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靜+劉卯
摘 要: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不斷地被深入研究與發展,已經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而我國也通過政策和扶持補貼等方式,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從而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
1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汽車行業的發展迅速,大量的汽車被投入使用,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傳統汽車耗能大、污染高,對于自然環境和能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發展耗能少、污染小的新型能源汽車,成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新能源汽車作為世界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對于節約能耗和減少污染有著巨大的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有利于我國汽車行業和經濟水平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是通過政府的鼓勵和補貼,與市場的需求相結合的方式,從多方面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打破了地方保護主義的格局,對于吸能能源汽車,國家所采取的補貼政策也更加科學。但國家的補貼機制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觀念,現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路徑多半是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和政府專車等,對于人們日常所用的私家車影響很少,距離我國目標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還所去甚遠。由于新能源汽車屬于新興事物,其市場機制還不夠成熟,消費者也沒有對于新能源有使用的習慣,因此新能源汽車還很難快速的進行推廣。由于消費者很少將消費意愿轉變為實際購買,在消費者的層面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少,政府需要更加強有力的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調控和刺激,促使消費者對于新能源的購買欲望得到提升。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大量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2007年,《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中首次明確指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范圍,2009年,我國第一次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2010年,我國對于五個試點城市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了補貼,隨后將新能源汽車加入了我國七大新興產業,著力進行了培養和推動,體現出了我國對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激勵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究和發展力度,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讓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不斷完善。
2 政府補貼機制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
2.1 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隨著我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采取的政府補貼策略,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研發和銷售方面都取得了進步,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還處在發展的早起階段,影響力和市場都較小,但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研究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由于技術水平還有所不足,在部分零件的生產規模不足,導致其生產成本較高,市場需求也隨之受到了阻礙。國家出臺的補貼機制,可以減少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過程中所受到的經濟困擾,擴大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方面的發展,通過技術發展降低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售價,讓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到了良性的循環狀態。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中,補貼額度最高可達6萬元,在某些自主品牌中,補貼額度甚至可以高達25萬元,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不斷完善,在細則上更多的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可以進一步的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規模和前景,為汽車行業減少污染和能耗,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助力和政策基礎。
2.2 促進我國企業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的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傳統機車行業的技術水平與汽車大國還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但由于我國近年來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研究,無論是蓄電池、燃油還是安全性等指標上,這種差距都與國外差距越來越小,已經處在世界的先進水平。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已經可以滿足于小批量的生產,在多個試點城市已經開始了運行,加上傳統汽車發達國家對于傳統汽車行業的依賴性更好,短時間內無法徹底的進行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因此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處在同一起跑線的定位。同時因為我國傳統汽車行業發展得較晚,廣泛程度還不夠深入,因此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還存在著大量的發展前景,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也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日益明顯,通過對于新能源汽車購買的補貼機制和相應的細則完善,可以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在我國汽車領域的市場前景,通過新能源汽車零件的產業化,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售價,擴大新能源汽車在我國汽車領域的競爭力,實現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我國汽車行業節能減排事業做出貢獻。
2.3 有利于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由于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汽車行業正在不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新能源汽車中對于政府補貼的效果,遠遠超過了預期的水準。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的過程中,國家也將北京、上海、重慶、大連、武漢、長沙、濟南等十三個城市列入了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工作城市,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公交車、出租車、政府專車和郵政、環衛等國有組織率先推廣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對于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采取相應的補助措施,極大的拉低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門檻,拓寬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廠商和銷售廠家也都會從中獲利,從而吸引更多的傳統汽車生產廠商對新能源汽車產生關注,并加入到研究和生產的隊伍當中,通過節能減排的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帶動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產業結構發展,減少了高耗能、高排放的傳統汽車使用,對于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車的加大適用,不但發展了我國的汽車產業和社會經濟發展,還促進了我國自然環境的健康發展。
3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汽車體系已經不能滿足于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因其節能減排的特點,已經不斷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前景。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開展補貼機制、完善補貼細則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尚潔,張媛媛,代曉潔,等.政府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影響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1(15):21-22.
[2]張曉寧,趙海斌,周小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問題分析——基于我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視角[J].理論與現代化,2011,4(3):103-104.
[3]王穎,李英.基于感知風險和涉入程度的消費者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實證研究[J].數據統計與管理,2013,3(5):277-278.
作者簡介:何志靜(1976,05-),女,漢族,籍貫:貴州省貴陽市,研究生,副教授,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交通運輸。
劉卯,本科,助教,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