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英+陳栓
特約記者:赫麗萍
王旭東,漢族,1967年10月出生于江蘇南通,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教授。1989年7月本科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1992年7月碩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6月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語言大學黨委辦公室秘書、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學生處處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專職委員,北京物資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校長等職,現任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研究領域為教育學原理、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管理。
北京舞蹈學院由1954年成立的北京舞蹈學校發展而來,在六十多年的歷程中始終引領著中國當代舞蹈教育不斷向前發展,從早期舞蹈中等職業教育到新時期以來的舞蹈高等教育,迎來送走無數為舞蹈追夢圓夢的學子,被譽為“舞蹈家搖籃”。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作為國內唯一一所專門的舞蹈高等教育最高學府,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學為目標,其舞蹈教育如何更好地與世界對話交流,以真正實現對傳統的傳承?如何借“一帶一路”的東風,向世界展現當代中國時代風貌的舞蹈藝術?帶著這些問題,日前記者專程采訪了北京舞蹈學院(以下簡稱北舞)黨委書記王旭東。
傳承北舞“愛國、愛校、愛舞蹈”的傳統精神
記者:王書記,您好!您來到北舞一年了,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您覺得北舞的氣質與特色是什么?從校長到藝術院校的黨委書記,您是如何完成角色轉換的?
王旭東:我于2016年3月來到北舞工作,有些出乎意料,自己從沒想過會到一所藝術院校當黨委書記。北京舞蹈學院前身為北京舞蹈學校,是新中國黨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專業舞蹈學校。學校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實驗芭蕾舞團—北京舞蹈學校附屬實驗芭蕾舞團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前身,先后成功上演了多部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學校的東方音樂舞蹈班后來發展成為東方歌舞團。學校早期的建設和發展得到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特別是周恩來總理曾多次觀看學校的演出,對學校的建設給予了直接的關懷和指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學院,隸屬于文化部,2000年劃轉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直以來,學校承擔過很多國家重大任務,如2008年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APEC、G20峰會等國家重大活動中都有北舞師生的身影。
學校教師多年來一直秉持“執著于藝術、奉獻于課堂、用心于學生”的師德標準,無論是建校初期的老專家,還是教學一線新教師,都深深熱愛舞蹈藝術,全情投入舞蹈藝術教育之中。教學主樓的練功房每天從早6點到晚10點,一直燈火通明,言傳身教、藝無止境的精神在師生們翩翩起舞中得以綿延。“愛國、愛校、愛舞蹈”的舞院傳統從“中國舞蹈之母”—我們第一任校長戴愛蓮先生開始薪火相傳,如今在一代又一代師生身上予以傳承。舞院人常說,只要教學樓的燈還亮著,“舞蹈家搖籃”就希望無限,中國的舞蹈事業就希望無限。
來到北舞后,我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去課堂看課聽課、觀摩舞蹈演出、與師生交流座談等,被全校師生在舞蹈藝術專業領域體現出來的追求卓越、止于至美的精神深深打動。如果說這所學校有什么特質的話,我覺得她就像一只白天鵝,給人一種特別高雅、優美、恬靜的感覺。
我來北舞之前擔任北京物資學院校長,行政一把手的經歷幫助和促使我在新的工作崗位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努力構建黨政協同配合的良好氛圍,以班子的凝聚力來提升戰斗力,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我剛到這個崗位,恰逢北京市委巡視組入校,巡視幫助我們全面梳理存在的問題,指導促進我們整改落實。可以說,借著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政工作這個大的東風,我盡快完成角色轉換,履行好黨委書記職責,推進學校工作順利開展。
充分認識藝術院校師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記者: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北舞作為一所藝術院校,如何貫徹落實講話精神?
