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琰
摘要:作風是黨員干部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黨員干部隊伍戰斗力的體現,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加強油田基層單位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既是大慶油田“五個走在前列”的保障,也是“服務中心,提質增效”的要求,更是對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精神的貫徹與落實。本文針對大慶油田基層單位人員數量多、業務面廣、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復雜的特點,從教育、監督、執紀等方面探討加強作風建設的方式與方法。
關鍵詞:作風建設;基層單位;教育;監督;執紀
一、開展好基層單位作風建設的意義
作風,是個人或組織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現出的態度與行為,是黨員干部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的綜合體現。就大慶油田而言,黨員干部的作風,不但體現了企業的形象,更關系到廣大員工群眾的人心向背,直接影響著這支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甚至關乎這座以油田為主體的城市的和諧與穩定。
基層單位是大慶油田的基礎細胞,是大慶油田實現“五個走在前列”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基層單位黨員干部如果不能端正作風,就會嚴重制約油田的發展。面對大慶油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依然嚴峻的形勢,要貫徹好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深入的精神,將作風建設往深里抓、實里做,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弛而不息地糾不正之風。紀檢監察工作者要從更高的站位著眼作風建設,提高認識,努力開創作風建設新局面。
二、基層單位作風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基層單位黨員干部由于存在年齡、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因素的差異,導致其思想復雜多樣化。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部分人認為物質價值比思想政治更為重要,從而忽視自身良好作風的養成,社會存在的消極因素逐漸地沖擊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導致部分人形成拜金、拜權、鉆空子、走后門等思想,紅線意識淡薄。
個別基層單位領導干部對作風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局限于傳達、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機械地完成任務,缺乏對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調研,工作方法不當。
忽視理論學習成為共性問題。基層單位作為油氣生產的第一線,往往將產量任務作為衡量工作的硬性指標,忽視黨風廉政建設的開展,導致作風建設力度逐級減弱。存在制度不健全、考核力度不大、處理問題抓不住根本等問題。
以上幾方面,都嚴重阻礙著基層作風建設的開展,導致基層單位“四風”、違紀違規等問題頻發。
三、開展好基層單位作風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一)踐行群眾路線,查擺自身不足
要在基層單位各層級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宗旨意識,改進作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糾正存在的形勢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抓作風建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是主體,主體的作用發揮不好,作風建設就搞不好,主體脫離了群眾,就形不成良好的作風,黨員干部要切實地融入群眾之中,才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要以真誠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杜絕搞形勢、走過場,通過對照檢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來解決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二)突出重點,實現監督全覆蓋
開展作風建設,要從監督破題,在原有監督體系的基礎上,實現監督全覆蓋,把握好兩個“突出”:要實現面的全覆蓋和過程的全覆蓋;在全面監督中,要突出重點領域、重點人、重點事的監督;在全過程監督中,要突出重要環節、重要時段的監督。
反對“四風”,要抓住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201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在油田單位中,各級黨員干部是中堅力量,俗話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干部是形成作風導向的“風向標”、“指路牌”,抓好黨員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對基層單位作風建設至關重要。“關鍵少數”要發揮關鍵作用,這部分人能夠做出良好的表率,基層單位作風建設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
(三)發揮群眾、家屬作用,形成監督合力
在組織監督的基礎上,發揮群眾監督與家屬協助的作用,在工作八小時之內和工作八小時之外形成組織、群眾、家屬三位一體的合力效應。
發揮群眾監督,黨務政務公開是前提保證。要在會議室、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立公示板,對評先選優、獎金發放、干部提拔任用、油料使用等群眾關心的敏感問題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機關領導干部要切實按照相關制度,深入基層聯系點,征集職工群眾意見。
(四)關口前移樹紅線,從嚴執紀講方法
要做好《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集團公司管理人員違紀違規行為處分規定》等黨紀條規的宣貫工作,使黨員干部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六項紀律”,對信訪舉報、專項檢查、合規監察中發現的“四風”問題線索,紀檢監察部門要深挖細查,絕不放過。尤其是對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格執行“一案雙查”、“一問三責”,絕不姑息,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信訪案件,要形成反面教材,達到懲處一個警醒一片的效果。
三、結束語
作風建設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要建立常態化機制,避免形成“一陣風”。基層單位抓作風,要由點切入,在每一個基礎單元開展好以黨紀條規為戒尺、以教育監督為抓手的正風肅紀行動,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形成監督合力。堅定不移地開創、探索作風建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