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寧鄉第四中學 謝星宇
流轉土地管理的創新模式
文湖南省寧鄉第四中學 謝星宇

農村土地流轉全稱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在土地承包權不變的基礎上,農戶把自己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條件流轉給第三方經營。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通過土地流轉,可以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
例如,衛紅米業有限公司從2007年開始實施土地流轉,共計流轉土地5 200畝,陸續注入資金1.35億元,現有總倉儲容量8萬噸,大米年加工能力10萬噸,是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我利用節假日,前往寧鄉東湖塘村實地調查、走訪衛紅米業有限公司的領導和當地農民,聽取他們講述土地流轉的現狀,了解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優勢明顯
平整耕地,讓作為各戶農田分界線的田埂減少了很多;拉直并修筑了高標準的水渠和機耕道;育種、栽培、土壤改良、植保等農業科技應用標識清晰可見;稻草不再被焚燒;環保型農藥和肥料被廣泛使用,現代農機如耕田機、插秧機、收割機、農用運輸車等成為主要生產工具。
2.問題嚴峻
公司種植的秧苗、玉米、油菜薹以及放養在水田的鴨子等時不時有人偷。農作物生長期,有人放出牛羊吃幼苗;而在收割稻谷時,甚至有人把整袋谷子偷運回家……
公司希望收割的是優質稻,可優質稻產量上不去;早稻常遇低溫天氣,加上多雨,農田水渠田埂受損嚴重,稻谷產量不高。
公司購買的小型農機效率低,大型農機又太笨重,操作稍有不當就會損壞農田。而且操作機器的臨時工不愛惜機器,導致農機的后續維護費用增加。
公司之前申報了項目,爭取到了國家補貼,能維持收支平衡,但最近幾年由于沒有申報項目而失去了國家補貼,導致年年虧損。
流轉的土地成了“雞肋”,衛紅米業有限公司騎虎難下,進行了土地管理模式的創新。
1.“小承包”
即劃片承包給大戶。公司按自然地理條件,把東湖塘村流轉的2 100畝土地劃分為12塊對外承包,優先承包給在公司打工多年的農民,其次動員當地種田能手承包。由當地人管理土地,既方便又能減少成本,這樣公司可以集中精力進行資源整合、培訓開發等工作。
例如當地種田能手陳某承包了公司300多畝農田;一直在公司做事的戴某承包了150多畝農田,每畝上交450元給公司,扣除成本,去年純收入達86 000多元。

調查訪談
公司與原承包農戶協商后,重新簽訂合同,流轉金由原來的每年300kg稻谷變成每畝530元現金。
2.“大運營”
即公司整體運營,全方位提供服務。2016年開始,公司實施“大運營”策略,為承包大戶提供農資供銷、技術指導、信息服務、農機培訓、糧食烘干與存儲、農業保險等服務,把糧食企業、種糧大戶、農資供貨商三者的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著力打造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新型土地流轉農業產業化商業模式。
(1)設學校,先培訓后承包
公司設立了湖南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衛紅糧食分校,免費培訓種植大戶;設置種植實訓基地5 200畝,聘請全、兼職教師24人,與華南農大、湖南農大、國家雜交水稻繁育中心、省農科院等單位合作,跟15位專家、教授、高級農技師建立了密切的咨詢關系。
公司通過辦培訓班,讓農民學習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參觀成功典型,讓農戶們學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機操作、糧食烘干、保管與加工等知識,然后進行結業考核,合格者上崗,提高農戶規模化科學種田的能力。
(2)與農資廠商無縫對接,節省成本
公司與農資廠商通過招投標無縫對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統一采購優質優價的農資,按農戶們的需要配額供給;統一種植優質稻,統一測土配方后提供所需肥料,如免費提供石灰等;統一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最大限度地節約農戶們的種田成本。
(3)開設“糧食銀行”
公司提供有償的糧食運轉、烘干一條龍服務;開設“糧食銀行”,解決承包大戶們糧食的“儲蓄”難題,幫助他們打消“早賣糧怕漲價,遲賣糧怕跌價”的顧慮。大戶們收割的糧食直接送至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烘干,節省獨戶曬谷的人力成本和后期運轉費用。
“糧食銀行”的運作方式是,大戶糧食烘干后核定價格入庫,儲存一段時間后需要拋售,“銀行”則根據此時的市場價格結算,順價存儲,漲價順價,落價保底。這種方式讓大戶節約了運轉、翻曬、倉儲等程序的成本,而公司則可以將“糧食銀行”的存糧用于糧食深加工,進行商貿生意。
(4)建微信群,提供及時信息服務
公司組建微信群,實時提供天氣、農情預報,實時分享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統一農機操作調度信息,測土后的配方施肥方案以及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農業種植培育方法、步驟和關鍵技術等信息。
(5)農機培訓,統一調度機械作業
整合現有農機資源,在農忙季節統一調度,由大戶自己作業,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機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考察農機
創新土地管理模式之后,公司“大運營”取得初步成功。但要想穩步發展,我覺得可從以下幾點改進。
1.降低成本,提高比較效益
目前農資市場的價格自主性大,供銷商可自行定價,以致部分農資漲價,所以種植成本還有比較大的降低空間。
建議公司集中招標采購,降低人力成本,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加速品牌發展,穩定銷售渠道
目前我國糧食供大于求,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大,存在跌破保值價的價差風險。如果公司不能根據市場需求改變種植品種,不實施品牌戰略,就可能出現庫存增大甚至無法出售的危機。
建議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確定種植品種,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
3.“糧食銀行”確保大戶利益
“糧食銀行”在技術指導、資金實力和銷售渠道等方面,應保證為承包大戶服務到位,確保他們的利益。
4.未雨綢繆,超前培訓
公司統一為承包大戶購買農業保險。未來農業將往精確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建議公司未雨綢繆,超前培訓,提高承包大戶的技能,使公司可持續發展。(指導老師:謝延昭謝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