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這荒漠里呈現出異常簡單的景象。沙漠的顏色所營造的單調令人生畏,整個世界簡單到只剩下兩種綠色植物:駱駝刺和芨芨草。一株一株的駱駝刺,形似球狀,零零散散撒落在沙礫上,沒有簇聚,單株單個,據地自生??床坏接∠笾械纳趾筒莸厣夏欠N或互相擁擠互相纏繞的復雜,或勾肩搭背倚桿爬高的姿勢,或交頭接耳唾沫相濺的喧嘩。干旱和寒冷的嚴酷,使一切綠色生命望而卻步,只有駱駝刺以最簡單的形式生存下來,形成柴達木的唯一點綴。
駱駝刺,短而又細的枝,針狀的葉,無媚無嬌,僅僅只是一個綠色的生命體。駱駝刺,開一種細小到幾乎看不出的花,和孕育它的沙地一樣的顏色,也應是花中最不起眼的色彩了。然而它的功能卻與任何花毫不遜色,授粉,結籽,在沉靜的等待中迎接雨水,便發芽了。
遠處是昆侖山,寸綠不見,如鐵打鋼鑄似的擺成一道屏障。白如棉絮的云團,在或高聳或低緩的峰巔和峰谷間纏綿。
一條泥漿似的河出現了。名曰飲馬河,再恰切不過的好名字,卻使人感到徒具虛名。赭紅色的水,幾乎看不見流動,細小到無法與河的概念聯系起來,充其量只算得小河溝罷了。然而畢竟有水,便是理直氣壯的河了。有水,不管赭紅色也罷,渾如泥漿也罷,就能孕育繁衍出綠色的生命,各色水草,就圍繞著水的走向蓬勃起來,蜿蜒出荒漠戈壁上一道惹人眼熱的綠色。自然,擁擠和纏繞、簇聚和繡集、勾肩搭背和攀爬倚仗便如任何草地一樣發生了,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然而,在蒼茫而又蒼涼的柴達木,飲馬河畢竟流出來這一縷生動和一縷活潑,一縷讓人遏止不住想要擁抱的俗世綠色。
畢竟使人難忘的還是駱駝刺。在柴達木,在毫不留情地虐殺一切綠色生命的干旱、暴風和嚴寒里,只有駱駝刺存活下來了。駱駝刺接受了嚴酷,承受了嚴酷,適應了嚴酷,保持而且繁衍著龐大的家庭,便可驕傲于所有的嚴酷,成為點綴和相伴柴達木的唯一秀色。
(節選自陳忠實《駱駝刺》,有改動,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點撥
為了表現駱駝刺生命力的頑強,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法,和柴達木整體環境的惡劣比,和遠處昆侖山的寸綠不見比,和飲馬河附近的綠色進行對比,從而突出了駱駝刺的耐干旱和生命力強。在描寫駱駝刺的外形特征和長勢情況時,也進行了對比,與“森林和草地上”的草對比,突出了柴達夫駱駝刺長勢特征,即“零零散散撒落在沙礫上,沒有簇聚,單株單個,據地自生”,通過這一系列的對比,也就達到了表現主題——駱駝刺生命力頑強的目的。
小練筆
同學們,留心觀察一種植物,看看它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征,并向大家展現出來。為了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像上文一樣運用對比來突出它的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