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時間:2035年前
這是一個較復雜的傳染病監測及數據綜合處理的智能系統,它由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上空的若干個病毒識別傳感器和數據綜合處理系統組成。傳感器將各類病毒的分布、數量、流動趨勢等情況及時傳遞給數據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將這些信息綜合后制成能夠顯示出病毒種類、分布范圍、強弱程度、流行趨勢等內容的“傳染病智能預報”。它看上去就像一張預報天氣的全國氣象衛星云圖,不僅能向人們顯示哪個地區有哪種傳染病毒及其預計流行期,還能用不同色彩做標記精確地顯示出哪個地方正在流行哪種疾病,病毒分布的密度和可能擴散流行的區域等,以便醫藥衛生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同時也能讓廣大群眾像預防“冰雹”和“凍害”那樣,主動及時地采取防護措施。
實現時間:2040年前
在電影《終結者2》或《X戰警》中都有人物外形變形的情景,而這也是研究“可編程物質”的科學家們的夢想。他們制造出了與大頭針的針帽一樣大小的電腦芯片,這是一種納米級的微型電腦,被稱作“catoms ”。將這些超級可編程物質電腦芯片進行編程從而讓特體產生外形大小的變形。這是美國英特爾公司布萊德·賈妮斯創意提出的研究課題。賈妮斯說:比如,我的手機放到口袋里顯得太大,拿在手里玩又太小。如果我的手機里裝置有可變形物質的芯片,那么我可以隨時讓手機變成我想要的形狀。英特爾公司高級研究員大衛·普勒斯頓稱:“在未來40年內,這將成為一個很普通的技術。”
實現時間:2045年前
太陽每一個小時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比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還多。如果科學家能夠將過剩太陽能轉化為液體燃料,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就能解決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問題。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開展的一項試驗非常吸引人。他們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安裝了一些直徑6米的圓盤狀鏡面,能將太陽光聚集照射到12個以每分鐘一圈的速度旋轉的同軸圓環上。如此高的溫度能驅出鐵銹里的氧。當轉到反應室較冷的暗處時,它們又能從注入反應室里的水蒸氣或二氧化碳中把氧吸回去,剩下富含能量的氫氣和一氧化碳——液體太陽能燃料。這種太陽能燃料系統“可謂一石四鳥”,即帶給我們更清潔的能源供應,又有更高的能源保障,還有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帶來更小的氣候變化影響。
實現時間:2050年前
雖然沒有人能夠找到長生不老藥,但是科學家現在可以從遺傳學和分子學的角度分析梳理出細胞衰老的過程。很多影響衰老快慢的基因已經在酵母細胞、果蠅及蠕蟲內被發現。科學家已經通過“熱量控制”延長了昆蟲、老鼠、兔子、狗、貓及猴子的壽命。也就是如果在喂養它們時減少30%的熱量攝入,那么就能將它們的壽命延長30%。麻省理工學院愛德恩·摩西博士發現了SIR2基因,這個基因有可能解釋“熱量控制”的奧秘。摩 西博士認為:SIR2基因奧秘一旦揭開,人類的壽命可望從現在的平均70歲左右延長到100歲至120歲。到那時,全人類的生命價值、人生目的與生活方式等等都會發生巨大而深遠的變化。

液體太陽能燃料
實現時間:2060年前
科學家們一直在設想利用太空的太陽能。如果我們能將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安置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即使只能將其中一小部分的可用能源傳回到地球,也可以把源源不斷的電力提供給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這項技術聽起來可能有點科幻,但實際上卻很簡單:首先讓地處2.2萬英里之外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微波的形式將能源傳回地球,然后將其轉化為電力,并進入到電網中。計算結果令人振奮,直徑為1英里的地面接收站提供的電力大約為1000兆瓦,可以滿足100萬戶現代家庭的用電需求??紤]到實現這項新技術的最大障礙是把太陽能收集器送至太空的成本,因此必須設計出重量足夠輕、可以減少發射次數的系統。一些國家和公司希望最早能夠在未來30年內提供這種太空電力。

太空光電力
實現時間:2070年前
恒星離我們太遠了,就連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我們的火箭花費7萬多年才能到達。但是康奈爾大學太空動力學家赫布·凱萊赫教授領導研究的新課題是:第一艘星際飛船會是一個微型的電腦芯片,只有指甲蓋大小。凱萊赫教授的設想是,一次性向木星周圍發射數百萬的芯片,這樣木星周圍強大的磁場將能夠把它們加速到“每秒上萬公里”,即使只有少量的芯片到達了這個恒星,也足以發回許多有價值的信息。而且,他認為這一速度還可以無限增加直至接近光速。
實現時間:2080年前
設想一下,有一天你走進電梯,按下上升按鈕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這就是“碳設計”公司創始人布萊德·愛德華創意研究的太空電梯,它將使向游客開放宇宙的夢想成為現實。

太空電梯
目前,將一個重約2.2千克的東西發射到近地軌道就需耗資約5.3萬元人民幣,但是太空電梯卻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讓普通人可以在太空中旅行。太空電梯的載人艙能夠在數千萬米長的電纜上移動,而電纜則靠地球轉動產生的離心力來固定。碳納米管的出現又使這一夢想的實現前進了一步。愛德華已證明利用納米技術可以做出能夠支撐太空電梯的超強力電纜。他表示:“建造一個200噸的電梯是個合理的設想而且具有商業價值。一個200噸的太空電梯的大小相當于一架大型的商務飛機。太空電梯的大小完全取決于我們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層面的限制?!?/p>
實現時間:2100年前

人機融合體
未來的幾年,機器人可能擁有與老鼠、貓或狗甚至猴子一樣的智力。但是從現在開始的50~100年內,我們將能夠通過基因改造看到人類身體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類種群將會以今天人們想象不到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會發現自己再也不受達爾文進化論的限制。因為未來的人類將步入仿生學意義上的人機共生時代,證據如下:有的人為了看得清楚而安裝人造晶狀體,有的人為了聽得清楚而植入人造耳蝸,有的人胯骨萎縮后植入人造胯關節,心臟不好的人會植入人工心臟,進行腎臟移植術。人類的身體會漸漸變成仿生的身體,人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技術修復完善我們的臟腑。麻省理工學院克里斯·法拉利說:“我的預言是,到2100年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將充滿智能機器人,而且人類無法將自己同它們區分開來,我們也將是機器人,同機器人互相聯系。”這樣的優點是,有一天當你醒來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很完美:美麗、超級強壯而且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