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
(七臺河市茄子河林場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七臺河市茄子河林場不同森林類型碳匯計量
趙永剛
(七臺河市茄子河林場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黑龍江省是林業大省,其中天然林在面積和蓄積上占有較大的比重。但是天然林固定二氧化碳就目前國家發改委實施的方法學是不能進行交易的。天然林通過科學的森林經營,確實能夠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質量,從而提高林木碳儲量。因此,黑龍江省若將天然林納入碳匯交易,必須出臺天然林碳匯計量的方法學。為此,黑龍江省林業碳匯計量監測中心,同黑龍江省發改委進行溝通協商,探索開發適合黑龍江省天然林碳匯計量的方法學。因此,根據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的要求,對茄子河林場天然林及人工林不同林分類型進行碳匯計量。
茄子河林場位于七臺河市南部,隸屬于七臺河市林業局,場址距市區僅2km,地理坐標為東經131° 05′53″~131°06′29″,北緯45°42′15″~45°46′53″。北接七臺河市區,東南靠鐵山林場,西南與勃利縣接壤,西部與七煤集團新興林場為鄰。
2.1 試驗材料。試驗數據來源于茄子河林場森林面積蓄積統計數據。在森林資源中,柞樹天然林面積1483hm2,蓄積87500m3;人工林森林類型有落葉松純林359hm2,蓄積4950m3;紅松純林19hm2,蓄積140m3;樟子松純林228hm2,蓄積3950m3。
2.2 研究方法。碳匯計量根據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采用蓄積量與生物量相關方程法,對七臺河市茄子河林場4種林分類型分別進行碳匯計量。
2.2.1 各林分類型生物量計量。茄子河林場森林蓄積量已知,因此蓄積量與生物量相關方程可簡化為:

式中:BTREE_BSL,i,j,=第t年時,項目邊界內基線第i碳層樹種j的林木生物量,td.m.;fAB,j(V)=樹種j的林分平均單位面積地上生物量(BAB,j)與林分平均單位面積蓄積量(Vj)之間的相關方程,通常可以采用冪函數BAB,j=a·Vbj表示,其中a、b為參數,td.m·hm-2;VTREE_BSL,i,j=項目邊界內樹種j的林分蓄積量,m-3;Rj=樹種j的林木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無量綱。
2.2.2 各林分類型生物質碳儲量。各林分類型碳儲量為林木生物量與含碳率的乘積,再利用CO2與C的分子量(44/12)比將碳含量(tC)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t CO2-e),各林分類型碳儲量合計:

式中:CTREE_BSL=各林分類型的生物質碳儲量合計,tCO2-e;BTREE_BSLj=各林分類型的生物量,噸干重(td.m.);CFj=樹種j的生物量中的含碳率,tC(t.d. m.)-1;44/12=CO2與C的分子量之比;i=1~4個林分類型。
2.2.3 森林枯死木碳儲量(CDW_BSL)采用缺省值法進行估算:
式中:CDW_BSL=枯死木碳儲量,tCO2-e;CTREE_BSLL=林木生物質碳儲量,tCO2-e;DFDW=林分枯死木碳儲量占林木生物質碳儲量的比例,無量綱。
3.1 各林分類型林木生物量。根據生物量計量公式(1),將4種林分類型的蓄積量、相應的參數a和b、某樹種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Rj)代入公式(1)得到:
3.2 各林分類型林木碳匯計量。將4種林分類型生物量(BTREE_BSL)、相應的樹種生物量中的含碳率(CFj)代入公式(2),得到茄子河林場4種森林類型固定二氧化碳的量的合計:CTREE_BSLi=44/12×(46416.61×0.500+ 1821.17×0.521+105.86×0.511+965.01×0.522)= 90621.54tCO2-e。
3.3 森林枯死木碳儲量(CDW_BSL)采用缺省值法進行估算。CDW_BSL=CTREE-BSL×DFDW=90621.54×3.51%= 3180.82tCO2-e。森林枯死木碳儲量為3180.82tCO2-e。
4.1 采用蓄積量與生物量相關方程法,對茄子河林場4種森林類型分別進行碳匯計量,4種森林類型固定二氧化碳總量為90621.54tCO2-e。
4.2 茄子河林場4種森林類型枯死木碳儲量為3180.82tCO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