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聲真美,金鐘兒
將兩只翅膀合在一起摩擦,就可以發出鈴響一樣的聲音,清脆悅耳。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會發出這種鈴聲的昆蟲吧。
金鐘兒是秋天鳴叫的昆蟲代表蟋蟀的親戚,生活在較濕潤的草叢里。要想捉住金鐘兒,可以在芒草的草根或石頭旁埋上空瓶子,制造陷阱。金鐘兒在夜里活動,第二天早上去看,它有可能掉在瓶子里。將金鐘兒帶回家的時候,往瓶子里裝點兒報紙或草,這樣即使瓶子晃動,它也可以抓住這些東西。

只有雄性金鐘兒會鳴叫。雄性金鐘兒擁有比雌性更大的翅膀,伸展開可以相互摩擦,這樣就發出了聲音。雄性金鐘兒的翅膀上有復雜的花紋,橫幅非常寬。雌性金鐘兒翅膀的花紋非常簡單,腹部末端有一條長長的產卵管。

為了捕捉金鐘兒而設下的陷阱,其他蟲子也有可能會落入圈套。如果是肉食性的步甲落入,金鐘兒就會成為它的美食。

為了方便清理,除了金鐘兒產卵的地方之外,不要放土進去。容器要用大一些的,注意產卵用的土不要太干燥,要經常噴霧加濕。棲木要制造一點兒陰影,讓它在那里休息。
食物可以用牙簽扎在棲木上或者放在小碟子上,不要直接放在土上或容器里。

蘋果、黃瓜,還有小雜魚干等食物都可以提供。干松魚削成的薄片會被金鐘兒撒得到處都是,所以要先用水泡一下。每隔2~3天換一下食物,一周要清理一次排泄物。
選用洗得干凈的素陶花盆的碎片,或者硬的木條。為了讓木頭不生霉,先把木頭放在水中浸泡1個月,再將浸泡后還硬的部分用火燒一下,這樣就可以用作棲木了。

如果用手去捉逃跑的金鐘兒,它的腿有可能被碰掉。準備一個里邊裝了網的杯子,從上扣下去,金鐘兒自己就會爬進去。

園藝用品店里賣的赤玉土(自然干燥的紅黏土)敲碎之后可以用,土深為5~7厘米。如果用花園的土,要消毒后再使用。夏季,陽光充足時把土鋪在紙上曬3天,或者將土放進不要的點心鐵盒里,像炒菜那樣過一下火也可以。然后將土放在篩子上篩一下,篩過的土就可以用了。
成蟲死了以后要把容器清理干凈,只留下產卵用的土,然后用塑料膜蓋好。卵的呼吸很微弱,不會憋死。這樣整理好后放到溫度低一點兒的地方。

我們先仔細看看它發出聲音的部位。兩只前翅左右揮動,于是上翅(金鐘兒的右翅)后邊的銼刀狀的突起,與下翅(左翅)的像指甲的部分相互摩擦,產生振動。這種振動使翅膜(發音鏡)震顫,發出很大的聲音。

下面我們聽聽它的鳴叫聲吧。雄性之間打架的時候發出哩哩的叫聲,這是受到其他雄性的影響發出的叫聲;在向雌性發出交配邀請的時候,會發出鈴——鈴——的優美聲音;向同伴發出不許侵占自己的勢力范圍警告的時候,它會間歇地發出哩——哩——的叫聲。
昆蟲一般有2對翅膀。不過,從后邊看金鐘兒的鳴叫姿勢就可以看到它只有兩只前翅。實際上它的后翅是為了飛翔而存在的。雖然羽化后已經過了一周,但是這個時期它若移動到居住地,那么它的后翅就會脫落。


如果有2~3天不在家,新鮮的食物會腐壞,所以要提供干燥的食物(像狗糧或貓糧那樣的寵物食物)。還有,為了讓金鐘兒喝到水,可以做一個如圖所示的裝置。
生活在大自然里的金鐘兒是秋天鳴叫的。不過,飼養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冷卻或加熱它的卵,讓它推遲或提前長成成蟲,在我們想聽它叫聲的時候鳴叫。比如,如果想讓它在春天鳴叫,我們可以將它9月之前產的卵放進冰箱冷藏,過3個月后再加熱到25℃以上。于是加熱后過1個月,也就是1月它就孵化了。再過2個月,當春天來臨的時候變成成蟲的金鐘兒就開始鳴叫了。
生活在地面上的蟋蟀的同類大部分都有著黑色的身體,這樣當白天它們在枯草或石頭下隱藏的時候不易被發現。它們還會像金鐘兒一樣在土中產卵。


生活在草叢或樹上的蟋蟀,它們的足都像吸盤一樣,即使在光滑的葉子上也可以自如爬行。而且它們身體的顏色都與樹葉接近,或者綠色,或者淡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