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君 輝
(上海申元巖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
?
·巖土工程·地基基礎·
上海某腫瘤醫院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唐 君 輝
(上海申元巖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
對上海市某腫瘤醫院進行了地質環境分析與評價,從地面沉降、邊坡失穩、地基變形、水土突涌等方面,確定了本次評估的地質災害災種,對評估區進行地質災害綜合評估,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和建議。
地質災害,地面沉降量,邊坡,地基
本項目選址位于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04-02片區,南臨北青公路、東臨聯友路。項目擬建建筑主要由1幢12層~13層的醫療綜合樓、1幢10層行政科研樓、質子治療中心及地下3層地下室等組成,地下室基坑開挖深度約22.0 m。本次評估自2015年7月始,評估范圍以擬建場地四周各外擴約400 m的區域作為評估區。
地形地貌:評估區地貌類型單一,屬濱海平原地貌類型,場地地勢較平坦。地層情況:評估區內淺部有粉性土、軟粘性土分布,評估區處于濱海平原正常沉積與古河道切割的交接區。水文地質條件:評估區內各含水層發育,潛水及第一承壓含水層對本工程建設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地面沉降:在2007年—2012年度,評估區大部分地段年均沉降量小于5 mm,近兩年年均地面沉降量在5 mm~10 mm之間。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程度:目前評估區附近已有的建(構)筑物主要為醫院、商業辦公、住宅、別墅、道路等,評估區及鄰近場地已陸續動工建設,總體而言,人類工程活動對評估區地質環境有一定影響。
根據以上五條分析,按照DGJ 08—2007—2006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綜合確定本建設項目擬建場區屬復雜類地質環境條件。
3.1 地面沉降
評估區及附近區域自1980年始的地面沉降狀況見表1。

表1 評估區及附近區域地面沉降狀況一覽表
從表1數據可看出,在1980年—1995年,地面沉降量較小,之后由于地下水過量開采在1996年—2001年期間沉降量最為明顯,其年平均沉降量達17 mm~21 mm。在2002年以后沉降速率有所減緩,但最近幾年來地面沉降又有加大的趨勢,這與評估區近年來大量工程活動有關。
3.2 邊坡失穩
評估區內已施工的基坑由于均采取了有效的基坑圍護和降排水措施,評估區內以及周邊無基坑邊坡失穩災害發生。
3.3 地基變形
目前評估區范圍及周邊道路路面較平整,很少見裂紋或明顯變形跡象。評估區內分布的低層、多層及高層建筑,以及正在施工的基坑目前均使用良好,未發現有圍護墻體或建筑物開裂、變形現象,說明其地基變形量在設計允許的范圍之內。
3.4 水土突涌
經調查走訪,評估區內已施工的基坑工程,由于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降水、減壓等措施,因此在開挖過程中均未發生水土突涌事故。
4.1 工程建設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的預測評估
1)地面沉降。
本工程地下室將采用地下連續墻作為基坑圍護結構,根據上海地區經驗,本工程降水一般采用坑內降水。本工程需減壓降水,由于不具備隔斷降水目的層(⑦層)的條件,降水影響范圍較大,可能引起坑外較大范圍內出現地面沉降。綜合確定工程建設引發地面沉降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2)邊坡失穩。
本場地淺層分布有②3層粉土層,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在水頭差作用下易發生滲水、流砂,影響基坑安全。坑底置于⑤1層粘性土,土質較軟弱,基坑開挖時極易產生流變、蠕變現象,導致基坑圍護結構產生變形。深部有第⑦層承壓含水層,有引發水土突涌的可能,會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嚴重擾動基坑底部土體,進而影響基坑邊坡的穩定性。一旦基坑邊坡失穩,將會對周圍土體及周邊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綜合確定本工程建設引發或加劇邊坡失穩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3)地基變形。
本場地周邊環境較復雜,周圍緊鄰現有道路,且距離鄰近建筑、基坑等相對較近。地下連續墻成槽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側向位移與變形。當基坑開挖坑內卸荷時,圍護墻體在外側地基土、地下水壓力作用下亦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位移與變形;同時,由于本工程基坑底部位于軟土中,基坑開挖后坑底土將產生一定的地基回彈,進一步加大圍護墻體的變形,對周邊環境將產生不利影響。綜合確定工程建設引發地基變形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4)水土突涌。
根據上海市規范DGJ 08—37—2012,按上海地區最不利承壓水位埋深3.0 m及實測水位埋深5.2 m計算,第⑦層承壓水均有引發基坑突涌的可能。一旦發生突涌,其危害較大,影響到本工程正常施工,甚至基坑邊坡穩定。并且突涌后將造成基坑周邊一定范圍內水位下降,從而引發坑外一定范圍土體變形。綜合確定本工程建設引發水土突涌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4.2 工程建設本身遭受地質災害的預測評估
1)地面沉降。
近年來評估區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對地面沉降影響較大,預測評估區在未來15年的年均沉降量在7 mm以內。因此,本工程運營期間,地面沉降現象將繼續存在,會對工程建設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綜合確定工程建設遭受地面沉降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2)邊坡失穩。
本基坑開挖深度達22 m,深度較深,基坑面積較大,本場地淺層粉土及軟土,淺層潛水和深部第⑦層承壓水,以及周邊人類工程活動均會對基坑開挖造成不利影響。綜合確定工程遭受邊坡失穩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3)地基變形。
本工程擬建建(構)筑物主要采用樁基礎,如果工程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得到保障,采用樁基礎的建筑物遭受地基變形的危險性較小。但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局部受壓、局部承受地下水浮托力,地基承受的上部荷重和浮力差異明顯,可能產生一定的差異變形。另外,本工程地下室上部局部建筑荷載相對較大,其與上部無建筑物或局部荷載較小處地下室荷載相差較大,均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地基差異變形。綜合確定工程遭受地基變形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4)水土突涌。
