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濤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與公益活動的互動方式展開研究,首先對新媒體環境、記者以及公益活動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簡要概述;接著指出新媒體時代下記者在公益活動中的角色優勢;最后,文章對新媒體時代下記者與公益活動的互動途徑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記者;公益活動;互動方式
一、新媒體環境、記者、公益活動關系概述
(一)新媒體作為公益活動的傳播載體。新媒體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延伸出的一種新型的新聞媒體傳播形式,其主要的傳播方式有微博、微信等微媒體形式以及手機短信、數字新聞報刊、以及網頁、手機新聞APP等多樣化的新聞傳播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公益活動可以依托多樣化的新媒體傳播形式在不同的渠道上進行公益活動的傳播,極大的增強了公益活動的受眾。
(二)記者依托新媒體成為公益活動的推動者。新媒體背景下,記者可以依托多樣化的新聞傳播形式對公益活動的內容進行宣傳,同時還能依托新媒體與受眾進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又可以依托受眾的力量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對公益活動進行轉發、評論、分享,進一步推動公益活動的傳播,使更多有愛心的社會人士加入進來。
(三)新媒體環境下記者與公益活動在互動中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新媒體的環境使得受眾彼此之間的距離變的更為緊密,依托新媒體的背景平臺,受眾在這一環境下可以實現開放式的交流互動、記者作為新聞事件、公益活動的發起者,在這一背景下可以借助新媒體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受眾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存在感也被激發出來。
二、新媒體時代記者在公益活動中角色優勢
(一)新聞媒體記者自身存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專業的新聞媒體記者在受過新聞媒體專業培訓的基礎上,建立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媒體公德心。在新媒體環境下,記者的這一特質更是得到了有效的應用,新聞媒體作為公益活動的發起者無疑體現以及發揮了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二)記者獨特的思維判斷力以及思考能力。記者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常常要在紛繁復雜、海量的信息中辨別新聞信息的真偽,這種職業習慣使他們養成了獨特的思維判斷力以及思考能力,尤其是在公益活動信息內容紛繁復雜的當今,需要記者幫助受眾去分析、調查公益活動的真偽。
(三)記者所掌握的優厚的人脈資源以及號召力。眾所周知,新聞媒體記者是一項長期與不同人打交道的職業,其職業性質決定了其擁有龐大的人脈資源,尤其是在新媒體背景下,許多新聞記者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宣傳公眾平臺,并且憑借自身的微信,擁有龐大的受眾粉絲群,這種號召力應用到公益活動的宣傳中,必然會帶來良好的效應。
三、新媒體時代記者與公益活動的互動途徑
(一)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手段號召群眾廣泛參與。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可以通過建立自己的微博平臺以及借助新聞單位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對公益活動進行宣傳,通過公共宣傳平臺的粉絲以及公益活動愛好者的轉發、分享來進一步擴大公益活動的參與范圍。
(二)公益活動財務管理的透明化。許多有愛心的受眾之所以不參與公益活動很大程度上是擔心自己的血汗錢不是用來公益,而用作它途,因此,為了使受眾能夠安心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就要求新聞記者在這一過程中借助新媒體的公共平臺對公益活動參與者的捐款明細、去向進行透明化、公開化。
(三)利用新媒體加強公益活動的宣傳力度。新媒體不僅是公益活動者的參與平臺還是良好的公益活動宣傳平臺,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不能閉門造車,而要通過新媒體的環境加強與外界的聯系,對重要的公益活動做好前期的宣傳工作。衡水日報社通過在官方網站平臺上設立專門的公益版塊來加強公益活動的宣傳就極好的利用了新媒體的公益宣傳平臺。
參考文獻:
[1] 張勇.微時代記者與公益活動的互動方式研究[J].采寫編業務研究,2016.
[2] 郭楓.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的公益傳播[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
(作者單位: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