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晏薇



摘要:本文僅以C10辦公樓為例,對建筑門窗五金選型與消防、安防系統的設計協調過程作個總結,這方面的設計協調對于建筑師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希望對同行們在今后遇到類似有特殊、復雜要求的項目時,可以起到幫助和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門窗;五金選型;消防、安防系統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6—0140—02
引言
2016年我們的團隊剛剛完成了上海某生物制藥園區一期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并最終交付業主使用的項目管理全過程。該項目位于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一期項目由地下室(其中設有能源中心、動物房、地下停車庫及人防區域),地上六幢實驗、研究、辦公樓和一個咖啡屋及大禮堂構成研發園區的基本要素。每一幢建筑均由不同的建筑師和景觀設計師主創設計,在確保園區整體建筑環境協調一致的前提下,又使每幢建筑獨具風格,從而確保高水準的設計理念在這個世界級的研發園區項目中得以彰顯和保留。總建筑面積約131,000平方米。
C10建筑是其中的一幢辦公樓,作為該辦公樓的建筑師主管,我的任務是協助項目經理管理協調所有設計顧問團隊、施工團隊有關設計的問題,確保施工正常進行;同時還要協調C10辦公樓與其他相鄰建筑、景觀和地下室團隊的相關問題,并及時調整C10辦公樓的設計以確保整體園區順利施工、按時建成、交付業主使用。
1設計施工流程
上海某生物制藥園區內所有子項目門窗五金的設計選型都是按照如下程序操作的:
(1)建筑師設計所有門窗的類型、尺寸、對相關五金件提出外形和美觀要求,并提出特殊消防要求;
(2)五金顧問根據建筑圖紙及相關要求進行五金選型及專業設計;
(3)安防顧問根據業主及建筑消防要求進行門禁設計。
經過三方設計顧問不斷溝通和設計協調,最終形成完善詳細的門窗表(包括數量、類型、尺寸、五金選型、安防門禁等信息),并由項目管理公司統一提交到各個項目分包商進行深化設計和現場施工,其中:
(1)內裝承包商和幕墻承包商分別進行內門、外門的深化設計;
(2)五金承包商進行五金匹配深化設計;
(3)安防承包商進行門禁系統深化設計;
承包商的最終深化圖紙需要建筑師、五金顧問及安防設計顧問的審核批準,才可以進行生產加工及現場安裝工作。
由于該項目從最初設計到施工完成歷時五六年之久,這當中由于人員更迭或管理疏漏,難免會出現局部設計變更、業主有新的設計要求加入、或者是由于承包商對設計理解有誤而出現設計施工不協調的狀況。例如:在進行現場安裝的過程中,安防承包商發現并提出:當火災發生時,有些安全疏散門按設計要求應為開啟狀態,但現場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門是被鎖住的,人員從安防區不能直接推門逃生至非安防區。經過各方重新檢查核對、分析原因,最終更正了錯誤的五金安裝,增加了新的安防設施。
以下通過3個方面詳細闡述C10辦公樓設計與施工的協調過程,與各位建筑師一起分享其中比較特殊和復雜的部分。
2建筑五金選型與消防、安防系統的協調
2.1一層安全疏散門
在C10辦公樓中,主樓的東西核心筒1&5內各設有一個安全疏散樓梯(如圖1,2),門1-D1和1-D26為安全疏散門且有門禁設計要求。
2.2建筑安全疏散設計原則
當火災發生時門1-D1和1-D26可從樓梯間一側(安防區)開啟,安全疏散辦公樓內二層以上及地下室人員至一層室外(非安防區)。非緊急情況時,門1-D1須從防煙前室一側刷卡開啟門扇,或從樓梯間一側按動把手開啟門扇。門1-D26根據業主的新要求,不允許人員從室外刷卡進入辦公樓,故取消讀卡器、出門按鈕,僅在室外一側保留破玻按鈕,供消防員在火災發生時陜速打破玻璃,進入大樓進行施救,或從樓梯間一側按動門把手可開啟門扇。
2.3安防設計原則
一層安全疏散門1-D1為門禁類型二:門讀卡器應設置在非安防區一側,刷卡后門鎖開啟;在安防區一側按動門把手,可開啟門扇進行疏散;遇到緊急情況,斷電開鎖;機械鎖單獨受總鑰匙系統控制,與門禁系統分開,以防電控鎖失效。
2.4地下室安全疏散門
C10地下一層設有東西兩個核心筒逃生樓梯間。園區地下室團隊建筑設計提出疏散要求:借由C10落到地下室的兩部疏散樓梯為地下室人員提供安全疏散,疏散方向(如圖3,4)紅色箭頭線方向所示。
建筑安全疏散設計原則:當火災發生時門B-D2和B-D23須從停車庫一側開啟,安全疏散附近地下室人員;非緊急逃生時,業主不希望人員從這兩扇門出入C10辦公樓,故此處兩扇門應該是鎖住、關閉狀態。所有出入E10辦公樓的人員必須通過地下室門廳南、北兩側的互鎖門(綠色區域mantrap)刷卡、進行身份識別后出入該樓。
