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政
摘 要:我國的民航事業隨著經濟的巨大發展出現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其在交通運輸體系、國際地位以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方面都實現了質的飛躍。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航空事業具有特殊性,如果發生安全事故,將會給國家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本文主要就中國民航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目前民航安全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以及促進民航安全管理的發展措施等問題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民航;安全;管理;發展
中圖分類號:X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0-0206-01
1 中國民航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中國民航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
1.1 自然因素
導致中國民航發生安全事故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首先,技術。技術是能夠對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航空器是否會出現事故,與其本身的技術含量息息相關。由于航空器在空中運行,所面臨的環境十分復雜及惡劣,由此對航空器的質量和技術要求就非常高。其次,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是指基礎設施條件無法與安全飛行的要求相契合,導致出現安全問題。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雷達的覆蓋范圍有限、空中交通管制體系不完善以及飛機駕駛員與空中交通管制員之間的通信存在問題、最低安全高度警告系統不完善等等。最后,其他不可控自然因素。導致出現安全事故的不可控自然因素主要是天氣原因。
1.2 人為因素
造成民航安全事故發生的人為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是飛行員方面的原因。由于飛行員因素導致出現航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飛行員的駕駛水平有限以及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不高。駕駛水平有限是造成航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不高使得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大大提高。第二,航空公司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民航管制員的指揮不合理、航空公司在管理、運營以及維護方面的工作不到位等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超過70%的民航事故都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
2 目前我國民航安全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效益對安全投入產生影響
近年來國際航空以及國內航空都取得了巨大發展,各家航空公司爭奇斗艷,相互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提高自身效益,民航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來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這就使得民航的經營成本增加,同時利潤降低。而利潤的減少自然而然會對安全投入的總資金產生影響,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
2.2 民航安全科研力量與民航增長速度之間存在矛盾
在我國民航數量、規模等大規模增長的同時,其安全科研力量卻并沒有跟上其發展的節奏和步伐。具體表現在民航的核心技術不完善,創新能力不強,很多技術都依賴于國外;人才數量和質量等都存存在缺陷。
2.3 可利用的空域資源緊缺
由于近幾年國內及國際航空發展速度都較快,大量新增運力不斷被投放至市場,可利用的空域資源不斷減少,市場需求與空域容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國內主要干線以及較為繁華的機場方面,空中交通擁擠問題日益突出。民航不得不在空中防撞工作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2.4 人力資源短缺
航空人流量的大幅增加、機隊規模的不斷擴張、新的航空公司持續出現使得民航原本就緊缺的人力資源變得更加緊俏。由于目前國際世界不穩定,形勢日漸緊張,很多國家政權更替頻繁,地區沖突也愈演愈烈。而國內人民內部矛盾依然存在、刑事犯罪依然較多、社會治安方面也不容樂觀。這些不安定因素都會對民航安全造成威脅。由此就需要更多的安保人員對民航秩序進行維護。
3 促進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發展的有效措施
3.1 不斷提高經營效益
只有提高了經營效益,才能保證民航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民航提高經營效益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一方面,提高服務質量。這是提高經營效益的根本。另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有力的宣傳能促使民航被更多客戶所知,從而保證客源。而在安全投入方面,民航可設置專項資金,專門負責安全事宜,例如安全方面的評估、對安全事故的調查、專項整治以及各種理論研究等等。
3.2 調整步伐,促進民航發展速度與安全科研力量之間的協調
民航應不斷對自身的發展策略進行調整,做到不偏不倚,齊頭并進。具體來說,民航應該改變過于注重規模和數量的傳統,對重心進行調整,在保證數量和規模的前提下,加強在安全科研力量方面的投入,從而促使民航在發展速度和安全科研力量之間達到互相促進的協調狀態。
3.3 對空域結構進行調整
一方面,對比較繁忙的機場以及路線進行有效控制。例如對于北京、上海等非常繁忙的機場和路線來說,對其實施總量控制,以此來降低由于空域緊張以及飛行壓力大等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在雨雪、雷電等阻礙出行的天氣中對民航在繁忙機場的航班量進行限制。
3.4 不斷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進行創新
針對我國民航在飛行、機務以及管理、安保等方面人力資源較為短缺的現象,民航應該不斷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進行創新,以此來保證自身的人才質量。首先,民航應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提高現有人員的技術和水平。其次,民航應不斷強化競爭上崗制,不斷為自身補充新鮮血液,創建一支充滿活力的人力資源隊伍。最后,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民航要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針對新技術、新形勢、新政策等方面的培訓。
參考文獻
[1]張聲敏.民航安全監管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2]李洋.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系統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