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磊?秦穎
摘要:黃河是最復雜、最難治理的河流,頻繁出現的災害嚴重威脅著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提供黃河工程管理,不僅可以為黃河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同時也能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本文在充分分析黃河河道管理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管理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黃河河道工程;管理;對策
黃河河道整治工程相對其他工程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性,黃河來水量年際變化大,下游二級懸河情況加劇,另外調水調沙期間流量大、流勢急,河道游蕩擺動程度大,要求工程的平面布局、結構形式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水沙條件。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工程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管理規范進行管理,并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
一、黃河河道管理現狀
黃河山西段灘面不僅是黃河洪水的行洪通道,也是灘區群眾生產生活的居所。灘區群眾開發灘區土地和水沙資源的活動與河道管理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矛盾。隨著黃河灘區農牧業、漁業、林業、交通、旅游、餐飲的迅速發展和采沙荒、建窯制磚、小型加工等經濟活動的日益增多,各級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對一些違規事件高度重視,并采取了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一)進一步修訂完善黃河河道管理的相關制度強力推進河道管理的法制化建設,推進制度的貫徹落實和有效執行。 如黃委會修訂印發了《黃河河道巡查報告制度》等。
(二)加大山西黃河河道管理政策研究,強化各項管理工作。201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關于進一步加強黃河河道內開發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加強山西黃河河道內開發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經過各級政府和河務部門的有力治理,有效地規范了山西黃河河道內經濟活動的秩序。然而,在利益推動下,作為防洪和經濟利益的重要場所,違規建設、非法采沙等行為還不時出現。當前,人與河爭地爭水的矛盾仍然日趨尖銳,黃河河道安全行洪、 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治理現狀不容樂觀。
二、黃河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
目前黃河水行政法規不夠完善,僅僅規定了應該辦理的事項,而對于辦理中的一些細節沒有明確規定。如非防洪工程占用防洪工程補償費只說明了建設單位需要補償,但是具體如何補償、補償多少無法確定,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具體可量化、可操作的標準,雙方只能以協議的方式確定;資料申報上,對申報材料的要求不是很明確等;維修養護保證金、垃圾清理抵押金等,沒有相應的條款、交納比例和幅度;設計、防洪審查,施工監管沒有相應的具體要求,只能靠經驗辦理。一句話,操作性不強,不夠明確,給建設項目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造成時而越位、時而不到位。
(二)對建設單位應履行的義務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
由于目前黃河水行政執法主體沒有單獨的行政執行權,行政執行必須和地方執法部門共同實施。對于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違規現象沒有有效的遏制手段 , 一旦施工許可證獲批后,河務部門無法對建設中或建成后的違規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三)行政干預和權大于法的現象
有些大型非防洪工程建設項目,往往是國家投資、地方政府集資或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河道主管機關在監管過程中發現違章、違規問題進行制止時,建設單位就會找到地方領導,反映建設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困難多,需要政府出面協調,地方政府出于對建設項目的重視,就會搞一些建設項目協調會,其實質就是直接干預水行政執法,或下達行政指令,責成相關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工作。
(四)群眾的法律意識不強,宣傳力度不夠
在執法過程中,發現群眾對水法規理解不夠,增加了解釋的難度。比如群眾在堤坡上放牧,他們認為不但對防洪工程沒有影響,反而幫助黃河部門節省經費,卻不知道堤坡放牧損壞堤防工程的完整,影響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三、黃河河道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細化法規條款,增強可操作性
對有關建設項目許可的法規要制定實施細則,項目的立項、審查、修改、審批(轉報)、驗收、運營等各個環節要細化,各種補償標準、抵押標準要明確,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防洪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規范化。
(二)提高認識,樹立爭先創新意識
工程管理既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又是治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壞不僅影響著工程的抗洪能力,而且還體現著一個單位綜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須全面提高對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嚴格執行、落實工程管理考核標準,全面加強對工程管理各類資料的綜合分析和研究,直至上升到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工程管理工作。
(三)加強日常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
各工程管理段要結合實際制定全年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見和詳細的實施計劃,有條不紊地加強和開展工程的日常管理養護工作,把“常年抓,抓常年”的指導思想貫穿到全年的工管工作中去,使工程常年保持完整、完好和堅固。要堅持“月檢查、季評比、半年一初評、年終一總評”的檢查評比制度,并根據上級下發的“關于實施山西黃河日常管理考核表的通知”精神,制定出適合本單位便于操作的工程日常管理辦法和工程管理獎懲制度等制度辦法,規范建設行為。
(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法制宣傳日加大水法規宣傳力度,面向全社會普及水法規知識,同時,抓好日常宣傳活動,提高沿黃群眾的水法規意識,爭取他們對非防洪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四、結語
山西黃河河道有其自身的特點,又處于復雜的經濟社會環境之中,因而河道的有效治理有其更大的難度,而且任重道遠。為實現山西黃河河道的有效管理,需要不斷探索適合黃河特點的有效治理路徑,提升河道治理的整體水平,以確保黃河滿足國民經濟發展、保障人民財產安全、黃河防洪安全和維護河道健康生命等方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彭潔.黃河河道管理存在的問題[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4(16).
[2]陳渝慶.黃河下游灘河道治理模式探討[J].人民黃河,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