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學香
富有新意的時代詮釋
——讀葉辛新書《古今海龍屯》
文/賴學香

榮獲《十月》文學獎最佳長篇小說的《古今海龍屯》是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最新完成的一部力作。該作品是歷史和現實的交融,圍繞遵義海龍屯的前世今生,巧妙結合作者擅長的知青題材與“萬歷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戰,別有新意地呈現當地楊氏家族的風云變幻,其中既有古人的氣息在,同時又有一種與時俱進的現代感。
全書共分“現代”“明代”“當代”“尾聲”四個篇章。書中講述了上海一位普通的書畫教員黃山松,偶然間參加一次拍賣會,親眼見證了一只青花瓷瓶如何從一百五十萬拍到了一億八千萬。他坐不住了,當年在貴州的知青往事涌上心頭,他曾經得到過一只明代神宗皇帝御賜給當地土司王的青花釉里紅水梅瓷瓶。那可是繼承了土司貴族血脈、長得“鬼美妖美”的播州女子楊心一和他的愛情信物。三十年前狼狽分手,三十年來音信全無,黃山松該如何找到她和它呢?“山地上花兒在開,樹在生長,和它們一同生長的就是一輩一輩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和圍著火塘講的傳說,就是人活著的另外一種食糧。”這一次,葉辛通過飽蘸的筆墨為讀者講述了一段歷史傳奇。
海龍屯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的龍巖山上,因是一座宋、明兩朝修建的集軍事、衙署于一體的古代軍事城堡而聞名。對貴州懷有深厚感情的葉辛,出生在上海,插隊在貴州。那片生活過21年的土地,是他文學創作的精神原鄉,至今給他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生生不息的新意。作為知青文學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一直用一支筆關注著、記錄著這一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幾十年來,葉辛多次前往貴州走訪鄉親。在他看來,海龍屯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土司官在這塊土地上統治了725年,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貴州遵義地區的老鄉中還流傳著土司歷史與楊應龍的傳說,所以小說家在這里有馳騁的空間”。為了這本《古今海龍屯》,葉辛尋古問今,醞釀了30年,從這處保留至今的明代最大戰役古戰場起筆,寫到當年的插隊生活,直至延續到知青一代人今天的感情生活。
不斷地向生活學習、不斷地感受生活、不斷地在生活中捕捉新意,是葉辛多年創作的一個信念。這本書結構奇特,古今交織,時空變換,故事的枝枝葉葉次第展開,最終才讓讀者窺見故事全貌,如同一棵參天大樹,一圈又一圈緊密的年輪流轉在光陰里,沉淀著它的古老與滄桑。每一個有追求的作家也只有把時代風云化作筆底波瀾,從生活中捕捉到情懷和精神,才能讓作品和時代共振,煥發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