2.5安防設計原則
地下室安全疏散門B-D2和B-D23為門禁類型三:此類型門僅為緊急安全疏散門;在地下車庫一側(安防區)按壓推桿鎖,可直接開啟門扇,通過樓梯(非安防區)疏散至一層室外地面;不設進總鑰匙系統的機械鎖。
2.6現場安裝與設計意圖相沖突
由于造價及五金產品選擇限制,業主在施工階段提出新要求,并經建筑消防、安防、五金設計顧問的協調設計,由各承包商更新門五金和門禁的深化設計圖紙。門B-D2和B-D23取消原推桿鎖設計,以機械鎖代替——鎖芯應安裝在非安防區一側(即樓梯間一側);在安防區一側新增門B-D2和B-D23本地報警器,以監控、防止人員從地下車庫一側進入C10樓梯間;機械鎖由總鑰匙系統控制;施工中發現門的鎖芯被安裝在停車庫一側。當緊急情況下,人員不能從停車庫一側按動門把手開啟門扇進行安全疏散。
2.7原因分析
承包商的門深化圖紙上,有清晰的五金型號列表,但在門的平面及立面圖上并未明確表明門鎖芯的安裝方向。承包商沒有正確理解C10地下一層樓梯間安全疏散門由于特殊消防疏散要求:停車庫一側為安防區,樓梯間一側為非安防區。而是統一將地下一層C10內部區域認定為安防區,E10以外地下室停車庫定義為非安防區。故將鎖芯安裝在停車庫(安防區)一側,導致緊急情況下安全疏散門被鎖住而不能開啟。
2.8解決方案
承包商更新門B-D2和B-D23的機械鎖,門鎖芯應安裝在樓梯間一側(非安防區)。同時,根據業主要求,在停車庫一側的疏散門上新增本地報警器,對門扇開啟狀態實施監控。
3地下一層互鎖門(Mantrap)
根據業主要求安裝地下室互鎖門(北側)B-D31、B-D53和(南側)B-D35、B-D54,對所有從地下室進出C10辦公樓人員進行監控。如圖3地下一層平面圖(綠色標注為互鎖門Manta'ap)、圖5地下一層互鎖門B-D35、B-D54放大平面圖。
3.1安防設計原則
(1)人員在非安防區(地下停車庫一側)刷卡開啟外門進入互鎖門,外門自動關閉:
門禁系統通過紅外探測、攝像監控等技術措施檢測確認:
當為一人時,互鎖門內門門鎖開啟,按動內門把手,人員可進入C10地下一層大廳;
當多于一個人,互鎖門內門保持關鎖,按動外門內側把手開啟外門,人員可退至地下停車庫。
(2)人員在安防區(E10地下一層大廳)刷卡開啟內門進入互鎖門,內門自動關閉:
門禁系統通過紅外探測、攝像監控等技術措施檢測確認:
當為一人時,互鎖門外門門鎖開啟,按動外門內側把手開啟外門,人員可進入地下停車庫;
當多于一個人,互鎖門外門保持關鎖,按動內門把手,人員可開啟內門退至C10地下一層大廳。
(3)遇到緊急情況,互鎖門外門斷電關鎖,內門斷電開鎖:
外門斷電關鎖——電鎖失控狀態下確保沒有人員從互鎖門進出C10辦公樓;另外,外門B-D35外側為雙層防火卷簾(藍色虛線區域),斷電關鎖也確保了在防火卷簾下降過程中,門B-D35不會成為其下降障礙。
內門斷電開鎖——緊急情況下,若有人員剛好進入互鎖門之中,由于外門已處于斷電關鎖狀態,門內則為開鎖狀態,按壓內門把手,人員可開啟內門安全撤離。
4總結
建筑門窗五金選型與消防、安防的協調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在整個項目運營中,建筑師往往是最熟悉各種疏散、安防及業主設計要求的關鍵人物,各個承包商僅僅側重于關注各自的領域,而缺乏全局概念。這就需要建筑師必須親自參與設計和施工全過程,不斷檢查核對各個相關領域的更新、深化圖紙,以確保不產生新的沖突、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施工變更以及相關的成本增加。
從建筑設計到項目建成使用,很多時候,由于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導致施工無法百分之百地按照原設計進行到底,在施工現場是經常發生的。然而及時更新各個相關團隊的設計圖紙并達到共識是至關重要的,對于設計顧問團隊眾多、承包商眾多的工程項目是非常大的考驗。本工程有著眾多的國際設計顧問團隊和施工承包商:如五金顧問是美國團隊,安防顧問是香港團隊,建筑設計顧問是北京團隊,幕墻外門施工團隊、內裝內門施工團隊、安防施工團隊、樓宇自動化施工團隊等是上海本地團隊,加上業主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提出更新要求,溝通協調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建筑師主管,在經歷了現場不斷出現的各種協調問題和解決方案,最終以較高質量交付業主使用并得到好評,我感到非常有幸參與其中,僅以此文與同行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