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績強
摘 要:10 kV以及以下配網線損壞率是電力工程技術中極其重要的一項綜合性技術指標,不僅能充分體現出對電網的規劃設計的思路,還可以體現出運營管理水平和精湛的技術水平。通過分析我國每年的電量虧損情況發現,在供電的過程中,10 kV及以下配電網的電量損耗要占總耗電量的70%左右,可見其耗損之嚴重。所以,應努力降低配電網的損耗量。基于此,對10 kV及以下配電網線損管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配網;線損管理;電力工程;電網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090
1 常見問題
1.1 管理問題
1.1.1 配網管理不及時
一是配電設備缺乏靈敏的感應器,在檢查環節,以人為主,不能夠及時發現細節上的問題,發現危險的可能性很大;二是電網系統所涉及的范圍過大,導致整個電網存在的節點過多,節點是容易損電地方,因此會導致電力在運輸的過程中損耗量加大,用電費用也隨之增多,成本較高。三是一些耗能大、容易老化的線路不能及時更換,容易發生漏電的危險,事故發生率增加。
1.1.2 無功功率補償涉及范圍小
由于我國對電力部門的配電網中配電及以下的相關系統都沒有提出要安裝相應的補償設備的要求,使得一些輸送環節出現了問題,造成了嚴重的無功損耗,不僅造成了電力的浪費,也增大了電網運行的負荷,財力也造成損耗,通過最近的調查表明,變電站無功補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主要表現在缺乏對電網裝置的投資,使得企業沒有資金投入到無功補償的設備上,從而造成現在的嚴重后果。
1.2 技術問題
1.2.1 設備更換不及時
由于電網的復雜性,會有許多設備同時運行,而且聯系緊密,但供電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會引起線路老化,設備運行緩慢等問題的出現,如果設備更換不及時會影響電力輸送的速度,而且會引起資源浪費,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整個電網的癱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一些不發達的中小型城市過鄉村,為了降低運行成本,降低了設備裝置的配備標準,而且延長了設備的使用時間,比如,安裝高耗能配電變壓器后,由于能耗大,會加大線路的電流量,增加其損壞率,易燒壞線路。
1.2.2 配電變壓器容量和計量的不精準
由于配電人員對工作的疏忽或配電變壓器存在質量問題,一些電力系統的配電變壓器的實際電容量高于實際用電負荷,造成了電力資源的浪費;部分電量計量裝置在計量過程會出現虧損的狀況,造成計電量不準確,無法準確掌握用電量,也會造成電量的浪費,且由于末端電壓過低,對電能計量的速度也較慢。
2 10 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完善措施
2.1 管理方面的改進措施
管理方面的改進措施有以下3個:①完善同步抄表制度。高壓和低壓2種電壓表在抄表檢查中因不同步而造成電能損耗,如果抄表時間不同,則可能引起線損波動,因此,要采取同步抄表,建立同步抄表制度,減少漏電、偷電的發生,從而保證抄表率和線損率的真實和精確,極大地降低配電網線損。②健全表計管理。在供電企業運轉良好、效益豐厚的條件下,可以按使用情況對電表進行正常更換,采用最精確的電子電表,這樣的電表可以保證電量的準確記錄,減少誤記、漏記的情況發生;對電表箱的維護要合理、及時,派專門的負責人管理,提高抄表工作效率。③做好用電檢查和線損分析工作。總結以往用電檢查的經驗和線損的原因,做好降低線損損失和線損波動的控制工作,要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和發現問題后立刻解決。此外,還可以進行突擊檢查,打擊偷電行為,保證良好的用電經營。
2.2 技術方面的改進措施
技術方面的改進措施有以下3個:①選擇合理的供電半徑。供電半徑往往決定了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線損的情況,所以,合理地選擇供電半徑可以極大地保證線損的降低,比如,在供電電壓為35 kV的條件下,最優的供電半徑是30 km以內。在供電電壓為220 kV的條件下,最優的供電半徑是500 m。通常情況下,供電電壓越低,其供電半徑越大,但是在供電電壓為10 kV的條件下,其供電半徑就取決于電壓損失允許值和負荷密度。②優化無功補償,平衡無功功率可以降低線路無功功率,此方式可以保證線損值變小,使電壓質量能夠達到規定的要求,除此之外,提高用戶端功率,可以降低配電網的線損,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從2方面將配電網用戶的功率因數提升,即采用集中補償和分散補償,但效果最好的是以兩者結合來大幅度提高用戶功率因數。③調整變壓器的運行方式。平衡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和配電網變壓器低壓出口的電流,最低達到90%的平衡度,還要做到中性電流數值要小于相電流的25%,且主干支線始端電流與低壓干線電流的不平衡度嚴禁大于5%.如果遇到中性線電流與定期相電流超出安全范圍的相關標準,就要立刻進行負荷調整,大范圍降低三相不平衡度。此外,還要做到節約成本,成本最低的運行條件是配電變壓器的額定容量保持在40%~80%的范圍內。如果遇到負荷變化巨大的情況,可以配置一定容量的備用變壓器于配電網變壓器中。依據電流的負荷情況實際情況可對變壓器進行適當調整,保證配電網變壓器的正常運行,以免容量過大造成浪費成本和資源浪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變壓器技術與管理的完美協調統一是10 k 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的工作重點。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從技術和管理這2個方面入手,技術的提升改造可以保證損失的降低,經營管理的合理又是降低損失的關鍵。只要合理運行上述管理方法,做好改造電網、規劃電網、設計電網工作,就可以使整個電路工作的管理走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劉志星.論10 kV配網工程施工質量、安全和進度管理[J].通訊世界,2014(17).
[2]陳杰.10 kV及以下配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3(19).
〔編輯:張思楠〕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1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