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滿坤
摘要:伴隨著當前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城市病”,本文表明了關于生態農業型小城鎮規劃的一些思考。并以大連金州區華家鎮規劃為例,從綠化景觀、生態農業、環境容量、規模以及規劃理念這幾方面做出了闡述,也為其他的小城鎮建設生態提供了堅實的指導。
關鍵詞:小城鎮;生態農業;規劃
引言
所謂城市就是一個集自然、社會、經濟為一體的復合型生態環境。在產生城市之初,人們就把許多理想的、美好的寄托于此,并且追求“天人合一”的宗旨和理念,追求自然環境和人居環境共生的關系,充分展現出人類對于城市的生態觀。隨著歷史的不斷演進使人們清晰的認識到,在工業文明的時期,由于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給這個時代創造出輝煌的物質成果,但是也給人類當前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了嚴重傷害。想要擺脫當前的困境,在防治現代城市“城市病”的同時,還要努力的尋求一條更為協調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
1生態農業型小鎮的規劃建設
1.1運用生態理論指導規劃。建設生態不僅僅影響到小城鎮的發展,還會直接的影響到整個城鎮的品味和形象。一來,生態環境會影響到小城鎮的規模以及其經濟的發展;二來,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條件和環境,也將直接的起到阻礙或者促進城鎮發展的作用。當然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建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還能有效避免先破壞再恢復、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某鎮總面積74k㎡。全境水資源較為豐富,并且地勢平緩。依據全鎮的建設現狀來講,用地比較粗放,其空間布局也是呈主要的交通路線進行分布。小鎮在生態理論的指導之下,堅持環境優先的基本原則,適度超強,并立足于現實,重點的去將城鎮環境進行改善以及將城鎮的整體功能進行提升,進而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施行發展和環境綜合的決策機制,將總量控制作為標準,合理的開發并利用資源,最終營造出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山水小鎮。
1.2環境容量與合理規劃的集聚度是關鍵。在規劃建設小城鎮時,一定要切實的考慮到小城鎮自身的生態環境,不僅要照顧到自然環境的承受力,還要考慮到人類改造的可實施性,對其生態承載力有科學的認識,就可以減少在規劃中的盲目性。那么如何使小城鎮準確的把握環境聚集度并且合理的做出規劃,是一項技術和理論很強的工作。這是因為不同城鎮之間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客觀發展因素,不能將其同等的去對待。比如在規劃華家鎮時,首先就要深入的去調查研究,并在規劃中要注重其前瞻性,使用科學的方法對鎮域的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將城鎮的發展規律準確的進行把握,統籌兼顧,最終合理的確定華家鎮的設施布局、空間范圍、功能定位、發展方向,避免并切實的解決在發展中的短視問題。除此之外,華家鎮的規劃還要從實際出發,依據不同的側面進行研究,在深入的分析過去的同時,還要進行預測,如五年后“合理的”“可能的”發展規模。
1.3自然地域空間形態的合理利用。想要注重集約型的規劃方式,首先就要將小城鎮規劃中盲目攀比、不切實際的現象進行消除,進而形成一個資源利用集約、建設標準適當、發展目標適度的規劃體系,最終實現小城鎮自身發展和規劃水平有機的進行結合,著力解決以往小城鎮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此外,小城鎮作為區域經濟文化的中心,交通除了咬合中心城區聯系之外,還是為了滿足小城鎮交通的內部服務的,因為小城鎮中內部的道路大多均不希望過境道路的穿越,但卻由于歷史的原因,大多都是沿著國道兩側進行發展,并且華家鎮也是如此。在華家鎮規劃時是使用“點一軸”這種空間結構發展的布局模式,進而形成了以鎮區作為中心,以點帶線、由線及面,力爭做到土地集約、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全方面的共同發展格局。
1.4大力培育生態產業。打造生態城鎮就是要以自然生態的可承載力和良性循環作為基礎,將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作為核心,目的是實現人的可持續性發展,參照經濟學的規律和生態學的規律構建的,社會、經濟、生態三大系統互為條件、互相促進、高度協調的動態平衡體。想要大力的培育生態城鎮一定要具備的三方面特征為:高度的生態文明;高效發達的生態經濟;優良的生態環境。其中優良的生態環境包含管理體制和意識形態兩個層面。在對小城鎮進行規劃時首先要依據其產業基礎、資源條件和區位條件的基本情況,用市場作為導向,選擇一些符合自身特點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進而形成以農副產品、市場建設、旅游開發、商貿流通為主的小城鎮建設作為基本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周邊村莊的經濟發展輻射能力,全面實現經濟可持續性增長。
1.5綠化景觀、街道向個性化發展。整個城市的框架景觀就是街道景觀,還有人將城市的街道景觀形象的比喻成為城市的血管。在城市中不管是交往、購物以及交通運輸都離不開城市的街道景觀,小城鎮也是如此。再加上形成的年代以及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不同的城鎮其格局也各不相同。所以,在發展街道以及綠化景觀時不應該以城市作為參照模板,而應該發揮其自身的獨特魅力——生態。在不同小城鎮景觀、街道的造型上,要努力的展現出當地建筑文化的特點,并且在一些標志性的建筑上要展現出城鎮的個性以及地域的風格,盡可能的表現出唯我獨有的地域特點。
2結束語
小城鎮的居民通常是以農民為主,但是他們和城市人一樣,都渴望著能有一個方便、幽雅、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在加上長期的受到城鄉二元化的結構壓制,這種愿望也會更為強烈。所以在規劃小城鎮時一定要既具備可操作性、適用性,又要具備前瞻性,并且與當地特色的經濟文化結合起來,將城鎮建設成一個系統的、統一的、完整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