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芳,陳瑩,劉潔
(宿遷學院,江蘇宿遷223800)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踐教學研究
趙海芳,陳瑩,劉潔
(宿遷學院,江蘇宿遷223800)
針對《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不能培養學生的測量實踐技能的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驗教學的改革方案,改革實驗內容和考核方式,開設設計性實驗,引入高精密儀器采取分層次教學,通過改革,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互換性;實驗教學;改革;分層教學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是機電工程專業基礎課之一,是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的一門課程。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更是要通過實驗,掌握各類零件的測量方法,熟悉各類測量儀器、量具的使用。
目前《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際教學中,實踐課時安排較少,以理論教學為主。對理論和概念學生掌握的較多,但是對于測量技能的訓練太少,更談不上設計性和創造性,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前實驗室設備種類多,但每種設備臺套數少,學生無法在兩個學時實驗教學中熟悉儀器,所以只能依靠老師演示,學生跟著模仿,這樣達不到訓練技能的目的,這種實驗內容和容和授課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做實驗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改革實驗內容和教學方式[1]。
2.1 增加設計性實驗
目前《互換性與技術測量》開設的都是驗證性的實驗,例如:小軸尺寸測量,孔徑尺寸測量,粗糙度測量,齒輪徑向跳動測量等。實驗完成后,學生掌握到的只是零件單一項目的檢驗,對于如何檢驗零件精度無整體概念,測量的方案也都是按老師事先安排的方式進行,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應付了事,有的甚至抄襲實驗報告。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對課程實驗項目進行合理的優化,合并了一些驗證性實驗項目,開設了齒輪軸綜合測量設計性實驗。具體步驟是:發放實驗設計任務書—熟悉實驗設計的內容—收集并分析信息及資料—寫出實驗設計方案—獲取測量數據并作數據分析處理[2]。
(1)齒輪軸精度測量實驗設計
項目內容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項目
(2)實驗設計要求
首先,根據實驗設計內容,確定實驗設計方案,包括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步驟以及實驗設備儀器的選用。然后,撰寫實驗報告,包括實驗設計方案,實驗原始數據,數據處理及分析。最后,提出所要用儀器設備的清單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這種設計性實驗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實驗設計任務書確立實驗內容,結合實驗室已有的儀器設備和實驗條件設計實驗的方案,需要學生查閱大量的資料,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根據查閱的資料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儀器設備技術性能的了解來進行綜合的分析,確立實驗的方案和實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創造性的建立新方案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思維[3]。
2.2 實驗考核模式的改革
傳統的實驗考核是單純根據實驗報告對學生進行實驗考核,因原來的實驗報告只是表格形式,實驗數據存在抄襲現象,所以考核形式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現在對考核形式進行以下兩個方面改革:
(1)學生4人一小組,每組不同測量對象,不同實驗結果,同一個小組成員對于同一尺寸要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法,這樣從根本上斷絕了學生抄襲報告的現象
(2)為了吸引學生進入實驗室自主學習,把課外進入實驗室的次數作為考核一方面,鼓勵學生自行畫圖—加工—檢測。
對于高精密復雜的零件,上述傳統的測量方法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學校于2015、2016年先后引入海克斯康三坐標測量機、德國brukeman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實驗教學中引入該高新設備,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在《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的理論教學中,沒有對三坐標機和掃描儀的理論介紹,而是通過網絡化實驗教學平臺提供實驗指導書、演示視頻和文字資料,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實驗項目設計。第一層次是基礎型實驗,主要針對低年級學生,開設三坐標機和掃描儀的范性和基本操作技術訓練等基礎性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設備的操作方法。第二層次是提高型實驗,主要面向中高年級學生,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獨立設計的能力。第三層次是探索型實驗,針對畢業設計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通過分層教學,學生在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技能的訓練都有更好的發展[4-5]。
目前以機電專業進行了試點,從結果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學生對測量方案的設計、測量器具的使用有很大的興趣。原來的實驗報告是表格形式,幾個數據一個結論,而現在的實驗報告對實驗內容的設計、實驗儀器的選擇、儀器的操作、測量結果的處理都有較多的介紹,有些同學還對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對實踐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引入前沿高精密儀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學意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是可以發揮出來的。
[1]於紅梅,盧志芳.《互換性與技術測量》項目教學課改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1(3):108-109.
[2]謝文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2(11):111-113.
[3]李光蘋.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3):117-118.
[4]朱冬云,李粵,廖宇蘭.《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熱帶農業科學,2010(10):86-89.
[5]吳純,張列林,許曉嫦.設計性實驗教學法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4(24):74-78.
Study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based on Applied Talented Person
ZHAO Hai-fang,CHEN Ying,LIU Jie
(Suqian College,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partment,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
According to the“course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traditional teaching practice,there is not teaching mode to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in measuring problems,put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experimental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experiments of design,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precision instruments to different levels of teaching,through re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interchangeability;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stratified teaching
G642.0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1
1672-545X(2017)05-0237-02
2017-02-08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C252),宿遷學院教改項目(sqc2016jg28),(sqc2016jg40)
趙海芳(1982-),女,江蘇宿遷人,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檢測技術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