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
內容提要:民粹主義普遍被認為起源于19世紀的俄美,之后民粹主義就一直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網絡民粹主義作為一把雙刃劍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必須重視網絡民粹主義并積極治理。
關鍵字:民粹主義;網絡;積極作用;消極作用
一、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是西方社會科學領域的一個概念,用以指組織底層民眾抵制或反抗精英主義的一種表達方式。民粹主義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思潮,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家,其表現形式會有所不同。
二、網絡民粹主義
傳統的民粹主義由于地域、溝通方式等的限制并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擴散,不管是早期的俄國、美國,還是近代中國的民粹主義,影響都是有限的。網絡民粹主義本質上還是屬于民粹主義,人與人之間的密切交流促使人們的意見可以相互分享并且能快速地形成一股網絡意見洪流,進而造成對現實事件的影響。
三、網絡民粹主義的表現
網絡民粹主義呈現了一種新的特征——非核心化,其表現主要體現在任何一個人在網絡上表達的意見都有可能成為“領導者”,網絡民粹主義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呈現出了一種全國性甚至是全世界的態勢,因而造成的影響更大。網絡民粹主義不受年齡、性別、居住地甚至是財富的限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網絡上會消失,網絡中一些偏激的、低俗的、暴力性的言論往往會得到大家的追隨認可,一旦這種非理性言論充斥網絡勢必會給政府的治理模式造成一定的沖擊,產生很大的影響。
網絡上很大一部分言論都是匿名的,也正是這種匿名性的特征使得網民有膽量表達出一些現實世界中不敢表達的言論。這些匿名言論集聚到一起就構成了“烏合之眾”,勒龐曾經對“烏合之眾”做出過詳盡的描述。在勒龐看來,“烏合之眾”就是群體,許多人湊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心理群體”——“他們消失了個性并且思想和感情都在關注同一件事”——他們并非簡單的人數累加,而是“永遠漫游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于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本質上“烏合之眾”是相對于精英團體而言的,在一些事件中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體現。當城管與小攤販發生沖突時,網絡上肯定是一邊倒地支持小攤販;當有官員頭銜的某個人與老百姓發生沖突時,更多的人會支持老百姓而咒罵官員。這種一邊倒的言論就構成了網絡民粹主義,沖突的背后就是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的矛盾,精英主義擁有天然的權力或財富優勢就成為抵制的理由。
四、 網絡民粹主義的正負效應
任何事物都有正負效應,網絡民粹主義也不例外,社會中好多事情都是先經網絡的廣泛傳播才會引起相關部門的回應處理,2012年8月,陜西省包茂高速發生特大交通事故。一張新聞圖片拍攝到陜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面帶微笑出現在事故現場,引發網友聲討,眾多憤憤不平的網友搜索出了楊達才佩戴名表的各類圖片,一時間引起眾多網友的聲討。之后,陜西省紀委對楊達才涉及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最終楊達才因涉嫌違紀被開除黨籍。從這方面來看,網絡民粹主義是有正效應的。
但是網絡民粹主義的負效應也很嚴重,網絡成為廣大網民表達自身訴求和向政府施壓的一種途徑,甚至會由線上轉移到線下,其做法通常是在網絡上進行動員組織網民關注網絡事件,這種方式通常會給現實社會的秩序造成一定的沖擊。網絡民粹主義的影響不可小覷。
對于網絡民粹主義不能任由其發展,我們既要看到其積極效應也要避免其極端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得到規范。當前需要加強法治的作用,引導和控制信息的傳播,同時要切實保障社會公平,去除網絡民粹主義極端事件滋生的土壤,這樣才能規范網絡,更好地服務社會。
(作者系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