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枝 張亞輝
(河南省中緯測繪規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0)
?
基于層次模糊分析法的居住區綠地景觀評價研究
李秋枝 張亞輝
(河南省中緯測繪規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0)
選擇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居民滿意度作為居住區綠地景觀評價指標,采用層次模糊綜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可操作性的、可量化的居住區綠地景觀評價體系,并利用該評價體系對鄭州市綠城百合居住小區的綠地景觀進行評價,證明了該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居住區,綠地景觀,層次模糊分析法,評價指標
居住區是人們聚居生活的地方,是居住建筑、綠地、道路及其他各種公共設施集中規劃布置的人工環境。居住區的綠地景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率較高的一類綠地,在居住環境乃至城市環境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住房商品化以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區的景觀環境尤其是綠地景觀的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現有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態居住小區的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1-3]和景觀環境的適宜性研究上[4-6],針對居住區植物景觀的評價多采取植物的生態指標,屬于定量評價。本文利用層次模糊分析法將定性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在指標的選擇上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以期為居住區綠地景觀建設提供參考和建議。
1.1 評價因子的確定
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因子是構建評價模型的前提和基礎,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7]。遵循科學性、層次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在資料分析、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居住區綠地景觀的主要影響因子進行歸納提取,確定評價指標因子。
1.1.1 美學價值
美學價值從形式、形態、色彩、尺度等方面來衡量居住區綠地景觀的觀賞特性。包括4項指標:綠地的配置形式、綠地內植物單體的觀賞性、植物季相、色相的豐富度、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和諧性。
1.1.2 生態價值
居住區綠地景觀的生態性指標著重關注的是有關綠化方面的指標。本文選擇的4項指標為: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單位面積喬木占有量、群落物種多樣性。
1.1.3 居民滿意度
居民滿意度是描述小區居民對于綠地景觀的切身感受,包括綠地質量滿意度、綠地維護滿意度和綠地設施滿意度這3項指標。
1.2 指標層次的確定
評價指標層分3個層面,分別是目標層A,準則層B,指標層C,其結構模型詳見表1。

表1 居住區綠地景觀評價指標結構模型
模糊綜合評價是通過構造等級模糊子集,計算隸屬度來量化被評判事物的模糊指標,給出事物獲得某一評語的可能性。
2.1 確定指標體系權重集
2.1.1 建立判斷矩陣
由專家根據評價指標層次結構模型(見表1),采用1-9標度法,對每一級指標通過兩兩比較后建立一系列的判斷矩陣A=(aij)n×n,其中aij>0,aij=1/aji,i,j=1,2,3,…,n。aij代表元素ai與aj相對于其上一層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標度。
2.1.2 計算權值及一致性檢驗
設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為λmax,其相應的特征向量為W,解判斷矩陣A的特征根。


表2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
2.1.3 計算指標體系權重集
W(B)=(0.126,0.458,0.416);
W1(c)=(0.116,0.058,0.512,0.314);
W2(c)=(0.340,0.520,0.093,0.047);
W3(c)=(0.540,0.297,0.163)。
2.2 給出評語集
采用模糊數學的5級評判給出評語集:U={U1,U2,U3,U4,U5}={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很差}。
2.3 建立評判矩陣


其中,rij(i=1,2,…,m;j=1,2,…,n)表示對第i個指標做出第j級評語的隸屬度。

生態價值各項指標的隸屬度,通過居住區指標數值的實際大小,按照表3建立隸屬關系。

表3 生態價值各指標隸屬關系表
居民滿意度各項指標的隸屬度,通過向居住區居民發放問卷調查,以打分的形式獲得。計算方法與美學價值各指標隸屬度的計算方法相同。
2.4 綜合評判模型

觀察矩陣的峰值和次峰值的排序,可以得到景觀所處的等級及同一等級中從優秀到很差的排列名次[10]。
鄭州市綠城百合居住小區位于鄭州新老城區的交界地帶,建于2007年,是較為成熟的社區。應用此評價體系對其綠地景觀進行評價。
美學價值層次下的4個指標,邀請24位園林景觀專業人士(含本專業優秀大四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小區內實地調研后進行評判。

