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芳 田志剛 曹治彥 李國強
(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 邢臺 054000)
玉米貯藏方法與技術
路小芳 田志剛 曹治彥 李國強
(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 邢臺 054000)
本文對影響玉米的特性進行了分析,并對我國玉米的貯藏方法、特點進行了闡述,以期為農民采用合適的玉米保管方法提供參考和依據。
玉米;貯藏技術
玉米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對農民增收致富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掌握玉米的貯藏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玉米胚部較大、營養成分較多,易發熱、易霉變,貯藏時質量很難把握,因此,研究簡單可行的玉米貯藏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1.1 種胚大,易發熱。玉米胚含有親水基,吸濕性較強。玉米的呼吸量比其他谷類種子大8~11倍,吸收和散發水分都通過胚部,玉米在貯藏時穩定性很差、易發熱發霉。
1.2 脂肪多,易酸敗。玉米種子胚部脂肪含量較高,在高溫、高濕情況下容易最先酸敗,導致種子質量下降、活力降低。
1.3 水分高,易發生蟲霉害。玉米胚部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營養物質多,是容易被蟲和霉危害的地方,這是玉米較難貯藏的原因之一。
我國常用的玉米貯藏方法主要有兩種:穗藏法和粒藏法。
2.1 果穗貯藏法及其優點
2.1.1 穗藏法。在我國北方一般多采用穗藏法,就是不用脫粒,整穗貯藏存放,玉米貯藏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堆藏。堆藏在我國北方用的較多。堆藏是將去掉苞葉的玉米整穗放入能夠通風的倉庫或者糧倉,等賣時或者第二年再脫粒。二是掛藏。首先將玉米的苞葉撕開,然后編織成辮狀,用繩子或者鐵絲連接懸掛起來,長度根據場地具體情況確定,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并避免被雨淋到。
2.1.2 穗藏法的優點。由于不用脫粒,孔隙度很大,空氣流通性好,貯藏堆內的溫度和濕氣容易隨著空氣流通散發出去。有時玉米內的水分來不及及時的涼曬干燥,只有通過整穗堆放過冬,這樣就可以將玉米粒里的水分降到安全標準范圍之內,等合適時間再進行脫粒貯藏。穗粒緊密,玉米粒在穗軸上排列緊密,皮層光亮、果皮堅硬,對玉米的貯藏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另外,堅硬的果皮還能起到防蟲、防霉的作用。有利于營養傳輸,由于玉米粒和穗軸連接,這樣可以保持營養成分可以繼續向玉米粒內輸送,增加玉米粒的飽滿程度,促進籽粒后熟。
2.2 粒藏法及其優點
2.2.1 粒藏法。在我國溫度、濕度高的地區多采用粒藏法。如果考慮到倉容量、保管、運輸費用則以粒藏為主。將玉米脫粒,放進編織袋,在屋內堆放,保持空隙,以利于通風,玉米籽粒貯藏前,應曬干,使其含水量不超13%,溫度要低于30℃。玉米入庫前后要做好防蟲、鼠、霉變等的防范處理工作;經常性的檢查濕度和溫度,若有受潮發熱的現象,要及時翻倉晾曬;粒藏堆高一般在3m左右,并保持有間隙可通風;如果玉米粒水分含量在16%以上,堆高應該控制在1~1.5m,保持通風,保藏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
2.2.2 粒藏法的優點。糧倉的容量利用率比較高;粒藏時如果密閉性較好,保持種子的低溫干燥狀態,可以保持種子的活力,同時減少蟲、霉害,延長貯藏期。
溫度對鮮食玉米中的各種糖,尤其是可溶性糖的含量影響較大,在常溫下存放鮮玉米,通常用無害助鮮劑對玉米進行浸泡,然后撈出涼干,就能夠存放較長時間。對存放的屋子消毒,堆放保持通風,定期檢查,一般可存放10個月左右;如果能夠在低溫條件5℃左右貯藏,鮮玉米的各種營養成分流失少,可溶性糖降低量也小,能有效保持鮮玉米的含水量,是比較合適的貯藏理想溫度。
[1]茅林春.殼聚糖涂膜對甜玉米品質和生理活性的影響[N].中國糧油學報,2000,06:34~37.
[2]何曉鵬,沈瑾,孫潔.淺談我國鮮食玉米行業發展概況[J].農產品加工,2010,10: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