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妮
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發展基礎,國有企業管理是中國共產黨開展組織工作的基本環節,國有企業管理具有行業普遍性,但自身發展特征也十分明顯。所以,黨在開展國有企業管理工作活動中,要結合實際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發展建設。
一、科學確定職能,實現職能定位的科學化
(一)需要從根本角度出發,完成國有企業科學化職能定位
國有企業應當結合黨的發展戰略制定現階段工作發展目標,為順利實現企業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培養管理人才、完成隊伍建設、加強基礎管理是當下我國國有企業的最準確、最科學化的職能定位。
(二)堅持科技創新,為實現科學化職能定位發展目標創造良好條件
國有企業要保持強烈的創新意識,保持正確的工作取向,不斷完善組織管理工作范疇,走科技創新發展道。加強部門職能的僵化、泛化管理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完成風險轉移,用新生職能機構緩解組織弱點,相關管理單位出臺相應政策扶持國有企業快速發展,實現工作價值
的創新。
(三)專區的邊界制定是實現科學化職能定位的重要基礎
工作邊界制定需要滿足以下幾方面要求:首先,評選單位要結合實際發展狀況選擇有條件的經營管理單位負責國有企業管理,落實責任到個人,堅決執行黨在相關方面制定的戰略方針,了解不同行政單位所承擔的工作責任與義務;其次,充分掌握企業宣傳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思想素質的影響作用;再次,劃清黨風建設與紀檢工作的界限,實現部門的不同職能效用;最后,采取多樣化發展形勢,充分協調組織機構部門關系,明確工作邊界的情況下,達到最佳管理效果。
二、科學履行職能,實現方式方法的科學化
(一)“兩個滿意”發展目標是實現科學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礎
從根本角度的分析,兩個滿意即是不僅要讓國有企業的管理單位滿意,更要讓群眾和員工達到滿意狀態。
首先,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建設,要求黨員以群眾利益為中心,時刻考慮群眾需求,尊重群眾、理解群眾,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群眾積極配合黨的各項活動開展,積極投入到工作過程中,以更大的熱情為黨創造價值收益;其次,黨員干部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敢于替群眾做主,敢于與惡勢力做斗爭,真正的幫群眾解決問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之所以群眾對部分黨員工作不滿意,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黨員干部思想腐朽,沒有正確認識群眾利益的重要性,沒有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尚未實現“人民公仆”的基本效用;最后,建立民主健全的工作發展體系,有效控制組織機構風險弊端,實現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有效互動,積極聽取群眾建議,讓群眾也有機會參與到組織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人民群眾的廣大智慧。
(二)符合企業發展方向需求是實現管理科學化模式成功轉型的必要條件
為了實現發展目標,首先,企業需要將組織轉型工作計劃提到日程上,轉移工作重心,提高企業內整體溝通效率,勇于創新,不斷嘗試新管理方法與管理理念,充分發揮企業管理的實際效用;其次,了解企業發展的經營弱點,從最需要管理的地方入手,確認企業在實現轉型目標過程中的最大“受力點”,充分發揮管理效用,“對癥下藥”才能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最后,正確認識企業轉型問題,敢于與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作斗爭”,積極整改管理體系中的不足,盡快實現轉型發展目標。
(三)結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發展特征,體現管理方式的科學性
與其他企業形式不同,國有企業法人管理單位是成立于管理體系以外的獨立組織機構。《公司法》是約束國有企業企業法人行為規范的最高準則,要求國有企業相關領導人員必須遵循法律要求,執行企業管理者應盡的法律義務,為人民服務。企業法人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完成國有企業組織架構設計,而企業管理工作的進行需要參考組織架構相關內容,妥善處理二者關系:首先,企業法人及董事會成員應當分別履行企業管理及企業經營兩方面義務;其次,全面協調黨領導者與人力資源領導者之間的和諧關系。良好溝通是實現管理效用的前提條件,職能作用在和諧關系影響下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四)解決主要矛盾,完成科學突破,才能真正實現管理方法科學化變革
第一,避免工作中出現“避重就輕”的錯誤思想;第二,排斥“形式主義”,踏踏實實為百姓服務;第三,盡量縮減繁瑣的工作秩序,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標準的程序化建設是組織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對于組織活動發展結果而言,制定標準化程序流程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作用。一個優質的程序化設計,首先要保證程序的簡潔性,使工作落實到實處,利用有效的生產資源創造最大社會效益,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第四,避免工作“拖延癥”。善于在實際工作中充分借鑒先進科學理念,在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成本管理等過程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從根本上提高組織管理的科學化發展水平,實行管理方式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無縫對接,利用科技發展力量全面提供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三、科學加強部門建設,實現自身建設的科學化
(一)企業組織科學化發展水平與組織部門建設質量息息相關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組織部門加強自身建設,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完善組織計劃,充分發揮企業所掌握的優勢資源,在人員培養、企業文化塑造等達到目標要求,制定風險防范評估體系,將組織計劃落實到實處,為生產效果的最終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一)加強管理人員人格素質培養是組織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格所表現出的根本性特征十分明顯,往往組織事業高度也是由人格特征決定的。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企業管理者的舉止行為、言談習慣都會對下層員工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加強管理者綜合素質培養對組織建設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作用。從根本角度分析,筆者提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管理人員素質培養的最終發展目標:
首先,培養國有企業管理者的企業忠誠度。只有忠于黨、忠于企業、忠于使命的領導人才能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其次,培養“實事求是”的做事態度。國有企業管理者要敢于說實話,敢于與惡勢力做斗爭,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再次,培養領導干部正派的處事作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提倡廉政之風,取消國企干部的特殊待遇政策;第四,培養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寬闊胸懷,要站在發展角度考慮問題,發揚團結精神,妥善處理上下級關系;第五,培養獨立的健全人格,有自主判斷能力,不隨波逐流,不受到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
加強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文化建設,實現品質文化準則,使廉政之風發揚光大。宣傳紀律建設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標準與評估管理水平,避免企業定位過高對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脫離實際發展狀態最終導致企業瀕臨破產的絕境。
(二)全面提高干部建設的投入力量
1.提升組工干部業務技能。作為國有企業的組工干部,應當著重培養個人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促進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熟練掌握現代化辦公技術,提高自身技術操作水平。
2.通過學習現代管理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能力。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不僅要學習黨政綱領,還要在實踐中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并充分發揮實際效用。
3.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效率提升等都屬于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管理范疇。如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安全生產方面問題,直接導致企業經濟效用受損。作為企業管理者,要善于協調各部門之間關系,提高政治覺悟,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員工樹立良好榜樣。
(三)加強員工素質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綜合影響力
1.養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習慣。要提高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樂于學習,善于掌握良好學習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學習的充分效用。
2.培養創新文化意識。要為員工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積極解放員工思想,勇于創新,善于用全新的理念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效率,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3.形成良好的“為企業服務、為員工服務”的公仆意識。身為組工干部,要自愿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服務基層,時刻替企業員工考慮,積極聽取員工的廣泛建議,定期對管理方案進行全面調整,維持良好的企業發展形象。
4.企業管理者要“言出必行”,絕不能“出爾反爾”。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最佳應用效果。不消極對待工作任務,也不為怠慢工作找任何理由。
5.通過合作意識的培養,提高企業凝聚力。組工干部要全面協調企業上下級關系,不盲目設置工作目標,也不在管理制度執行過程中搞任何特殊化,塑造良好企業氛圍,建設強大企業
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