王旭東:六十多年來,北舞一直以發展和繁榮舞蹈文化藝術為己任,傾力培養高素質舞蹈專業人才,開展高水平舞蹈科學研究和作品創作,積極發揮舞蹈文化藝術智庫作用,為國家文化建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一代代北舞人在舞蹈藝術教育領域里耕耘所達到的水平與成就,可以說是國內翹楚。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專業舞蹈教育最高學府,北舞理應有這樣一種使命感:一定要做到最好!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藝工作。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2016年又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這兩個講話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相互呼應的姊妹篇,是引領我國文藝工作的旗幟和指南。我們北舞師生要有政治敏銳性,要把這兩個講話的精髓、精神實質理解透,明確文藝工作之于民族、社會、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承擔起引領舞蹈藝術教育和繁榮發展舞蹈藝術的責任和使命,為黨的文藝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為此,學校專門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相關講話精神座談會,各部門、各教學院系師生代表結合工作實際,交流學習心得。黨委印發了《北京舞蹈學院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中共北京舞蹈學院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北京舞蹈學院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相關講話精神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各教學院系、各部門都積極行動起來,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行動指南,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高校重要職能,細化分解落實方案,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師生學養、涵養、修養,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勇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努力做到德藝雙馨,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為服務首都文化建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開展富有藝術院校特色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記者:在藝術院校如何貫徹落實全國和北京市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如何抓好黨建和思政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切實取得實效?
王旭東:在藝術院校開展好黨建和思政工作,我認為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結合藝術院校實際,發揮藝術專業優勢,開展富有特色的黨建和思政工作。現階段要把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相關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全國和北京市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不斷加強黨對學校事業的領導。
一方面,要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切實加強黨委和院(系)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針對全校中層干部、教師、黨員、學生等不同群體進行學習培訓。同時,注重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積極推進北京藝術類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示范點”項目實施,建設具有藝術院校特色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增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藝術創作”等特色課程。我來到北舞這一年,是我上黨課頻率最高的一段時間,我先后給所在支部黨員、學校機關黨員干部、基層黨務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附中師生等上黨課十余次。為上好本科生的一堂形勢政策課,我結合學生實際,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的治國方略用“一、二、三、四、五、七”幾個數字進行歸納總結,以“數讀新政”為主題,不僅把邏輯關系、重點梳理清楚,而且也將數字背后的精神實質闡釋明白,幫助學生真正了解、理解、認同從黨的十八大到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調動了學生聽課積極性,增強了理論學習的實效性,受到學生歡迎。
另一方面,要將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實踐等相融合。要接地氣,結合藝術院校師生實際和專業特點,在“融入”上下功夫。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例如:“創意快閃獻禮黨的生日”,通過民間舞、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國標舞、爵士舞的轉化和舞動,學子們以青春姿態,跳躍呈現中國共產黨歷史進程中1921年、1936年、1949年、1978年、2016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祝福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2016級新生軍訓匯報與“紀念長征”主題融合在一起,展現出繼承先烈遺志、學習長征精神的昂揚精神風貌,部隊同志看了覺得很生動,很有特色。創意學院創作了舞蹈詩《長征》,用舞蹈語匯來展現長征精神,我與參演學生交流,學生們一致認為這不僅僅是一次藝術實踐,更是一堂受益匪淺的思政教育課。多年來學校在這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今后我們還要認真加以總結,不斷探索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黨建和思政工作。
堅定文化自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記者:北舞怎樣借國家“一帶一路”的東風,真正助力中國舞蹈“走出去”,體現出舞院人的文化自信與擔當?
