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祥對《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提出四點要求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長王金祥在《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發布會講話實錄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長王金祥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同志們,今天我們相聚在以“金都”聞名天下的山東招遠,在以“金脈承千年 仁義結天下”為理念的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發布會。去年8月份,我們在這里召開了“設備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座談會”,開啟了協會制定標準的正式航程。當時,我們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和有代表性的行業、企業代表,為制訂好這部標準建言獻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先后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聽取了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今天,我們中國設備管理歷史上第一部團體標準終于誕生了。借此機會,我代表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向所有為這部標準制定、產生給予熱情的幫助,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專家、各個企業和廣大的設備管理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我特別要感謝招金礦業,不僅為這部標準的制定、誕生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招金礦業從領導到基層親力親為,在實踐探索中為協會標準的誕生、制定、修改、補充、完善都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招金礦業的同志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標準是國際科技經濟競爭的“制高點”是企業、產業、裝備從中國走向世界的一步“先手棋”
剛剛過去的五月,在北京召開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使中國成為全世界矚目的中心。在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了十分重要的講話,不僅大漲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更為中國今后如何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和承擔更大的責任指明了方向。就標準化工作而言,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十分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也就此作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他明確指出:要加強標準化工作,要實施標準化戰略。他強調: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總書記在致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大會的賀信中再次特別強調:中國將實施積極的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會前,在同與會代表的交流中,大家一致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應當有我們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設備管理體系標準。起草、修改、補充完善《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是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和廣大設備管理工作者應盡的責任。自去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標準化工作以來,得到了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首先是得到了國家部門有關部委的關心、重視和支持。國家發改委林念修副主任專門對這項工作作了重要批示,明確要求國家發改委有關司局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充分的配合。我們向國家標準委的有關部門領導作了專題匯報,他們對協會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要的指導意見。二是得到了各省市設備管理協會、兄弟行業協會和有關專家的熱切關注和積極參與。就像今天參加大會的八十高齡的兩位老專家,他們都是在中國設備管理方面德高望重的資深專家,對這個標準的內容寫了密密麻麻、上萬字的意見。三是得到了廣大企業和設備管理工作者的深度參與和配合,如招金礦業已經在20多個基層單位開始了這項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并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在標準起草過程中,我們先后在24個行業、60多個重點企業、近百位資深專家中間聽取意見。
在這里,我們特別要感謝的是,以李葆文教授為代表的設備領域各位資深專家,以李秀臣總裁、張建新董事長為代表的不少優秀企業家,都為我們這個標準的制訂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同志們,我們當前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協會制定并發布《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應該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恰逢其時。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設備管理領域具有長遠歷史性意義的一件大事。當然,今天這個標準剛剛誕生,剛剛發布,尚處在一個試行階段,肯定有不少缺陷,也有不少需要補充完善的不足之處。我們要在試點單位進一步實踐與探索,要在實踐探索中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的合理要求,不斷對標準的合理性、適用性和先進性跟蹤、監測、評估,不斷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斷加以完善,最終使《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逐步的能夠上升為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為此,我想提四點要求:
第一,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探索制定相關行業、相關領域的團體標準。第二,要逐步完善《設備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的相關配套文件,例如:《標準實施工作指南》、《標準解讀》及《評價細則》等等。第三,要積極開展標準的試點工作,在優秀企業中間先行先試。同時產生輻射和引領作用,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和實施。第四,要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密切聯系,協會團體標準制定工作今后要逐步引入國際標準的資深專家參與,不斷增強協會標準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同志們,標準是國際科技經濟競爭的“制高點”,是企業、產業、裝備從中國走向世界的一步“先手棋”。我們要以新的發展理念作為指引,進一步做好標準化的基礎能力建設工作,不斷提升我國的標準國際化水平,為我國的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謝謝大家!
(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