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單
珠江晚報,廣東珠海 519000
摘 要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令我們走進信息時代。在此形勢下,傳播媒體市場在大規模洗牌,平面媒體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網絡等新媒體。而財經新聞作為媒體傳播內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實現突圍,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逐漸受到了媒體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文章圍繞新媒體挑戰下財經新聞的突圍進行探究。
關鍵詞 新媒體;財經新聞;傳統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0-0149-02
信息技術迅速且廣泛地普及,帶動了網絡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沖擊。而財經新聞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媒體形式,也在新媒體時代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處境。如何充分發現財經新聞現狀中的不足之處,并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做出合理明智的突圍策略,成為廣大財經新聞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問題。
1 傳統模式下財經新聞傳播現狀
(1)財經媒體面臨的外部壓力。傳統模式下,財經新聞主要通過報紙、周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形式,向觀眾傳遞財經相關信息,當時的報刊、電視、廣播作為世界范圍內的主流傳播媒體,是人們獲取財經新聞、資訊、投資理財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可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互聯網模式下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信息內容傳播更加豐富,這相比較于傳統媒體而言,更加符合財經新聞的時效性和全面性。相比較報刊廣播,新媒體能夠為觀眾提供視頻、圖片等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內容;相比于電視類財經新聞,新媒體模式下的財經新聞內容更具實效性,觀眾無需每天在固定時間守在電視機旁收看電視新聞,而可以隨時隨地的從互聯網上獲取財經新聞,更加方面快捷,隨時隨地即可通過電腦、手機登移動終端登入各大新聞網站和檢索平臺,查閱最新的財經資訊,或者自己感興趣的財經相關案例、投資技巧等內容。不但減少了用于購買報紙、期刊的經濟成本,而且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
(2)財經媒體內部問題。除了受到新媒體的影響與沖擊之外,限制傳統媒體模式下財經新聞發展的原因,還有一部分來自財經新聞內部。有些財經新聞媒體所處的角度有所偏失,沒有堅持群眾路線。如財經新聞報道形式過于單一,使觀眾感到枯燥乏味,導致財經新聞的吸引力下降,如在報道國家財政相關政策及新聞輿論時,沒有深入實際的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片面地為了烘托國家經濟政策的宏觀層面,而忽視了經濟政策與觀眾之間的實際聯系,導致觀眾在看到財經新聞報道后,產生一定的距離感,財經新聞媒體沒能切實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長此以往,也就難以再受到廣大人民群眾、觀眾的認可。因此,通過傳統媒體形式傳播的財經新聞,逐漸失去了市場,觀眾數量持續以較為明顯的幅度降低,而且以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有效措施的話,這種受眾人數不斷減少的問題將愈加嚴重。傳統媒體傳播模式下的財經資訊將逐漸失去其市場地位,甚至有可能面臨退出歷史舞臺的窘境[1]。
2 財經新聞在新媒體模式下的發展對策
(1)創新獨特新聞視角。在財經新聞通過傳統媒體途徑傳播信息時,其傳播速度要遠遠落后于網絡渠道的新媒體。在新媒體模式下,財經新聞媒體往往可以做到每日一更新、甚至是每日三更新。所以,財經新聞媒體要想在新媒體時代突出重圍,應當將發展方向轉向打造獨特新聞視角方面。因此,財經新聞工作者應當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選取更加新穎更具吸引力的新聞看點,從而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具體來看,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待經濟現象,深挖經濟活動背后所蘊藏的政治影響;或在財經報道當中結合科學技術,展望將最新科學技術應用到具體實踐活動當中,將會創造的經濟價值;最重要的還是要結合人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從社會角度去看待經濟活動背后的價值,結合專業的財經相關知識,從觀眾切身利益出發,探究經濟活動對人們實際生活的影響,為觀眾在投資理財方面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有效履行財經媒體所應堅守的社會責任[2]。
