給地下車庫。當太陽能電板無法滿足本小區用電需求時,會自動轉換為市電供電。小區建筑體系系數是0.35,保證了兩棟樓房間距不低于27 m,大大提高了室內天然采光效果。通過光導照明裝置為地下室提供充足的采光效果,并且確保了光導覆蓋的地下室照明不需要再使用其他供電系統。
5)太陽能熱水技術
該小區使用的是陽臺壁掛式的太陽能熱水器,實用性和美觀性都很好,利用太陽能實現了光熱應用與澆筑一體化設計,樓層內也不會再限制安裝和使用熱水器,使高層建筑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熱水,滿足了當前我國對于環保節能產品的運用趨勢。陽臺欄板外還能安裝集熱器,最大限度利用了太陽垂直光照產生的能量。
6)遮陽設計
項目使用的中空玻璃具備了遮陽性能,能夠為室內提供更好的遮陽效果。建筑外遮陽設計,由于陽臺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和建筑物形成了一種一體化外遮陽裝置形式。南向建筑,因室外空調機和太陽能熱水器結合后,能夠布置水平遮陽板,因此使夏季南向建筑的遮陽效果大大改善。東西向客廳結合了相應立體構造技術,通過活動卷簾實現外遮陽,滿足東西向客廳的遮陽要求。外遮陽技術能夠降低建筑物能耗,改善室內熱舒適度,降低了住房的采暖和空調費用支出。
7)一體化裝修
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因此在裝修設計上使用了成品房一體化裝修技術,建設和裝修設計同時進行,同時施工,從而保障了裝修質量,并節約了裝修材料。衛廚建筑主要使用預制成品,現場安裝后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量。
保障性住房,就是政府規劃,向低收入和貧困家庭提供住房的安居工程,主要設計目標就是保障舒適性與環境,要使保障性住房轉變為綠色建筑,就要結合項目自身特點,使用成熟化的、被動式的設計技術,因地制宜開展設計,保證承辦項目目標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高項目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性。
[1]劉永波,張海靜,陽傳.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及其實用性探究[J].建設科技,2015(23):6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