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寧
杜蘭特最終成為了勝利者。他將自己的天賦完美地融入球隊之中,游刃有余,不疾不徐。留給所有的對手的,都是暗夜一樣的死寂。
這支勇士隊,將自己的名字長久地寫入了NBA的歷史。他們的統治力讓人絕望,也改變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生存法則。從此以后,江湖之上不再有向死而生,不再有困守孤城。
白首不相離,已是絕響。
人世薄涼又一春
總決賽第五場,終場哨聲響起。杜蘭特站在那里,看著全場沸騰的黃色聲浪。他內心澎湃,但面如平湖。那些縈繞心頭的,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創傷,在這個榮耀的瞬間,仿佛一切都可以一筆帶過了。
盡管離開不到一年,但俄荷拉馬的故事,其實已經非常遙遠。那里的人們,曾將他視為光榮的星斗。鐵血的袍澤,死忠的擁躉,雷霆足以給他一個戰士所最期望的一切。
但唯獨,缺少一個冠軍。
上個賽季的西部半決賽,雷霆已經把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勇士隊擺在了砧板上。3:1領先,他們似乎可以隨時決定對手的大限。然而吊詭的是,垂死掙扎的勇士隊居然實現了絕地反擊。當然,闖入總決賽的勇士隊將這個劇情重演一遍,只是他們換成了配角。
這是個讓人啼笑皆非的賽季,一支73勝的球隊可以功敗垂成。而更讓人猝不及防的是,一手炮制了兩個大笑話的杜蘭特與勇士隊居然聯手了。
但這次,所有的行家都知道,他們不是為了制造一個更大的笑話而來的。杜蘭特的加盟,與原有的水花兄弟,構成了聯盟史上最可怕的外線組合。除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射程與默契,杜蘭特更為勇士隊帶來了定鼎江山的單打能力,難以逾越的屏障作用。
果然,這支裝備升級的勇士隊,一改去年那種搖擺不定的抽風狀態,全方位上壓制了所有對手。解說員們已經詞窮,原本汩汩滔滔的戰術解碼,只需一個感嘆號就夠了。
“杜蘭特,杜蘭特,還是杜蘭特!”
在一次次的驚嘆聲中,他予取予求。一點點把夢想握入手中,緊緊攥住。除了他的隊友,聯盟里最好的精英,都擺在對面了,但無論哪一個都被他的長腿一步跨過,包括驍勇無敵的詹姆斯。
他在賽后感謝他的母親。因為在他回到俄荷拉馬以后,母親是在所有雷霆球迷的怒吼之中,唯一一個堅定不移支持自己的人。在這片奮斗了九年的疆場上,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他功成名就,但也眾叛親離。曾是眾望所歸,終成眾矢之的。
不合邏輯的邏輯
NBA原本有自己的邏輯。
如果你要建立一支王朝球隊,需要各種痛苦的取舍,狡猾的交易,或者意外的運氣。沒有一份成功,是輕易得來的。必須有耐心,決斷以及老于世故的經驗。
但在巨星抱團的時代,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近十年來,從凱爾特人的三巨頭時代開始,到湖人打劫一般得到加索爾;從詹姆斯把天賦帶到邁阿密,到擁有四個全明星的勇士隊。沒有人按照老規矩出牌,籃球逐漸變成了一項簡單粗暴的游戲。教練們也不再有耐心點石成金,只會像個商人一樣囤積居奇。
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比如空有豪華陣容卻打不出水準的快船,以及今年大躍進式建隊的鵜鶘。但毋庸置疑,想要拿冠軍,沒有幾個超巨壓陣,想都別想。
然而在這樣的趨勢下,杜蘭特的“投誠”,仍然讓人格外難以接受。
首先他并沒有被逼入事業的死角。他與維斯布魯克組成的雙子星,依然是聯盟中火力最強的核武。而且,整個城市解衣推食地供奉著他。輸給勇士,他完全有卷土重來反戈一擊的能力。但遺憾的是他不僅僅選擇了逃避,甚至直接是背叛。
之后,他曾經的親密戰友維斯布魯克跟他割袍斷義。在換了一件戰袍之后,他們由隊友變成對手。沒有熟悉的擁抱,哪怕只是一個握手。而雷霆球迷,也用“軟蛋”來形容昔日的英雄。
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非常之事,亦能成就非常之人。
這個賽季,杜蘭特總決賽場均得分超過30,如愿以償地攬下了總冠軍和總決賽最佳球員。而維斯布魯克則以一人之力,打出了洪荒時代的數據,賽季場均三雙的表現后無來者。
他曾經如此心高氣傲目空四海,但在慘敗之后,居然不選擇報仇雪恥,而是改旗易幟向對手屈服。
兩位偉大的攻擊手,并肩作戰時壯志未酬。分手之后他們再無惺惺之意,反而彼此激發,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很少會有這樣的邏輯,但事實的確發生了。
最好,或是最壞的時代
當前的勇士,除了驚人的穩定性和驕人的季后賽戰績之外,在其他很多方面堪稱現象級。
曾經的籃球哲學是“僅靠投籃打不贏比賽”,或者“越靠近籃筐勝利機會越大”。但顯然,今天的勇士推翻了所有的論斷。
他們外線的火力的迅猛,讓人目不暇接。但同時也有殺入內圍,攻擊籃筐的能力。你甚至很難分析和判斷他們的位置,中鋒可以瞬間變成控衛。當投籃按鍵打開之后,哪一個點都可能成為殺死比賽的關鍵先生。
理論而言,這支隊伍可以抗衡任何一支史詩級的球隊。上古的凱爾特人不必說,八十年代的湖人綠軍甚至后來的公牛王朝,都很難在一個系列賽里壓制這支隊伍。
其中,也許其他人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但杜蘭特幾乎是無解的存在,尤其是在這支勇士的戰術體系之下。可以說,前一個賽季的總冠軍勇士隊,與上一個賽季常規賽73勝場的勇士隊,都并非無懈可擊。但在杜蘭特到來之后,一切變得無比完美。
更可怕的在于,這球隊的權力架構非常穩定。杜蘭特,庫里,湯普森都是與世無爭的人。脾氣最壞,一張臭嘴橫行聯盟的格林,是別人眼里難搞的刺頭。對待球隊,他卻是舍得一身剮的好漢。更不用提伊戈達拉,利文斯頓這些即戰力極強的替補了。
你說他們拼湊巨星,人家故意搞得如膠似漆地給你看,順帶一波流帶走勝利。你說他們內線無人,但狀態最好的樂福,馬刺強大的雙塔,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好吧,我們怎樣找他們的弱點?
的確,很少有這么一支把天賦,刻苦責任心結合得如此好的球隊。當年的奧尼爾與科比,一個懶惰一個高傲;后來的詹姆斯韋德波什,并未形成絕對的互補;凱爾特人那三位,相逢時已經過了巔峰。
從籃球的角度而言,杜蘭特的倒戈是一個完美的決定。恰如加內特所言,“有時候忠誠也會傷害你”。正是杜蘭特的委曲求全,才成就了這樣一支前所未有的華麗之師。
但籃球,一定要這樣嗎?
GDP組合的強大與衰老,如同一部拍了二十年的黑白色調的“老友記”;諾維茨基金雞獨立了很多年,獨自發起一次次決絕的沖鋒;包括現在的維斯布魯克,他的表現無可替代,但也許跟保羅一樣,一個冠軍也不會有了。
我們愛籃球,看縱橫捭闔無往不利,也看壯士扼腕出師未捷??歹r衣怒馬青春韶華,也看風流散盡老樹昏鴉。
英雄主義與成功哲學,你站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