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萍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明代藩王琴譜譜系研究
許 萍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明代藩王所輯琴譜為歷來琴家與藏書家所珍重,每部琴譜都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并在琴曲傳譜、風格特點等方面有著緊密的傳承關系,自成譜系。它們對后世琴曲的傳承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五本存見明代藩王所輯琴譜譜系進行較為系統的梳理與研究,旨在盡可能地探究明代藩王琴譜現存譜本的傳譜面貌及相關信息。
明代;藩王;譜系;琴曲;版本
明代古琴譜中有一部分琴譜是由那些對古琴音樂有所造詣的藩王所編撰的官刻譜,這些琴譜的所收琴曲及刊刻代表了明代宮廷琴樂特色,也是明代古琴譜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研究這些琴譜的琴曲傳承與刊刻特點對了解明代琴譜乃至琴樂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與價值。
(一)明代四位藩王概況
1.明寧獻王朱權
朱權(公元1378—1448年),字臞仙,號涵虛子、丹丘先生,自號臞仙、大明奇士,人稱“賢王奇士”。祖籍在江蘇淮安盱眙。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為躲避王室爭斗,閉門讀書、彈琴。他編輯了《神奇秘譜》。
2.明徽恭王朱厚爝
朱厚爝(公元1506年—1550年),是簡王朱祐臺庶第一子,明朝第三代徽王。朱厚爝于不知何時受封安邑王,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改封徽世子,同年襲封徽王。他在位二十四年,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過世,謚號恭,史稱徽恭王。他編輯了《風宣玄品》。
3.明保定王朱珵坦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沈簡王朱模八世孫,沈宣王朱恬烄嫡二子,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封為保定王,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薨,謚為保定順惠王。他編輯了《五音琴譜》。
4.明潞王朱常淓
朱常淓(公元1607年—1646年),字中和,號敬一主人,又號敬一道人。祖籍是安徽鳳陽,出生于衛輝。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孫,明朝第二代潞王,為第一代潞王朱翊镠三子,世稱小潞王。他不僅精于彈奏,還著有《古音正宗》。
(二)存見五本藩王琴譜的文獻著錄
1.朱權輯《神奇秘譜》三卷及龔經編釋《浙音釋字琴譜》二卷
在《明史·藝文志》“藝術類”雜藝部分中載:“寧獻王權《爛柯經》一卷,《琴阮啟蒙》一卷,《神奇秘譜》三卷。”另在清代目錄書《千頃堂書目》卷二“禮樂類”所引有“寧獻王權《神奇秘譜》三卷”。另外,此譜在《百川書志》、《寶文堂書目》、《列朝詩集小傳》、《〈道光〉南昌縣志》、《〈同治〉新建縣志》等皆有著錄。有關《浙音釋字琴譜》的文獻記載在《琴曲集成》中《浙音釋字琴譜》劇本提要里有提到。
2.朱厚爝輯《風宣玄品》十卷
在清代目錄書《千頃堂書目》卷二的禮樂類中記載:“風宣玄品十卷”;在《琴曲集成》的劇本提要及查阜西《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目錄中都指出“《風宣玄品》是朱厚爝所輯,張鯤序。”
3.朱珵坦輯《五音琴譜》二卷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①子部藝術類的樂譜中所記載:“《五音琴譜》二卷,明代朱珵坦輯。”
4.朱常淓所輯《古音正宗》不分卷
此譜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藝術類的樂譜中有:“潞藩纂集《古音正宗》不分卷,明代朱常淓輯”的記載。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現將明代四位藩王及五本藩王琴譜的相關著錄信息歸納如下:

