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西·登特
英語中有3000個表達“喝醉”的單詞
●蘇西·登特
一月戒酒(DryJanuary)才剛結束,那些“暫時”戒酒的人馬上就恢復痛快豪飲的狀態(on thebooze)?!癰ooze”(暴飲)這個詞似乎帶有一點蔑視的意味,還可能含有大量頹廢的色彩。它聽起來很摩登,但實際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它由荷蘭語中表示“過量飲酒”的“buizen”發展而來。該詞最早出現在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粗魯的接待》和一句很精辟的話中——“你需要痛飲一番”,那些在一月份以水代酒的人可能對這句話再認同不過了吧!
“Booze”曾在俚語和黑社會的行話中非常流行,這可能就是它現在帶有一點叛逆意味的原因。一提到“酒精”,在幾個世紀里,英語“不辭辛勞”地創造出了大量正式和非正式的相關詞匯?!癮lcohol”這個詞本身已有800年的歷史,起源于西班牙語種的阿拉伯語詞匯(常用西班牙語中至少1/3是阿拉伯語詞匯,以Al開頭的單詞幾乎都來源于阿拉伯語),該詞的意思是“the kohl”,即中東地區作為某種藥用眼影的黑色細粉,與如今我們在化妝品柜臺上看到的黑色眼影粉別無二致。而“thekohl”原本又是用來形容煉金術師通過蒸餾獲得的粉末或精華物質,既包括用于臉上的藥膏,也包括令人陶醉的蒸餾酒。
從那以后就有了“alcohol”這個詞,并且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烈酒供應商為酒創造出幾百種新名詞。過去人們很樂意來到當地的酒吧“勒欣頓的嬰兒床”,“沉醉之家”或“狂歡大廳”,品嘗酒吧老板提供的美酒。這些酒吧老板也被人們戲稱為快活的“小酒保”。

英語單詞“booze”已有500年的歷史,來自荷蘭語“buizen”
酒保們提供的調和酒使英語的詞匯進一步豐富,有相對委婉的“tiger'smilk”(老虎乳),也有明目張膽的誘惑“strip-me-naked”(脫光我)。如果將這些詞添加到現代英語中3000個表示喝醉狀態的詞匯中(包括“ramsquaddled酩酊大醉”,“obfusticated迷醉”,“tightasatick喝得爛醉”和比較奇特的“與理查德先生一起太自由了”等等,你會發現英語俚語中比它擁有更多表達方式的只有另外兩類主題——金錢和性。
擁有如此豐富的表達,怎能讓人整整一個月都不喝酒呢!而那些成功抵住誘惑的人可以安慰自己很高興數周都沒有“crapulent喝多”,“cropsick喝醉”或“wamble-cropped喝吐”的不良感受,這是三個充分表達宿醉的詞。
過去,前一天晚上酗酒的人會在早上醒來后選擇比較極端的醒酒方法,有些人用螃蟹燒成的灰,還有些人喝醋,有錢人則會在喝酒之前往杯子里加一塊紫水晶(amethyst)。“Amethyst”一詞源于古希臘語中的“amethustos”,意思是“喝不醉”,這種石頭曾被人認為擁有防止人喝醉的魔力。
以前,“hairofthedog(thatbityou)”這個短語完全可以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拔下(咬你的)狗頭上的一撮毛。在中世紀時期,被流浪狗咬了一口的人會追著狗跑,直到扯下狗頭上的一撮毛才罷休,據說這撮毛做成的藥膏可以很好地緩解酒后憂郁的情緒(在德國,人們把這種感受稱作“Katzenjammer宿醉”,把人們喝醉后的呻吟比作貓的哀嚎)?!皃oison”(毒藥)這個詞很有可能起源于拉丁語中表示“喝酒”的詞“potare”。

“Booze”曾在俚語和黑社會的行話中非常流行
禁酒運動期間,政府鼓勵民眾接受絕對禁酒主義(tee-totallism)。“tee-totallism”一詞中的“tee”是為了強調“Total”第一個字母“T”的發音。當時,戒酒的人們發誓即使酒癮難熬,也不會破戒,寧愿面帶微笑爬到馬車上喝水,這里的馬車(thewagon)就是指禁酒運動期間往美國小鎮上運水的車輛。于是,onthewagon就指“戒酒”了。
在德國,人們把酒后憂郁稱作“Katzenjammer宿醉”,把人們喝醉后的呻吟比作貓的哀嚎。

