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法律風險在項目建設中普遍存在,法律、規章制度及各項政策都可能對工程建設帶來嚴重影響。本文簡要介紹了招投標、工程質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風險,分析了防范法律風險的必要性,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工程;法律制度;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一、建設工程法律疑難問題
(一)招標投標階段
1)依法必須進行招標而未進行招標、通過肢解發包等方式規避招標的行為;2)在進行招標時,違反公平競爭原則,通過設立排斥性條款及其他不合理的規定等行為,對投標人進行限制;3)招標人與中標人在簽訂了符合招投標文件的“陽合同”后,又私下簽訂了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陰合同”,這種情況下,受法律保護的是“陽合同”而非“陰合同”,故而面臨著極大的法律風險;4)招標人與投標人惡意串通,行賄受賄或以其他方式謀取中標,損害他人利益,或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的行為;5)投標人不具備相應資質,弄虛作假,借用他人資質進行投標,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目的;6)投標人在中標后拒不履行訂立合同的義務。以上這些行為不僅違背了招標投標活動的目的與基本原則,還會損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相關責任人更是要承擔嚴重的違法。
(二)與工程質量有關的法律風險
1)建設單位在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開工報告的情況下,擅自開工;2)勘察單位提供的資料不真實、不準確或設計單位提供的圖紙存在缺陷、漏洞,導致質量問題;3)施工單位不按工程設計圖紙或施工技術標準的要求進行施工,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4)承包單位將工程非法轉包或違法分包,導致工程各主體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威脅等。
(三)與工程安全有關的法律風險
與工程安全相關的法律制度主要有《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常見的違反工程安全法律相關規定的情況有:1)施工企業安全意識淡薄,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或違反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及強制性標準進行施工。對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如深基坑等,所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存在缺陷;2)在發生生產安全施工后,事故責任單位為逃避責任隱瞞不報或故意破壞關鍵性證據;3)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進行有效監管,發現安全隱患后未及時報告、要求整改等。
二、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一)招標階段
1.項目核準風險。在招標階段,常常發生項目還未完全定奪就匆忙進行招標的行為,若由于突發情況而未通過核準,項目會被叫停與懲處,會對招標方構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且招標方需要承擔項目未通過核準就招標的法律責任。
防范:招標工作必須在項目完全敲定、獲得相關部門審核與批準的通知才可實施。
2.低價中標風險。招標時,承包者將投資預算單價表中定額的參數進行降低操作,以低于項目成本的價格在諸多企業中勝出。但是,在中標后,開展施工時,承包者會使用各種借口來調整差價。
防范:為降低此類風險的發生,應注重對招投標進行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來開展招標工作,這樣能大大降低低價中標的發生概率。
(二)合同簽訂階段
1.文本風險。建設工程合同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一些企業為了方便,常常自擬合同,此類合同的文本很難對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進行全面的規范,極易出現語言漏洞。詞語、句式使用不規范、不嚴謹,極易產生誤解或歧義,致使合同內容存在爭議,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防范:為保證合同的規范性與嚴謹性,建議使用國家的示范性文本,當前,以GF-1999-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文本格式為主。
2.價格風險。對于工程項目而言,其最為關注的當屬價格問題。在工程合同之中,合同計價的方式不計其數,其中,以固定價格、可調價格、成本加酬金三種計價方式為主。防范:為避免發生由于價格問題而引發的法律糾紛,在制定合同時,條款的設定需要立足于項目的具體情況,對價格波動、合同變更等的成因予以預測,及時將索賠、調整與變更等考慮到條款設計之中。
(三)合同履行階段
1.分包風險。合同生效后,若出現違法分包、違法轉包行為,分包與轉包的合同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防范:在合同中明確規定,要求承包者禁止對工程進行轉包。如需進行分包,必須要征得發包者的同意或合同中明確規定,才可產生分包行為。此外,接受分包的一方必須要高資質,且禁止發生二次分包行為。
2.索賠風險。在建設工程合同履行中,一旦出現糾紛,常常發生索賠行為,部分人員想借此謀取利益,勢必會產生索賠上的風險。索賠時,常常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為已經被確認,能將其視為工程結算的重要依據;另一個則沒有被確認的部分,需要在訴訟的條件下,讓法院或一些司法鑒定單位來進行確認。
防范:索賠行為的產生,需要足夠的證據予以支撐,若想保證索賠的規范性,降低索賠風險,前期必須收集足夠的證據,證據的形式很多,主要為:投標書、來往的信件、合同文件、設計方案與圖紙、現場記錄、項目照片、工程驗收單據等等。這些信息都可作為索賠的證據,一旦發生糾紛,必須出具足夠的證據來證實,該索賠才能成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合同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且整個合同都非常敏感,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發法律糾紛,會對企業構成一定的威脅。為應對此項問題,應對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風險進行從容應對,提前構建風險評估機制,并制定相關的預警機制,以實現對法律風險的有效防范與控制,以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工程合同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潘軍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審判疑難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14,07:65-73.
[2]胡晶晶.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D].寧波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