表1 明代藩王琴譜及其最早著錄書目歸納表
(一)朱權輯《神奇秘譜》及龔經編釋《浙音釋字琴譜》
朱權所輯《神奇秘譜》成書于1425年,他依據琴曲來源年代分為“太古神品”(上卷)和“霞外神品”(中、下卷)兩類。上卷《太古神品》共15首琴曲,從其減字形式研究分析,參照各曲題解,可以證明這15曲大多是唐宋間流傳下來的原寫曲譜。據有關史料推斷,有幾首是唐代以前的,有的甚至是遠至黃帝、春秋時期的琴曲。中、下卷為《霞外神品》共48曲,中卷27曲,下卷11曲,其中34曲皆有點句。
除了《神奇秘譜》譜外,朱權還曾校補明代袁均哲的《太音大全集》(刊印時候名為《新刊太音大全集》,訂為六卷。查阜西先生在《存見古琴曲譜輯覽》中將《新刊太音大全集》的撰輯人定為朱權。據筆者從《琴曲集成》劇本提要資料中得知:“此書實際上是以袁氏《太音大全集》為母本,稍加增訂而成。書前朱權的序,有可能是書商謀利托偽而放上去的。從書中不少指法譜字來看,《新刊》錯刻之處甚多……”因此,本文不將《新刊太音大全集》列入藩刻琴譜范圍中。
《浙音釋字琴譜》成書于1491年前,由南昌龔經(稽古)編釋,繼存見最早的明代琴譜為臞仙所輯《神奇秘譜》后出版。《浙音釋字琴譜》中所收錄的琴曲跟朱權所輯的《神奇秘譜》大部分曲目相同,根據比對,《浙音釋字琴譜》中有25首琴曲曲名與《神奇秘譜》相同;另有5首與《神奇秘譜》中的琴曲版本不同。
(二)朱厚爝輯《風宣玄品》
此譜收有指法、調式等文字62則,手勢圖154幅,琴曲101首。通過將《神奇秘譜》與《風宣玄品》所收相同曲名的琴曲進行比較后,筆者發現《風宣玄品》所收錄的琴曲中有58首傳承了《神奇秘譜》,《神奇秘譜》上卷14首琴曲全部收錄,中、下卷共收錄44首,其中有6首琴曲版本不同。與朱權同為明代藩王,所輯的琴譜在琴曲編撰上也有較大的傳承關系。
(三)朱珵坦輯《五音琴譜》
此譜前有萬歷七年己卯(公元1579年)秋八月沈藩保定王德軒序。將這三部藩王琴譜所收曲目一一比較后,有20首曲名相同。
(四)朱常淓所輯《古音正宗》
這是一部裝璜很精,版本最大的刊本,譜中所收的《養生操》、《宗雅操》、《鸞鳳吟》、《挾仙游》、《岳陽三醉》等琴曲為首次刊出。此外,很多琴曲在段落譜字等方面做了變化。經筆者將五部藩王所輯琴譜所收琴曲進行比對后,發現僅以下5首琴曲分別在每部琴譜中收錄,《雉朝飛》在五部琴譜中的調意、譜字、段落中均相同。

表2 五本藩王所輯琴譜收錄同名琴曲
四部藩王琴譜傳曲的具體數量如下:

(五)存見五部藩王琴譜的版本刊刻與存目
1.《神奇秘譜》三卷
《神奇秘譜》現存善本為明洪熙元年刻本,明代朱權輯,十行十八字黑口四周雙邊。現存版本有兩種:一是北京圖書館藏,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汪諒翻刻本,亦稱北圖本、嘉靖本。查阜西的《存見古琴曲譜輯覽》中所用版本為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本,參用了明代嘉靖汪諒翻刻本(嘉靖汪諒書坊所刻)。二是上海圖書館所藏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1619年)翻刻本,亦稱上圖本、萬歷本。《琴曲集成》中所用的版本為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2.《浙音釋字琴譜》二卷
此譜現存善本為明刊本,僅存二卷,在寧波范氏天一閣舊藏。
3.《風宣玄品》十卷
《風宣玄品》現存版本有二個:一是明嘉靖十八年徽藩刻本十卷,明張鯤撰,規格為十一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雙邊,現在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原書鏤刻,后經專門之輩參互考訂(校訂本);二是明抄本存六卷(二、三、五、七、九、十卷),明張鯤撰,國家圖書館有藏本。此外,民國二十年江安傳越凡曾照原刻本手抄一部,費時數年。除全部抄原文外,一百五十四幅圖也全部手工繪制,可是此譜的又一佳本。但此本現館藏不詳,還需進一步的考證。
4.《五音琴譜》二卷
此譜善本為明萬歷七年沈藩刻本二卷,明代朱珵坦輯,規格為七行十二字白口、雙魚尾、四周雙邊。框高21.5厘米,寬14.7厘米,此為僅存之孤本。上海圖書館藏。
5.《古音正宗》不分卷
《古音正宗》現存善本為明崇禎七年潞藩刻本,明代朱常淓輯,規格為十行黑口四周雙邊。《琴曲集成》中所選編的《古音正宗》琴譜用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明潞藩刻本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表3 五本藩王琴譜的版本存目
本文在查閱了宋、元乃至明清的史書、目錄書以及琴學文獻的基礎上,對明代五本藩王琴譜譜系做了較系統的研究。理清了明代四位藩王即明寧獻王朱權、徽藩王朱厚爝、保定王朱珵坦、潞王朱常淓及其所輯琴譜的主要信息。通過搜集文獻資料與研究,可以看出這五本藩王琴譜譜系傳承關系深厚。此外,對明代藩王五部琴譜的版本存目進行了詳細著錄,明代藩刻琴譜刻本在明代印刷品中具有其自身獨有的文獻價值和藝術特色。■
注釋:
①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目十七:445.
② 趙爾巽,柯劭忞等撰.《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六?志一百二十一?藝文二目錄類中記載“《天一閣書目》四卷,汪本撰。”
[1] 查阜西.存見古琴曲譜輯覽.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
[2]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瞿風起、潘景鄭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4] 趙春婷.五本明代藩王琴譜的內在關系及對明代琴學的影響.音樂研究,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