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星玥
春天終于到了!萬物復蘇,春回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習作開頭,小作者就用“春天終于到了”表達出對春天的遙盼和看到萬物復蘇、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欣喜之情。)
新濱公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春天的新濱公園更美,老遠望去我就感受到了公園里植物的勃勃生機:(小作者目光逐漸聚焦,由滿眼春光轉到具體細致地觀察新濱公園的風光)一棵棵梨樹挺立在路旁,樹上開滿了大大小小、潔白無瑕的梨花,遠遠看去就像樹上落滿了雪花,“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真讓人陶醉。(看到潔白的梨花,想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還別說,小作者在這個地方引用這句詩,好貼切)梨花的花瓣很小,圓圓的,花柱上的花蕊好像長著幾根小“胡須”,可愛極了!(“胡須”這個詞用在這里真好,寫出了花蕊的細,有趣極了。)
繼續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叢叢黃色的小花,綻開了黃澄澄的笑臉,花瓣是三角形的,花筒比較圓,好像一個狹長的小洞,花蕊下面的花柱又細又長。(小作者觀察得真仔細,描寫得真認真,就像一個小科學家,態度十分嚴謹,細致)我問媽媽這是什么花?媽媽也叫不出它的名字。
再往前走就進了公園,在圍欄前我定睛看著前面的一種植物。一叢叢的小葉子嫩綠嫩綠的,圓溜溜的,還緊貼著,像兄弟姐妹似的圍抱在一起,不分離。(小作者不僅寫出了小葉子的顏色、形狀,還把小葉子緊貼在一起寫成“像兄弟姐妹似的圍抱在一起,不分離”,寫出了葉子簇擁在一起的特點。可惜,沒有寫出這種植物的名稱)旁邊是一面由許許多多玫瑰紅的小花圍成的“圍墻”,那些小花有的含苞待放,嬌滴滴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經綻開了一兩片花瓣;還有的已經怒放了,露出了它那美麗而又動人的面孔。(從“圍墻”這個詞可以想象這些小花該是多么密集,小作者更是帶著一種喜愛之情,把含苞待放的小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寫已經怒放的花朵露出了美麗而又動人的面孔,讓人讀了覺得這些小花真美,不由得愛上了它們。)
繼續往里走,遠遠地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我跑過去,彎下腰仔細觀察這片草地。這些小草在這么冷的天氣竟然能破土而出,真頑強!小草嫩嫩的,尖尖的,一陣微風拂過,小草頻頻點頭,仿佛在向我問好呢!(春天的小草的確是嫩嫩的,尖尖的,“嫩”字和“尖”字用得準確。小作者又用“一陣微風拂過,小草頻頻點頭,仿佛在向我問好呢”來描寫風吹過草地的情景和表達對小草的喜愛之情,將小草擬人化,顯得格外富有情趣。)
穿過一座小橋,我看見許多紫色的不知名的小花。小花長長的,有四個小花瓣,花蕊是黃色的,眼前一片明艷。(這些小花是長在地上?還是長在樹上?建議寫清楚。這些小花的葉子等長什么樣也要描寫,這樣會使得習作的內容更加豐富)一排柳樹筆直地(用“筆直”來形容柳樹與事實不合)站在路邊,柳絲一條條垂下來,在春風里蕩來蕩去,多像俏麗的小姑娘在輕輕地甩著自己的秀發。(小作者寫柳樹,抓住了最能體現柳樹特點的柳絲,寫出了柳樹在春天里表現出來的柔美,又把在春風里晃動的柳絲比作小姑娘在甩動的秀發,情趣盎然)樹上的葉子又小又嫩,有的剛剛抽出嫩芽,有的已經長大了,說是長大也不是很大,還沒有長成狹長的眉形,看上去就像柳枝上開了一朵朵綠色的小花。(“眉形”,準確地寫出了長大后柳葉的樣子。小作者把春天的柳葉比作一朵朵綠色的小花,真是別具一格,又貼切生動。這一朵朵“綠色的小花”,是柳葉在柳芽和成熟柳葉之間的一種姿態。)
沿著小路繼續前行,眼前出現一大片黃燦燦的迎春花,花朵一順兒朝下,吊在了花枝上,像一個個黃色的小喇叭。(是連翹吧?迎春花很少會長成一大片。但是“黃燦燦”這個詞淡淡用得真好,準確地寫出了迎春花的顏色特點,迎春花的黃是一種嬌嫩的黃,迎春花花形不大,就像黃色的小星星)迎春花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春天,真是個豐富多彩的季節!(是呀,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綠的葉,紅的、黃的、紫色的花,再加上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春天多美呀!最后一句語言簡練,樸實,表達了小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總評
小作者按照自己的游覽順序寫出了春天里的發現。她先是遠望新濱公園,后來“往前走”,“再往前走就進了公園”,“繼續往里走”,“穿過一座小橋”,“沿著小路繼續前行”。你瞧,小作者把自己的行蹤寫得多么具體呀。這樣,讓讀者讀著感覺條理非常清晰。
小作者的語言比較樸實,不善用華麗的詞句,但是因為她觀察仔細,描寫細致,這一篇習作依然可以稱得上一篇上好的佳作。比如,“樹上的葉子又小又嫩,有的剛剛抽出嫩芽,有的已經長大了,說是長大也不是很大,還沒有長成狹長的眉形,看上去就像柳枝上開了一朵朵綠色的小花。”
雖然說小作者語言樸實,但并不是小作者不講究語言的藝術,她特別擅長使用比喻。你看:“樹上開滿了大大小小、潔白無瑕的梨花,遠遠看去就像樹上落滿了雪花”,把梨花比作雪花,突出了梨花白的特點。“花柱上的花蕊好像長著幾根小‘胡須”,把細細的花蕊寫成“胡須”,多有意思呀!“花筒比較圓,好像一個狹長的小洞”,“圓圓的花筒”被小作者比作一個小洞,這個比喻極其富有想象力,也體現了小作者的年齡特點,只有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才關注小洞。“柳絲一條條垂下來,在春風里蕩來蕩去,多像俏麗的小姑娘在輕輕地甩著自己的秀發”,這里又把柳樹比作俏麗的姑娘,生動地描寫出柳樹的柔美。“還沒有長成狹長的眉形,看上去就像柳枝上開了一朵朵綠色的小花”,把剛剛在舒展的柳葉比作一朵朵綠色的小花,真是貼切,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這個時候的柳葉的確如飛花。“花朵一順兒朝下,吊在了花枝上,像一個個黃色的小喇叭”,這個句子把迎春花比作小喇叭,寫出了迎春花的小和可愛。“一叢叢的小葉子嫩綠嫩綠的,圓溜溜的,還緊貼著,像兄弟姐妹似的圍抱在一起,不分離”,巧妙地寫出了葉子擁簇在一起的樣子。文中這樣的比喻句還有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這篇習作結構完整,表情達意十分自然,對每一處風景,每一種植物的描寫,都抒發了小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劉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