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按人口分地,住在城里的爺爺分得了五畝地。得知這個消息后,老態龍鐘的爺爺像被二月春風拂過的楊柳般又充滿了生機。終日不是聽戲就是睡覺的他,又變得神采奕奕起來。終于,年過古稀的爺爺作出了一個讓全家人為之震驚的決定——他要回家種地。我們肯定不同意,經過一家人日復一日地做思想工作,倔強的爺爺最終還是沒能拗過我們,不得不放棄了回家種地的打算,可爺爺卻又提出了一個條件——回家看看。
到家后,爺爺打開門,沉積多年的灰塵終于重見天日,爭先恐后地沖出門外,感受陽光灑滿全身的溫暖。爺爺咳嗽兩聲,徑直走到存放農具的雜物間里,看著他曾經用過的鐵鍬,鋤頭、鐵耙上的斑斑銹跡,吹去淡淡的塵埃,撫去層層的蛛網,農具老了,爺爺也老了。
我搬著沉重的農具,跟著爺爺來到了家里分得的五畝地里。旁邊的田地都冒出了若隱若現的綠色麥苗,可這五畝地里卻滿是雜草。“來,把鋤頭給我。”我將鋤頭遞給爺爺。爺爺用盡全身氣力,掄圓了鋤頭,向一株雜草的根部鏟去,草瞬間與土地分離。
我仿佛看到了四十年前的那天,落日的余暉將西方的天染成橘紅,夕陽下一個健壯的男子正掄圓了鋤頭,向雜草的根部鏟去,雜草被連根拔起,一下一下又一下……爺爺的身影與那個男子重合了,只是背駝了,發白了。掄了四五下后,爺爺已滿頭大汗。他閉上眼睛,讓春風拂過臉頰,任由夕陽將他的影子無限拉長。我知道,爺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對這片生活了大半輩子土地的懷念。許久,爺爺睜開雙眼,揮了揮手,搖了搖頭說:“走吧,走吧……”
我在想,爺爺他們這一代農民,只能靠勞動來維持生計,靠土地來養活妻兒。所以年逾古稀的爺爺對土地的眷戀是何其真摯,何其深情啊!或許在他看來,那片自己用汗水澆灌的沃土就是他的根,就是他最終的歸宿……
(節選自河南沁陽市實驗中學·趙洋 《爺爺的根》,題目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