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一場羅生門正在展開,伴隨著徹底的決裂。
4月14日,一篇名為《易到老板跑路了你們的錢都拿得回來么》的自媒體文章直指易到的數宗罪,包括“充值電視、手機根本沒送”、“充完錢漲價、叫不到車”、“司機根本沒法提現”、“CEO周航早跑路了”等等,雖然易到很快回應這是“惡意攻擊”,“將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從稍后的輿論風向看,這篇四百字左右的公告既沒能安撫好司機和乘客,也沒能說服持續關注的媒體。
4月17日晚間,寂聲已久的周航突然發布聲明,稱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資金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他“強烈呼吁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樂視和賈躍亭先生,能夠優先站在社會責任的角度,妥善處理好易到的問題。”
隨后,樂視生態與易到官方微博頗有情緒地回應稱此說法是“農夫與蛇現代版”。
“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并對周航提出的“13億”說法做了解釋,“事實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取得的聯合貸款,其中,1億用于易到,13億用于樂視汽車生態。”同時指責周航“公然撒謊、毫無誠信”。
一場羅生門正在展開,伴隨著徹底的決裂。吃瓜群眾嘆息自己在易到賬戶里的錢可能真的懸了,而互聯網圈內的人士也開始旗幟鮮明地站隊,天平從目前來看似乎更多地倒向了易到的創始人周航。
按照周航一直的口徑,實際上他認為自己早已“淡出易到的管理層”。根據天眼查公布的信息,早在去年6月27日,易到運營主體(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了法人和注冊地的變更,法人由周航變更為了彭鋼(樂視控股前CMO,易到用車總裁),而注冊地則變更為了樂視大廈所在地。關于周航履職動態的最新消息,則是今年4月9日順為資本向媒體確認周航已加盟并擔任投資合伙人。
易到用車創立于2010年5月,那時,距離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在舊金山正式推出第一版App還有5個月,距離程維從支付寶離職并創立小桔科技還有兩年。所以,在很多場合,周航會被看作“第一個專車的拓荒者”,作為“中國第一家專業提供專乘約租車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周航的易到從商務租車切入,在國內專車市場幾近真空的年代曾經“狂卷半個中國”,“當年,一位開邁騰的司機稱在易到一個月2萬元的凈收入是保底基數。”
起了個大早的易到為什么會糊掉呢?對此,評論眾說紛紜,但結論大都逃不過人和人的決定。在去年接受36氪采訪時,周航曾提到過幾個他如今非常后悔的決定,比如,2013年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曾建議周航把專車價格壓到最低,周航拒絕了,他覺得不符合經濟學規律。比如2014年上半年,共有六家投資機構找到他,希望參與新一輪融資。如果全部接受,周航可以拿到三億美金。但是他拒絕了,他覺得易到沒必要拿股權去換那么多錢。“易到后來在市場上的失敗,就是從2014年沒有拿融資開始的。”
猶記得周航曾談到自己當初接受樂視控股的原因,讓他改變想法的是樂視第一代手機的大獲成功,他認為不斷增長的樂視手機端口會給易到帶來新的機會,“當時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樂視能出手已經很好了。”“這是很好的股權(變更),我沒什么遺憾。”
無論羅生門會朝哪個方向演繹,大戰還要再來幾個回合,時至今日,再看周航當年的話,唯有唏噓,不知當初沒拿錢和后來拿了錢,哪個更讓他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