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農村,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等“富貴病”或者說慢性病早已不稀奇。《2016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就顯示,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構成中,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臟病等位居前列,很多常見慢性病的增速甚至超過城市。
農村人患上“富貴病”,究其原因大致有四點:
一是生活習慣變差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不少居民高鹽、高糖、高熱量食品攝入劇增,膳食狀況發生了巨大改變。加上體力活動減少,使得肥胖率劇增。另外,一些農村酗酒、斗酒等惡習依然存在。
二是衛生服務能力差。這些年來,隨著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強化,使得慢性病的檢出率比過去提高了。但農村的整體醫療水平仍然較低,關于慢性病預防與治療的知識匱乏,各類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低于城市。
三是基礎設施不完善。相對來說,農村各種資源配置仍處于“低配”狀態。比如,村鎮醫院缺乏相對優質的醫療隊伍和人才,硬件設備與城市比存在較大差距,對疾病的防控能力較差。農村院前急救體系普遍力量不足,一些地區急救措施還在靠手推車、拖拉機,出現急病或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急救速度慢、效果較差。
四是自然鄉土資源遭破壞。這些年來,一些農村的水、空氣、土地、森林等環境資源遭到破壞,部分村鎮還存在隨意傾倒生活垃圾、不合理處理畜禽糞便等現象,自然環境日益惡化,危害農民健康。
要想改善農村健康現狀,從政府層面而言,要做的事有很多。從農民自身而言,根本在于改變不良習慣,多運動和愛護環境。第一,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規避風險因素。少打麻將、多運動,飲食上少油、少鹽,少喝酒,維持健康體重。第二,掌握慢性病基礎知識,及時進行體檢,發現疾病及時治療,科學就醫,合理用藥。第三,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為自身健康打造良好的自然空間。
(陜西 秦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