基坑開挖時,場地有遭受第⑦層水土突涌的可能性,若減壓降水不當,由于第⑦,⑨層相連,承壓含水層涌水量大,一旦發生突涌,將影響到本工程正常施工,甚至會造成基坑邊坡失穩,危害較大。綜合確定工程建設遭受水土突涌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5.1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分區
地面沉降:由于本工程基坑圍護結構無法完全隔斷降水目的層(⑦層),減壓降水將可能對場地及附近區域的地下水位產生影響,工程建設有引發或加劇地面沉降的危險;本工程建設和運營期間,地面沉降將繼續存在。綜合確定地面沉降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邊坡失穩:本場地淺層以填土、粉性土及粘性土為主,且評估區內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基坑開挖時若圍護、降水及相關施工措施不當,則在填土、粉性土、粘性土及地下水等影響下有引發和遭受基坑邊坡失穩的危險性,并可能會對鄰近道路、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等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綜合確定邊坡失穩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地基變形:由于擬建場區處于濱海平原正常沉積與古河道切割的交接區,土層分布較復雜,擬建建筑當采用樁基時,如果樁基持力層分布不穩定或樁端處于不同持力層時,工程建設有引發和遭受一定程度地基變形或差異變形的危險性。由于荷載大建筑與純地下室之間荷載差異較大,工程建設本身亦有遭受一定程度地基變形及差異變形的可能性。綜合確定地基變形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水土突涌:經驗算,本工程第⑦層埋深較淺,在基坑開挖時會產生突涌等不利影響;另外,勘察施工完畢后,為防止開挖時承壓水從勘探鉆孔中突涌而出,需采用粘土球和水泥漿液或其他有效措施進行有效封孔。綜合確定水土突涌的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綜合對以上各類災種的評估,確定評估區地質災害危險性級別為中等。
按照DGJ 08—2007—2006規范第4.2.6條說明,本場區可不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
5.2 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基坑降水宜采取坑內降水,并注意降水幅度,防止過度降水;工程設計時采取預留標高等防治措施;當對第⑦層設置深井降水時,建議坑外3H處承壓水位降深應控制在1.0 m以內。
邊坡失穩:選擇合適的基坑圍護體系,重視不良地質條件對基坑圍護結構施工質量的影響;重視基坑降水工作,避免滲水、流砂、水土突涌對基坑穩定性的影響;加強深大基坑工程的變形監測,做到全方位監控、信息化施工。
地基變形:對采用樁基礎的建筑物,應根據其結構、荷載及其沉降控制要求選擇適宜的樁基持力層,嚴格沉降控制;為防治差異沉降影響,應嚴格控制多層建筑與連廊之間、與純地下室之間的差異變形,并且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加強鉆孔灌注樁護壁措施;基坑工程應選擇合適的降水方案,減少基坑降水時周圍的地基變形。
水土突涌:施工前應測量第⑦層承壓水水頭,并根據當時的監測水頭和實際的開挖深度,采取相應降水減壓措施;在基坑內布設的勘察孔,工作結束后應用粘土球嚴格封孔。
根據上述評估結果,結論如下:
1)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復雜,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大于15 m,為重要建設項目,綜合確定本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為一級。
2)根據本工程建設性質,并結合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及已有地質災害的發育情況及發育趨勢,確定本次評估的地質災害災種主要為地面沉降、邊坡失穩、地基變形、水土突涌。
3)綜合本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級別(中等)及防治措施(難度較大,但效果良好),依據DGJ 08—2007—2006上海市規范第4.2.7條,確定擬建場地屬穩定場地,對于本工程的建設基本適宜。
[1] DGJ 08—2007—2006,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程[S].
[2] DGJ 08—37—201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
[3]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4] DGJ 08—9—2013,建筑抗震設計規程[S].
[5] DG/T J08—2051—2008,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技術規程[S].
[6]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上海市環境地質調查報告(1∶20萬)[R].1999.
[7]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上海市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報告[R].1999.
[8] 上海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上海市區域工程地質普查報告[R].1989.
[9] 上海環境地質研究站.上海地區地質構造研究[Z].1992.
The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a Shanghai cancer hospital project
Tang Junhui
(ShanghaiShenyuanGeotechnicalEngineeringCo.,Ltd,Shanghai200011,China)
The paper carries ou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Shanghai cancer hospital, determin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categories of the assessment from aspects of land settlement, slope instability, foundation deformation and water-soil inrush,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the assessment region,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land settlement, slope, foundation base
1009-6825(2017)14-0045-03
2017-03-06
唐君輝(1981- ),男,碩士,工程師
P69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