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月5日是芒種節氣,標志盛夏時節已經登場,而我們的飲食又該注意什么呢?
一、芒種飲食禁忌
申時后進食
“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這一養生口訣就是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服,申時(下午3至5點)以后少進餐,這都是芒種節氣的養生要求。
夜食生冷
芒種的節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不易消化飲食,生蔬菜、瓜果等是芒種節氣的慎食之品,夜間更要注意慎食這類食物,肉、面、黏膩的食物也不宜在夜間食用,否則會引起腹脹、吐瀉等癥。
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飲茶極易刺激腸胃,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容易患上手足疼痛,及下元虛冷的腹瀉等病癥。因此,芒種節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兩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二、芒種飲食我們該注意什么
芒種宜吃苦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熱解暑、泄熱養陰、入心經和脾胃經的作用,在過了芒種之后我們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芒種宜飲酸
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適度進補這些水果,還能預防因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也可以榨汁飲用,但不可以用飲料代替水,汽水、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會影響消化和食欲。
芒種宜吃粥
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涼后食用可起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熱健脾、利濕養肝,冬瓜荸薺粥補益胃腸、生津除煩,都是不錯的搭配。
芒種宜清補
“清補”并不意味著單吃素菜、水果之類,也不是追求飲食的絕對清與素。事實上,“清補”重在強調補養,只不過在補養的同時兼具解暑的功用,比如鴨肉,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再者泥鰍,其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特性,被稱為“水中人參”,可以起到補中益氣、解毒養顏作用。