生態價值層次下的4個指標,以小區的指標數值按照表3的隸屬度關系進行評判。鄭州市綠城百合居住小區綠地率為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7 m2,單位面積喬木占有量為52%,群落物種多樣性55。因此:

居民滿意度層次下的3個指標,對小區居民發放調查問卷,統計各項指標的隸屬度情況。共發放60份調查問卷,回收55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53份。

一級綜合評判:
Fi(B)=Wi(c)×Ri(c)=(F1,F2,…,Fn);
F1(B)=W1(c)×R1(c)=(0.506 3,0.289 2,0.161 8,0.427,0);
F2(B)=W2(c)×R2(c)=(0.34,0.66,0,0,0);
F3(B)=W3(c)×R3(c)=(0.295 9,0.478 2,0.187 7,0.038 2,0)。
二級綜合評判:

F(A)=W(B)×F(B)={0.342 6,0.537 7,0.098 5,0.021 2,0}。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綠城百合居住小區的綠地景觀評價結果為良好。從準則層評判結果看,該居住小區的美學價值為優秀,綠地的配置形式、植物的季相色相豐富度、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和諧性都表現突出。在生態價值和居民滿意度方面,評價結果均為良好。
本文在現有評價方法的研究基礎上,選擇了對綠地景觀質量影響比較大的11項指標,加入了居民對于居住環境綠地景觀質量的滿意度指標。而現有的大多數景觀評價方法主要以征求專家意見為主,并不能體現使用者的切身感受。由于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定性指標具有主觀性、模糊性、復雜性等特點,本文采用層次模糊綜合分析法將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操作性強的評價模型。以鄭州市綠城百合居住小區為例,運用該評價體系對其綠地景觀進行評定,結果表明該體系具有有效性和準確性。
由于技術條件和本人知識結構的限制,以后的研究還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一是在生態價值各指標隸屬度關系的確定上存在主觀性。二是對綠地景觀的生態價值評價層面,有多項指標定等級不統一、不易測量,故本文僅選用了綠地率、群落物種多樣性等易測量易評判的指標。
[1] 周建飛,曾光明,焦 勝,等.生態居住小區評價指標體系的不確定性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5(2):24-27.
[2] 運迎霞,唐 燕.對生態住區評估系統中權重問題的思考[J].城市規劃匯刊,2004(2):81-84.
[3] 張 麗,王紹斌,石鐵矛,等.生態居住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8):12485-12486.
[4] 馮 磊,胡希軍,金曉玲,等.居住區景觀環境適宜性評價體系研究——以新鄉市新建住區為例分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23(1):190-194.
[5] 姚雪艷.我國城市住區景觀環境評價體系初探[J].華中建筑,2007(12):77-80.
[6] 張成虎,劉 菊,陳 菽,等.居住區景觀環境適宜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4):67-70.
[7] 唐東芹,楊學軍,許東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1,18(4):394-397.
[8] 溫 化,卓麗環.基于層次模糊分析模型的居住區園林景觀評價及應用[J].森林工程,2010,26(3):14-17.
[9] 吳承照,曹 霞.景觀資源量化評價的主要方法(模型)——綜述及比較[J].旅游科學,2005,19(1):32-39.
[10] 殷 有,王 萌,劉明國,等.森林立地分類與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9):5765-5767.
Green landscape evaluatio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based on FAHP
Li Qiuzhi Zhang Yahui
(WeftPlanningInformationofSurveyingandMappingEngineeringCo.,LtdinHenanProvince,Jiaozuo454000,China)
Three terms of indicators which including aesthetic value, ecological value and satisfaction of residents were selec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landscape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FAHP model, and the green landscape of Green Town Lily in Zhengzhou was assessed us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proved its effectiveness and operability.
residential districts, green landscape, FAHP, evaluation indicator
1009-6825(2017)14-0209-03
2017-03-07
李秋枝(1982- ),女,工程師; 張亞輝(1981- ),男
TU985.1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