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該怎么樣進校園
年初,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火爆熒屏,收視率節節攀升,引起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且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標志著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的重視,對新生代的你們學習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寄予厚望。
但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走進校園,變成大家都喜歡、樂于接受的事物呢?首先,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包含的內容很多,對于一所學校來說,不可能窮盡所有的文化種類。其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是讓每個學生都精通,還是大概了解,這些都存在爭議。有學者指出,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在課程設計上有統一的規范,中小學教育專家、課程專家、國學教育者、一線教師可一同研發編撰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教材;也有學者指出,學習傳統文化不在乎外在形式,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正向的能量,學習古人的君子之風、家國天下的情懷、為人處世的規范等。
你怎么看呢?
魔性
這個詞同學們運用得已經很日常化了,然而突然要問你怎么解釋“魔性”,估計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據百度百科解釋,魔性指有些古怪,又不乏趣味,看起來奇怪但莫名帶感的事物,是一個形容詞。比如,這個表情包很魔性;這首歌好魔性等。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又該怎么解釋“帶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