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城市:廣州邁向樞紐型網絡城市”圓桌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5月6日,由廣州市社科聯、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處、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和《城市觀察》雜志社承辦,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家創新型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協辦的“設計城市:廣州邁向樞紐型網絡城市”圓桌研討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紅樓一樓報告廳舉行。研討會旨在聚合城市研究領域與相關學科嘉賓,探討具有引領性、前沿性和學術性的城市話題,力求全面呈現新時期全球城市體系中廣州的機遇、挑戰與應對,搭建學界與政府跨界對話平臺、思想交流平臺和學習互動平臺。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顧朝林教授、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唐子來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王緝憲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許學強教授做專家點評。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孫一民教授、經濟與貿易學院丁煥峰教授、建筑學院劉玉亭教授等參與了研討。廣州市社科聯副主席譚曉紅,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常委陶韶菁、社科處副處長李石勇、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司聚民、常務副院長孫一民,《城市觀察》雜志社社長鐘萍等有關部門領導,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等相關學術研究和政府機構人員近200人出席了會議。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常委陶韶菁、廣州市社科聯副主席譚曉紅先后代表主辦方致辭,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王世福教授主持會議并作小結。
全球城市體系的重要表征日益呈現網絡關系中的聯系和競爭態勢,國家中心城市的能級更多地體現為全球層面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以及在城市網絡體系中承擔的樞紐職能,而城市發展動力的培育和發展策略的制定與此密切相關。廣州作為千年商貿古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也孕育了璀璨的廣府文化。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將促進全球經濟與地方文化在廣州的交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景也為廣州再塑世界名城帶來了機遇。在此背景下,研討會重點圍繞“鏈接全球城市網絡、再塑世界名城”這一主題方向,積極響應廣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中提出的“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加快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的目標和任務,關注全球化、信息化新動態背景下的廣州城市空間發展和規劃問題,對廣州邁向樞紐型網絡城市的空間響應進行深度研討。

▲ 廣州市社科聯副主席譚曉紅致辭。

▲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顧朝林教授演講。

▲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唐子來教授演講。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王緝憲演講。

▲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許學強教授點評。

▲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丁煥峰教授發言。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常務副院長孫一民教授發言。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劉玉亭教授發言。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王世福教授對會議小結。

▲ 圓桌研討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