王旭東:北舞作為中國唯一一所專門化的舞蹈專業教育最高學府,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和號召。2016年5月,郭磊校長與中東歐14國代表共同簽署了《中國—中東歐國家舞蹈文化藝術聯盟成立宣言》,標志著中國—中東歐國家舞蹈文化藝術聯盟正式成立。這是繼2015年12月李克強總理代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簽署《聯合公報》“雙方將加強人文合作,增加人文交流活動次數,發展科研中心合作,努力共建歐亞中國研究中心。雙方支持北京舞蹈學院同哈薩克斯坦國家舞蹈學院開展合作”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體現出北舞主動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今后雙方將在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學術研討、成果展示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2016年,學校利用中外舞蹈院校展演的機會將東南亞、中亞一些國家的藝術院校請進來,進行“一帶一路”國家舞蹈專場展演。近期又在文化部以及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應中東歐三國邀請出訪進行“歡樂春節”演出,赴新加坡進行“妝藝慶典”演出等。學校也在與海南省有關部門洽談面向東南亞建國際舞蹈學校事宜,探索更多的發展路徑。
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教師交流、學生互換、聯合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很多合作項目。師生每年都會有各種出國演出交流,學校選取能夠代表“中國精神”的高水平舞蹈作品,打造出“大美不言”等系列高端演出品牌。在成功舉辦過五屆北京國際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請賽的基礎上,“2016北京中外舞蹈院校展演”和舞蹈孔子學院等涉外項目,搭建了中外舞蹈院校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促進了國際舞蹈院校人才培養與藝術創新,在世界舞臺上樹立國家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
在“走出去、請進來”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更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堅定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和弘揚中國精神,堅持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舞蹈大學
記者:在“雙一流”的戰略目標下,您覺得當下北舞與“世界一流舞蹈院校”之間的距離在哪兒?針對這一目標,學校都做了哪些方面的調整與準備?
王旭東:北舞的發展目標是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舞蹈大學。目前,學校正在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積極加強自身內涵建設,進一步深化舞蹈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行新一輪本科培養方案論證研討。在頂層設計上,繼續發揮好自身原有的傳統學科優勢,引領國內舞蹈學科的發展,同時本著“整合、打通、擴充、完善”的原則,對現有學科專業結構進行調整,以高精尖作為起點和目標,擴充與舞蹈相關的其他專業學科,最終達到“結構要合理、綜合重基礎、創新強特色、系統建機制”的核心目標。
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學科的過程中,我們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是學科體系構建問題。在以前的學科目錄中,舞蹈學與音樂學、美術學、電影學等并列為文學門類下一級學科“藝術學”的二級學科,藝術學成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之后,設立“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對于獨立設置的音樂或舞蹈專業院校來講,難以在“音樂”和“舞蹈”兩方面都加強建設,事實上面臨著“半個一級學科”的尷尬。就舞蹈學而言,其下的二級學科或學科方向如何構建?是把不同的舞種,如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舞、國標舞、現代舞等作為學科建設單元,還是從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理論、舞蹈教育的不同領域探究學理?抑或是兩者的融合?這需要進一步的論證、梳理和規劃。
第二,是學科建設的實際推進問題。藝術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藝術院校的教師十分重視藝術創作和表演的實踐。相對而言,學科思維、對學科建設的認識偏弱,對藝術規律的學術研究、理論創新重視不夠。來到北舞后,一方面,我為學校在舞蹈人才培養、舞蹈創作表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驕傲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感我們在學科建設方面的不足。我們既要有充分的自信,更要有揚長補短的勇氣和決心。如果說中國的舞蹈學科要沖擊世界一流,北京舞蹈學院必須要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要有這樣的使命擔當!學校要把學科建設作為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的龍頭工程,加強學科規劃、凝練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建設學科平臺、多出學術成果、提高學科人才培養質量,扎實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學科建設。
總之,北京舞蹈學院將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引領舞蹈藝術人才培養之先和促進社會主義舞蹈藝術繁榮發展為目標,以“需要什么樣的舞蹈藝術人才”和“如何培養高素質舞蹈藝術人才”為切入點,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精益求精搞創作,潛下心來做研究,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舞蹈藝術作品,創新舞蹈學科理論;充分利用學校的專業優勢和藝術資源,不斷發揮舞蹈文化藝術智庫作用,為國家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學校黨委將進一步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作用,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和北京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動力,以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進行“管理建設年”為抓手,推進落實“十三五”發展規劃,不斷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學的步伐,努力開創舞蹈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微訪談:
記者:您了解教師、學生生活和困惑的渠道與方式是?
王旭東:走近學生、走進教室。
記者:對您啟發最大的一句教育名言是?
王旭東:用心做教育。
記者:您經常說的一句話是?
王旭東:自信而不自滿,腳踏實地而追求卓越。
記者:您認為藝術院校好學生的標準是?
王旭東:思想品德好、專業技能強、文化素養高。
[責任編輯:李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