英語有3000個表達喝醉的詞,其中包含“ramsquaddled酩酊大醉”和“obfusticated迷醉”
禁酒運動很快就傳到了英國,使得人們在戒酒和“喝得爛醉”(drunkasalord)之間掙扎?!癲runkasalord”是17世紀的一個短語,與罵人的粗話“bloody”奇怪地聯系在了一起?!癇loody”被認為是起源于同時期的紈绔子弟或貴族流氓,“像紈绔子弟一樣喝醉”(bloodydrunk)意思是“喝得爛醉”(drunkasablood),換句話說,就是像有錢的流氓那樣喝醉了。這些紈绔子弟喜歡的事情中,好像沒有什么能比得上“將鎮子涂成紅色”(paintthetownred),這又是一個與喝酒有關的短語。人們認為英國中東部城市萊切斯特附近的小鎮梅爾頓莫布雷就是短語中所說的小鎮,一天夜里,鎮上沃特福德的侯爵們和一幫朋友喝醉后放縱狂歡,提著幾桶紅色顏料將鎮子涂成紅色,因此paintthetownred就指“醉酒狂歡”。
雖然參與一月戒酒的人會直接避免喝得大醉,但如果說得更加隱晦些,就很難不喝醉了,因為英語中有很多難以想象的詞匯來替你掩蓋在一月戒酒時喝醉的事實。比如,形容詞“bridal”(婚禮的)來源于“bride-ale”(新娘啤酒),用來形容酒水豐盛的喜宴。另外,“small beer”是一種被重度稀釋后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在喝酒比喝水適合的場合,兒童和成人都可以喝。
現在,我們都很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嘲諷(lampoon)政客?!發ampoon”這個詞也與喝酒有關。對法國人來說,“Lampons!”指“喝!”,常用來勸喝酒的人舉起酒杯,唱一兩首歌。由于唱的歌通常是嘲弄和諷刺性的,所以"lampoon"在現代就有了“譏諷”的含義?!癓ampooning”和“carousing”經常連在一起用,“carouse”來自德語“garaustrinken”,指“一飲而盡”。

美國的禁酒運動期間,人們被鼓勵接受“絕對禁酒主義”
還有一個更出乎意料的詞。我們現在可能會說“pissedasanewt”(表面意思是“醉得像蠑螈”),但羅馬人會說“drunkasathrush”(表面意思是醉得像畫眉),就像畫眉吃了發酵的葡萄之后歡快地在葡萄園里東倒西歪的情景。奇怪的是,英語中的單詞"sturdy"卻可能來源于拉丁語中表示畫眉的單詞“turdus”。在13世紀,“sturdy”指人故意作出魯莽的行為,還有可能形容人像喝醉的鳥一樣一動不動。
鳥兒、蠑螈和有教養的貴族都一樣——難以抵擋醉酒(groggy)的誘惑。尤其如果你是一名愛喝朗姆酒的水手,就更是如此了。“groggy”這個詞來源于公海之上,這還多虧了英國海軍上將愛德華·弗農。由于他身上的外套是粗布制成,很厚很粗糙,人稱“OldGrog”。這個綽號的由來還有另一個故事,弗農下令,朗姆酒要用水稀釋后再定額供給的水手們,引得大家很是不滿。grog這個詞有“摻水烈酒”的意思,大家也因此叫他“OldGrog”。所以,水手們之間的行話出現了兩個與他有關的表達肯定不是弗農自己批準的。
弗朗西斯·格羅斯(FrancisGrose)在1785年編纂的《經典俗語詞典》(ClassicalDictionary oftheVulgarTongueas)中,將“AnAdmiralofthe NarrowSeas”(狹海的海軍上將)定義為“喝醉之后吐到坐在對面的人的衣服上的人”(更糟糕的是,狹海的海軍副將指喝醉后躲在桌子下面往別人鞋子里撒尿的人)。而那些喜歡亂扔啤酒杯、還津津有味地喝酒的人從一開始就被稱為“tosspots”(酒徒)很可能也是有原因的。
不管你是“Tosspot”還是“hydropot”,都可以在英語中找到你的故事。如果一品脫的發泡燕麥酒或一杯誘人的紅酒正在向你招手,那么就來干杯吧!別忘了加上紫水晶哦!■(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