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波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新形勢下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黨風問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二次全會上鄭重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強調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抓好八項規定落實,下大氣力改進干部作風、行風的重要性和對當前改革與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對此,作為公用服務企業,更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現結合筆者個人工作實際,對公用服務企業在服務與行風建設方面淺談幾點感受。
一、當前城市公共服務企業之行風現狀
公共服務企業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服務行業,具體可以概況為:公共交通、自來水、天然氣、供電、銀行、電信、移動聯通、電視網絡、糧油管理等10數個較大受重體的公共服務行業,可以說都關系到人民群眾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任何一個企業的行業作風、員工素質、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甚至管理和銷售模式一直是公眾眼中的聚焦點,廣大人民群眾反映的一些“大事小情、熱點難點”等問題往往體現在以上行業之中,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也同樣在這些行業中得以彰顯,所以,對于當前城市公共服務行業的有效管理與服務質量的提升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城市全局公共服務行業服務水平與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才能全面促進城市公用行業的政風行風建設快速發展;只有大力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行業行風建設,才能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改革與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行風建設是反腐敗三大任務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公共服務行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抓手和“服務至上”企業文化的內在要求。
為了加大行風監督,如通過“電視問政”、“每日聚焦”等節目,行風政風大有改觀。但與人民群眾的要求仍然有一些差距,導致公共服務企業大多感到“百人百味、服務難做、眾口難調、無止無境”的行業叫苦聲,人民群眾依然對公共服務企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出更多訴求,從而使一個城市眾多的公共服務行業在老百姓眼中成為各地政府“為人民服務”行動與形象的實際代表者,所以,只有加強和督促城市公共服務行業不斷改進服務,提高人民群眾滿意率和服務保障力,以真正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助推力,促進一地一市,甚至一省的改革與發展,為地方經濟建設和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二、改變傳統服務模式,公共服務要向“高品質、多元化”社會服務型邁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對高品質、多元化社會服務的要求隨之更高,
高品質和多元化服務就是從常規服務到多功能服務的延伸。其本質是加大優質服務工作力度,通過優質服務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去贏得人民群眾的“心”和“歸屬感”,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宗旨,還需要從以下“三個創新”入手:
即首先要創新推廣“窗口式”綜合性業務“一對一”服務,改革過去粗放型經營服務模式;
二是創新服務業務品種多樣化、服務功能多元化“網點式”便利性服務,可根據地域情況和居民數量增加服務點位,改變以往固定區域網點的“等、靠”現象;
三是創新增加“人性化”服務設置。使客戶在此真正找到了“上帝”的感覺,使企業窗口在公共服務行業中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從而獲得人民群眾的一致贊譽,彰顯了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企業文化。
三、提升公共服務行業文化品位,以文化效益推進行風建設
在公共服務企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除加強內部安全預防外,還需重點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足功夫,提升和彰顯企業的文化品位。提升公共服務行業的文化品位,以文化效益推進行風建設,重點做到“四個到位”。即:
一是建設服務文化,職業道德教育到位。在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服務文化中的價值觀就是:用優質服務占領市場,贏得信譽、求得效益、科學發展。
二是推行優質服務,便民利民措施要到位。行風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服務內容的在便民、利民的人性化、服務標準的規范化。牢固樹立城市公共服務觀念,改變傳統模式的束縛,增加服務項目,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標準,完善服務程序,才能使服務意識轉化為一種服務資源。
三是優化服務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到位。行風建設賦予了優質服務新的要求,搞好行風建設要立足針對性、實用性,,優質服務只追求規范、高效、廉潔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理性的資金投入、完備的基礎設施、充裕的服務資源與之相適應。
四是增強文化品位效益推動服務效益和管理效益。利民、便民、惠民是評價公共服務行風建設優劣的根本價值取向,是整個行風建設最重要的基石,
實踐證明,公共服務企業行風建設實際就是一種行業服務品質表現。作為城市公共服務企業行風建設決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黨風廉政建設的專項工作,而是激發公共服務性行業生產要素、提升文化品位的最佳組合與重要平臺。只要堅持以“行風促服務、服務促管理、管理促發展、發展促文化、文化強素質”企業管理與發展理念,在行風建設中增強宗旨意識、提升文化品位,已成為加強公共服務行業中行風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