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義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如今已經進入WEB2.0時代,尤其是以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的日漸普及,使得社會的信息傳播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人們在思想及價值觀上呈現出多元化的傾向,同時也為新時期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視角、新理念和新方式。如何積極探索應對“微時代”帶來的新挑戰,掌握利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成為一個新課題。
一、“微時代”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迎來新機遇
“微時代”所指的就是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在集中了傳統媒體優勢的同時,還具有“去中心化”、草根化、個性化、即時性、互動性、族群化等特點,產生了包括博客、播客、SNS、微博、微信、易信等新的傳播渠道;既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還能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傳播渠道,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獲得最佳傳播效果。
(一)交流平臺更廣闊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較為簡單和單調,主要以灌輸為主,缺乏互動,想要達到理想效果是比較困難的。“微時代”的到來為職工之間的交流,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在虛擬環境下,職工更能真實流露個人情感。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與職工加強溝通,職工可以暢談生活,傾訴生活中的困難和人生的想法,思想政治工作者通過關注微博的動態并及時給予職工回復與引導,增強與職工之間的互動。
(二)信息傳輸更及時
網絡技術發展有力地推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化。網絡的快速發展及其特點,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等諸多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微博的普及、微信和易信的闖入給職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思想展示的平臺。大到職工的思想,小到職工的生活瑣事,都可以在“微界面”上找到。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的關注功能在第一時間內了解職工內心的變化及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為職工解決困難。
(三)信息獲取更豐富
職工可以利用便捷的傳播媒介主動參與到信息的提供和傳播中來。網絡信息覆蓋面大,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可以為職工提供繼續教育、業務培訓、文化娛樂等各種信息服務。網絡可稱為百科全書,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國際化的特點日益明顯,職工可以在多媒體終端上,隨時了解企業內部、國內、國外的大量信息。
二、“微時代”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挑戰
(一)“微傳播”的開放性和虛擬性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帶來挑戰
微博微信沒有了傳統社會的行為約束,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平臺,在傳播信息中缺乏把關人,因而極易導致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在“微世界”里尋求彰顯自我的青年職工如果不加辨別地去傳播,很容易在社會上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等特點,要求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堅持網絡宣傳的主旋律,又要研究宣傳形式的多樣化問題,以適應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改進方式、方法,努力增強說服力、影響力和戰斗力。
(二)“微傳播”的綜合性和發散性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灌輸模式帶來挑戰
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通過集中灌輸、樹立典型、典型教育等方法來進行的,其可控性強。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材料對教育對象集中地、持續地、高強度地傳播含有特定內容的信息,促進教育對象的思想、行為發生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職工涉獵信息的渠道很多,加上當代職工獨立性、個體性的日益增強,如果仍沿用過去大眾化和群體化的教育方式,顯然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從“面對面”到“鍵對鍵”,使信息傳播逐步脫離政府機關、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的控制。網絡信息的內容與教育者所灌輸的信息不同,加上網絡社區的虛擬化,以致很難監控。
(三)“微傳播”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帶來挑戰
“微時代”,我們的干部職工可以更多地接觸到各色信息,讓思想政治工作者處于面臨信息劣勢的境地,他們不清楚教育對象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更不知道如何開展教育才有效。同時,每個職工能夠隨時隨地公開地實行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他們不再只是單方面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輸,而是要求平等交流,這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權威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三、“微時代”創新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徑
(一)變“堵”為“疏”,線上線下“廣互動”
相對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博客、微博、微信等平臺,可以給普通群眾提供更多創造的途徑,使“草根媒體”、“公民新聞”成為更加可行的現實,從而為信息的雙向和多向傳播奠定基礎。如今,人人都是“麥克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質”,變“堵”為“疏”,線上線下“廣互動”尤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與行為應時刻與職工保持同步,緊跟“微時代”的步伐,充分關注職工“微動態”,及時有效的解決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對于信息的處理,堅持“疏導為主,及時溝通”的原則,凈化職工信息環境,一旦發現一些消極的信息,應及時找到相關職工了解情況,針對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相關處理。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還可以將微博、微信應用于黨支部、基層工會、團支部工作管理中,建立微博群、微信群,全面系統地了解職工發布的每條信息,及時了解每個職工的工作狀態、生活狀態,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堅持“以人為本”,倡導受眾“個性化”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產生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倡導用戶自己主導信息的生產和傳播。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技術應用,擺脫了少數商業精英力量的控制,而一直被傳統媒體的記者和編輯把持的話語權也日益分散到廣大的網民中,促成了草根階層的迅速崛起,從而改變了傳統媒介一刀切的刻板,推動著互聯網朝著親和、開放的方向發展。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來看,“80后”、“90后”青年職工已逐漸成為企業的主力軍,他們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伴隨著互聯網的興盛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是思維活躍、個性鮮明的一代。他們往往具有獨立、平等、個性、自我、參與的心理特征,不僅會聽、會看,更會說、會問、會尋找機會表達自己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如果不注重研究他們的特點,僅用空泛的內容和大話、套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取得實際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使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貼近他們的特點。而在這方面,利用網絡媒介,特別是新媒體技術,能夠獲得巨大的優勢。
(三)加強“微教育”,占領“微陣地”
新時期的政工干部要熟練掌握運用新媒體的技能,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鏈接功能,搶占網上輿論“新陣地”,積極運用新媒體媒介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網絡的在線教育“零障礙”。如在理論學習中,可以通過微博即時發布熱點新聞、政策及理論學習心得的網絡地址鏈接,提供理論學習資料網址等;還可在微博上針對熱門話題發起討論,由思想政治工作者主持引導討論,讓教育對象暢所欲言。在工作方法上,一要注重培養意見領袖,正確引導輿論導向。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使其成為新一代具有深厚理論素養、具備心理學知識、能利用微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單位黨團工婦等微博中的意見領袖,使他們成為“微世界”中具有號召力的領軍人物,發揮引導思想政治工作潮流的功效。同時,要通過“微世界”及時把握青年人的思想狀況、心理需求,從而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要使宣傳手段多樣化,要將微博與各種網絡工具結合,借鑒利用各種為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努力使思想教育內容的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變為動態;三要利用微博及時更新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保證信息質量,增強信息流量和時效,確保內容的豐富性。注重對教育對象進行平等性的引導和幫助,利用微博聚攏人氣,提高網絡教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