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詩彤 譯 周周 編
考古研究者在古埃及少年王圖坦卡蒙(在位時間:公元前1333年——公元前1324年)的棺槨中,發現了一把用隕石制作的匕首。
在發現圖坦卡蒙木乃伊的同時,還發現了兩把匕首。掛在木乃伊腹部的是一把純金制作的匕首,而掛在右大腿處的另一把匕首,是使用當時很罕見的鐵制作的一把匕首,這把匕首的手柄處鑲著黃金和水晶。
這把長約34厘米的鐵制匕首有著很多的謎團,因為在圖坦卡蒙統治的期間,幾乎找不到鐵制的物品。
但是這次意大利與埃及的共同研究組,對收藏在開羅博物館的這把鐵制匕首進行了激光掃描,驚奇地發現其中所含的鎳、鐵、鈷的比例與隕石一樣。事實上,從公元前13世紀開始,在古埃及就已經在使用“空中的礦物”這類的象
形文字了。而且,2013年,在開羅南面的法尤姆地區的格爾塞遺跡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裝飾用的串珠的一部分也是用含鐵的隕石做的。但最令人震驚的事實,也許應該是古埃及人從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了地球上所不存在的“天空石”,并且還掌握了利用這些石頭的技術。

開棺時的照片。箭頭所指的就是那把鐵制的匕首。

圖坦卡蒙棺槨中的兩把匕首和劍鞘,上面的一把是用黃金做的,下面一把是鐵制的。

用隕石制作的古埃及的串珠(照片中間的那個)
●玉琳 編
2016年7月13日,中國地質大學、加拿大和平地區古生物研究中心、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瑞士巴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機構組成的恐龍足跡聯合研究團隊宣稱,他們在甘肅臨夏永靖縣關山鄉發現了大面積鳥類足跡群落。這一發現對研究白堊紀古鳥類的分布、演化、行為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古生物學意義。
這次發現的數百個鳥類足跡分布在數塊大型落巖上。“這些鳥類足跡的形態與韓國鳥足跡非常相似,但細分特征非常特殊,”加拿大和平地區古生物研究中心館長麗莎·巴克利博士說,“這引起了我們的強烈興趣……在結合多元統計分析之后,我們將其鑒定為一個新物種。”這是在中國發現并命名的第二種韓國鳥足跡新種,被命名為“李氏韓國鳥”,以中國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也是足跡的發現人李大慶博士命名。
這些長約3厘米的鳥類足跡極為密集,意味著在距今1億年前的古關山地區,此地很可能是一個大型湖泊,而無數李氏韓國鳥悠閑地漫步于湖畔,它們吞食蠕蟲、甲殼類等小動物,過著平和的生活。

↑李氏韓國鳥足跡的化石

↓現生濱鳥類聚集在湖畔
●汪世禎 譯 琳達 編
相對于月亮魚(或稱星點月魚)龐大的盤形身體,它的很短小,它成為溫血動物,令人感到意外。這種深海魚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有利散熱,而它的身材肯定不適合快速游動,尼克·韋格納如是說。他是本研究項目負責人,是加州拉荷亞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魚類生物學家。
他發現月亮魚的鰓部有個不一般的結構:那些將溫熱血液帶進鰓部的血管,纏繞著那些從水中吸收了氧氣后將冰冷的血液帶回身體核心部分的血管。這樣的結構就像一個逆流熱交換設備。對于月亮魚來說,這意味著,從身體核心部分流出的血液,會加熱從鰓部的呼吸界面流回的冰冷血液。這樣,月亮魚即使在冰冷的深海,也基本上能夠使全身都保持較高的溫度,即呈現溫血狀態。

月亮魚的體溫略高于環境這一特點,使它與速度更慢、體溫較低的被捕食動物相比,更具有優勢。韋格納說:“月亮魚溫暖的心臟為肌肉提供氧氣和營養物,使它們在水中的游動更快、更有力量。”
金槍魚、馬林魚和大白鯊的某些部位是溫熱的,比如肌肉,從而使它們游動的更迅速、更靈活。但是這些魚類的內部器官,包括心臟的溫度會隨著周圍環境溫度的下降而迅速下降。結果當它們潛入冰冷的深海時,動作就會慢下來,迫使它們不得不返回較淺水域去使身體回暖。這與生活在深水域的月亮魚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