(2)舉辦活動推廣品牌。新媒體的發展,加大了媒體行業之間的競爭,觀眾面對各種各樣的新聞媒體難以抉擇,而此時,媒體品牌往往是決定觀眾選擇的重要因素,觀眾通常會青睞于更具知名度、更有影響力的財經新聞媒體。因此,在新媒體形勢下,財經新聞媒體應當著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進而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具體來看,財經新聞媒體可以通過在省市范圍內,借助開展品牌活動,推廣自身品牌,如與地方衛視的財經頻道臨河打造,市財經風云人物評選活動,這種活動往往能夠吸引很大數量觀眾的參與和關注,與此同時,還能夠起到推廣財經相關知識影響力的工藝效果。借此機會,財經新聞媒體將更夠大幅提高自身品牌的權威性和公信力[3]。
(3)豐富媒體服務內容。財經新聞工作者的主要宗旨就是為觀眾提供實用或有趣的財經資訊和財經相關知識。但是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普及,財經新聞媒體傳播資訊及知識的內容及途徑更加全面且豐富,因此,財經新聞要做到在新媒體形勢下的突圍,已經很難在資訊內容方面取得優勢。所以財經新聞應當在媒體服務內容方面加以開拓創新,通過為觀眾提供新型服務,吸引觀眾的關注和目光[4]。如財經新聞媒體可以通過宣傳為觀眾提供聽理財講座的機會,并誠邀理財專家到現場為觀眾普及最新穎的理財相關知識、傳授最高效的理財相關技巧。在吸引到足夠關注后,就可以加以商業化手段,如借用“知識收費”這個新興概念,讓觀眾更加看重財經資訊的價值。隨后,財經新聞媒體可以對財經講座采取公開售票的營銷模式,并和其它企業共同合作,收取冠名費,進而不斷增強財經媒體的自身實力和公眾影響力。
(4)合理利用網絡平臺?;ヂ摼W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和高效性等優勢特征。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全面而廣泛的搜集財經相關知識和資訊。部分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也往往會通過網絡渠道搜集查找財經新聞相關知識,總結歸納后直接套用到自己的新聞報道文案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做法存在較大的風險和弊端。首先,是由于網絡平臺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平臺,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發布自己的見解和感悟,因此網絡信息審核工作難以取得較為顯著的實際效果[5]。這些就意味著,在網絡平臺中搜集到的財經信息,其真實性難以得到保障,網絡實名認證尚未普及,導致一部分人在提出與財經相關的個人觀點時,可能會抱著不負責任的態度妄下斷言。而如果財經新聞記者在未對該信息及觀點進行全面考察確認的前提下,就將這些信息報道在財經新聞中,不但可能會對自身的媒體形象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而且還有可能使觀眾因此做出錯誤的理財決策,進而遭受經濟損失。因此,財經新聞工作者應當合理地應用網絡平臺,在比較具有公信力的網站上敏銳地收集線索,并對該信息咨詢的真實性加以考證,核實無誤后,對該咨詢進行深入挖掘和升華,創造出比網絡平臺更具價值的財經新聞,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和關注,進而實現在新媒體挑戰下的突圍。
3 結束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無疑是重大的。尤其是作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財經新聞,如何在新媒體挑戰下實現突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針對傳統模式下財經新聞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性提出了創新獨特新聞視角、舉辦活動推廣品牌、豐富媒體服務內容、合理利用網絡平臺這四條科學合理的可行性建議,希望能夠為財經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實現自身價值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馬仁義.媒體微博新聞文體特征分析——以人民日報和財經網為例[J].新聞世界,2015,1(9):65-66.
[2]林暉.從“新聞人”到“產品經理”,從“受眾中心”到“用戶驅動:網絡時代的媒體轉型與“大眾新聞”危機——兼談財經新聞教育改革[J].新聞大學,2015,2(9):1-6.
[3]田力.如何提高數字化財經資訊的附加值——論財經新聞數字內容發布系統與用戶個性化定制系統的應用[J].新聞傳播,2015,2(7):56-57.
[4]彭佳.新媒體時代下經濟新聞的傳播研究——以《環球財經連線》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5,12(8):27-28.
[5]周宏妍.免費經濟學理論視閾下財經媒體發展的新思路——以《日本經濟新聞》為例[J].東南傳播,2015,9(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