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孩子的英語特長培訓快結束了,我早早地來到培訓中心樓下候著。培訓中心前面有一個花壇,里面種的大概是小葉女貞一類的植物。
“嚓嚓、嚓嚓”,一陣清脆的聲音傳來,正在玩手機的我抬頭望過去,一個穿著迷彩服的老人正在修剪花壇里的矮灌木。
那個老人六十多歲,臉瘦得凹了下去,顴骨很突出,手中揮舞著一把一尺多長的花剪,高舉著雙臂,雙手不斷開合著,那些枝葉就隨著“嚓嚓嚓”的聲音紛紛落下。花壇的一角,已鋪上一小塊深綠色的地毯。
老人剪一會兒就停一會兒,還不時歪著頭瞇著眼看向花壇,似乎在構思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藝品。老人慢慢向我靠近了,當老人停下,用手背抹著額頭上的汗水時,我問:“老人家,長得好好的樹剪它干什么?”
老人笑了笑說:“枝葉生雜了,就亂長一氣,一是影響美觀,不整齊;二是有些枝葉長得太快,消耗了植物吸收的營養,樹就長不壯,容易生病。這些植物都只生長了兩三年,根底不扎實,必須集中養分長身體,否則夏天一場暴雨、冬天一場寒潮都能要了它的命。”說完,老人又繼續“嚓嚓”地剪起枝條。
我的心中卻無法平靜下來,我在成長過程中,心里何嘗不是生出許多雜亂的枝葉呢?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心中也有過輝煌的夢想,也有著年輕人的激情與動力。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固定工作,有了固定收入。起初兩三年,我也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可越往后走,我的心中就生出越來越多的想法。我跟風炒股,想快速致富,結果遇上熊市,割肉走人;我學別人當代購,想快速過上有車有房的生活,結果貨源不穩,也沒堅持下來;我與朋友合辦培訓機構,最終因理念不同分道揚鑣……參加工作二十年了,如今的我,依舊是原單位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職員,與剛參加工作時無異,只有臉上的魚尾紋和兩鬢星星點點的白發在增加。回首往事,只能感嘆“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如此折騰的二十年,是不是源于我當初沒有修剪心中的雜念呢?
再看看那位老人,他已經將花壇里的花木修剪完畢。那些小灌木經過修剪,一個個精神抖擻,有棱有角,正以蓬勃的姿態面對未來。我想,它們一定不會懼怕今年的風雨冰霜!
、讀后練筆
修剪植物的雜葉可以讓植物長得更好;而修剪人心中的雜念可以讓人堅持走正道,不隨大流。作者通過老人修剪雜葉一事,聯想到了自己那充滿雜念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只有修剪心中的雜念,才能“以蓬勃的姿態面對未來”。作者巧妙地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聯系自己的實際,闡明了深刻的道理。生活中富有啟發意義的事件時刻在發生著,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記錄下你們從生活中受到的啟發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